资源描述
中心试验室
铁路工程中心试验室
取样作业指导书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年 月 日
目 录
1.范围--------------------------------------------------------3
2.引用标准----------------------------------------------------3
3.钢筋(钢绞线、锚具)----------------------------------------5
4.接头-------------------------------------------------------14
5.水泥 ------------------------------------------------------17
6.骨料 ------------------------------------------------------18
7.粉煤灰 ----------------------------------------------------21
8.磨细矿渣粉-------------------------------------------------23
9.外加剂 ----------------------------------------------------25
10凝土拌和用水 骨--------------------------------------------27
11防水层材料 ------------------------------------------------29
12压浆料 ----------------------------------------------------31
13泄水管 ----------------------------------------------------33
14凝土膨胀剂-------------------------------------------------33
15凝土养护液--------------------------------------------------35
16外购、外协件------------------------------------------------35
17混凝土-----------------------------------------------------35
18路基工程---------------------------------------------------49
.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根据铁路工程施工所用的主要原材料,分别规定了各种原材料的检验标准、频次、项目、器具及方法。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按客运专线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检查验收。
2、引用标准
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技基[2005]101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铁技基[2007]56号《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GB/T3043-2005《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T梁技术条件》
TB10425-19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二部分》
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一部分》
GB700-2006《碳素结构钢》
JGJ18-2003《钢筋焊接验收规程》
GB/T14370-2007《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TB/T3193-2008《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JGJ53-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T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JC476-2001《混凝土膨胀剂》
JC473-2001《混凝土泵送剂》
JC901-2002《水泥混凝土养护剂》
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TB/T3192-2008《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JGJ63-198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GB/T19250-2003《聚氨酯防水涂料》
GB/T20221-2006《埋地排污、排水硬聚氯乙稀(PVC-U)管材》
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稀(PVC-U)管材》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38-2002 《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T232-1999《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JGJ/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GB/T230.1-2002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230.3-2002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A、B、C、D、E、F、G、H、K、N、T标尺)的标定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
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TB/T2922.1-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
TB/T2922.2-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化学法)》
TB/T2922.3-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砂浆棒法)》
TB/T2922.4-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石柱法)》
TB/T2922.5-200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
TB/T3054-2002《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GB/T18244-2000《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根据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中规定,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抽检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
3、钢筋
3.1进场
3.1.1进场钢筋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或材质书。各分部物设部应核对钢筋标识牌与合格证的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炉批号、出厂编号等是否一致,并按钢筋进场批号堆放。
3.1.2钢筋进场后,由各分部物设部按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测合格后,填写材料进场通知单,提交分部试验检测组并配合分部试验检测组取样人员按标准抽取试样,送交局中试室进行检测。
3.2引用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二部分》
3.2.1供钢筋混凝土用的钢筋HRB335热轧带肋钢筋,碳当量不大于0.52%。
3.2.2检验频次
3.2.2.1每批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批号组成并不得大于60t。钢筋进场后,由各分部物设部进行验证,核对生产厂家、数量、品种、标识、出厂日期是否与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一致。允许用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有效期不0.15%。不混合批重量不大于60t。
3.2.3检验项目 表:3.2.3
热轧带肋钢筋
项目
抽检项目
全面检验
质量要求
(1)抗拉强度
★
每批
进场
★
任何新选厂家
符合GB1499.2
(2)屈服强度
★
★
(3)伸长率
★
★
(4)冷弯
★
★
注:表中加★的为应检验项目
3.2.4检测方法
3.2.4.1每批钢筋取样数量符合表3.2.5.1的规定。 表3.2.5.1
项次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备 注
1
外 观
全 检
2
拉 伸
每批任选两根钢筋、各截取一组试件,每组两根
含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
3
冷 弯
3.2.4.2力学性能:
符合表3.2.4.2要求,且冷弯试验后试样弯曲外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 表3.2.4.2
牌号
力 学 性 能
冷弯试验180°
d=弯心直径
a=试样直径
屈服点MPa
抗拉强度MPa
伸长率δ5%
不 小 于
HRB335
335
455
17
d=3a
3.2.4.3钢筋拉伸试样长度:自检:直径≤22长度约为500mm、直径>22长度约为1000mm;监理及业主抽检:长度约为500mm。
3.2.4.4钢筋弯曲试样长度:按照公式L=0.5π(d+a)+140mm,d为弯心直径,a为钢材直径;热轧带肋钢筋弯心直径:HRB335及HRBF335:6~25 d=3a、28~40 d=4a、>40~50 d=5a。
3.2.4.5钢筋加工过程前,必须作焊接性能试验(由各分部合格的焊接人员自行焊接,各分部试验检测组取样人员按标准取样填写委托单并送交局中试室检验)施工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其它机械性能不合格者,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技术人员反映。
3.2.5当试件中有1个试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应另取2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项目作第2次试验。当仍有1根试件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筋应判为不合格。
3.3引用标准:GB1499.1-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一部分》
3.3.1供钢筋混凝土用的钢筋HPB235热轧光圆钢筋。
3.3.2检验频次
3.3.2.1每批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批号组成并不得大于60t。钢筋进场后,由各分部物设部进行验证,核对生产厂家、数量、品种、标识、出厂日期是否与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一致。允许用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有效期不0.15%。不混合批重量不大于60t。
3.3.3检验项目 表:3.3.3
光圆钢筋
项目
抽检项目
全面检验
质量要求
(1)抗拉强度
★
每批
进场
★
任何新选厂家
符合GB1499.1
(2)屈服强度
★
★
(3)伸长率
★
★
(4)冷弯
★
★
注:表中加★的为应检验项目
3.3.4检验方法
3.3.4.1每批钢筋取样数量符合表3.3.5.1的规定。
表3.3.4.1
项次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备 注
1
外 观
全 检
2
拉 伸
每批任选两根钢筋、各截取一组试件,每组两根
含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
3
冷 弯
3.3.4.2力学性能:
符合表3.3.4.2要求,且冷弯试验后试样弯曲外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 表3.3.4.2
牌号
力 学 性 能
冷弯试验180°
d=弯心直径
a=试样直径
屈服点Mpa
抗拉强度Mpa
伸长率δ%
HPB 235
不 小 于
d=a
235
370
25
3.3.5.3钢筋拉伸试样长度:自检:直径≤22长度约为500mm、直径>22长度约为1000mm;监理及业主抽检:长度约为500mm。
3.3.4.4钢筋弯曲试样长度:按照公式L=0.5π(d+a)+140mm,d为弯心直径,a为钢材直径;光圆钢筋弯心直径:d=a。
3.3.5当试件中有1个试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应另取2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项目作第2次试验。当仍有1根试件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筋应判为不合格。
3.4引用标准 GB700-2006《碳素结构钢》
3.4.1供钢筋混凝土用的钢筋Q235碳素结构钢,结构为钢板预埋件。
3.4.2检验频次
3.4.2.1每批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批号组成并不得大于60t。钢筋进场后,由各分部物设部进行验证及钢筋表面质量、外观检测。验证内容包括:核对生产厂家、数量、品种、标识、出厂日期是否与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一致。
3.4.3检验项目
表:3.4.3
碳素结构钢
项目
抽检项目
全面检验
质量要求
(1)抗拉强度
★
每批
进场
★
任何新选厂家
符合GB700
(2)屈服强度
★
★
(3)伸长率
★
★
(4)冷弯
★
★
注:表中加★的为应检验项目
3.4.4检验方法
3.4.4.1每批钢筋取样数量符合表3.4.5.1的规定。
表3.4.5.1
项次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备 注
1
外 观
全 检
2
拉 伸
每批任一根截取拉伸试样一根,弯曲试样一根
含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
3
冷 弯
3.4.4.2力学性能:
符合表3.4.4.2要求,且冷弯试验后试样弯曲外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 表3.4.4.2
牌
号
等
级
拉 伸 试 验
屈服点δf N/㎜2
抗 拉
强 度
(N/mm2)
伸长率δf %
钢材厚度(直径)㎜
钢材厚度(直径)㎜
>16~40
>16~40
不小于
不小于
Q235
A
225
375~500
26
3.4.4.3钢筋拉伸试样长度:自检:直径≤22长度约为500mm、直径>22长度约为1000mm;监理及业主抽检:长度约为500mm。
3.4.4.4钢筋弯曲试样长度:按照公式L=0.5π(d+a)+140mm,d为弯心直径,a为钢材直径;弯心直径:d=a。
3.4.5当试件中有1个试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应另取2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项目作第2次试验。当仍有1根试件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筋应判为不合格。
3.5引用标准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3.5.1供预应力构件的钢绞线为1×7、1860MPa,钢绞线直径为15.20mm。钢绞线进场后,由各分部物设部进行验证和表面质量、外观检测,验证内容包括:核对生产厂家、数量、品种、标识、出厂日期是否与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一致。
3.5.2检验频次
3.5.2.1每批钢绞线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绞线组成,并不得大于30t,不够30t按一批计。从每批中任选三盘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检查和机械性能试验。如批量少于3盘,则应逐盘进行上述检验。
3.5.2.2表面质量:(1)钢绞线表面不得有油、润滑脂等物资。钢绞线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的有目视可见的锈蚀麻坑。(2)钢绞线表面允许存在回火颜色。
3.5.2.3预力钢绞线尺寸允许偏差 表3.5.2.3
钢绞线
结 构
公称
直径
mm
直径
允许
偏差
mm
钢绞线公
称截面积
mm2
每1000m的理论重量
kg
中心钢丝直径
加大范围不小于%
1×7
15.20
+0.40
-0.20
140
1101
2.5
3.5.3检验项目 表:3.5.3
钢
绞
线
项目
抽检项目
全面检验
质量要求
(1)破断荷载
★
每批
进场
★
任何新选厂家
符合GB/T5224
(2)屈服荷载
★
★
(3)极限伸长率
★
★
(4)弹性模量
★
★
(5)松弛率
★
注:表中加★的为应检验项目
3.5.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力学性能、松弛率应符合表3.5.4要求。
表3.5.4
钢绞线结 构
公称
直径
mm
强度
级别
Mpa
整根钢绞线最大负荷不小于
kN
屈服负荷不小于kN
伸率
不小于
%
1000h松弛率,%不大于
初始负荷为60%
公称最大负荷
初始负荷为80%
公称最大负荷
1×7
15.20
1860
260
234
3.5
1.0
4.5
3.5.5检验方法:
每批钢绞线取样数量符合表3.5.3的规定: 表3.6.5
项次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试验方法
备 注
1
外 观
全 检
2
拉 伸
3根/每批(在每盘卷中任意一端截取一根长度为1.2m的试样)
/
含破坏荷载、屈服荷载、伸长率、弹性模量
3
弹性模量
3.5.6当试件中有1个试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应另取2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项目作第2次试验。当仍有1根试件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绞线应判为不合格。
3.6引用标准GB/T14370-2007《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3.6.1供预应力用锚具。锚具进场后,由各分部物设部行验证和表面质量,验证内容包括:核对生产厂家、数量、品种、标识、出厂日期是否与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一致。
3.6.2检验频次
3.6.2.1预应力用锚具、夹片:(1)使用要求:锚具应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地适用性,以保证充分发挥预应力筋的强度,并安全地实现预应力张拉作业。(2)材料要求:产品所使用地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合格证明书、质量保证书或验收试验报告。
3.6.2.2锚具必须有生产厂出具并经使用单位人员见证的出厂检验报告和盖质量检验章的出厂合格证,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连续进场锚具每1000套为一批,不足1000套也按一批计。每1000套抽检一次(3套)静载锚固系数性能试验。外观每批抽10%进行复检。夹片每批抽5%(不少于10片),锚环每批抽5%(不少于3件)测硬度。
3.6.3检验项目
表:3.6.3
锚具、夹具、连接器
项目
抽检项目
全面检验
质量要求
(1)外观
★
每批
进场
★
任何新选厂家
符合GB/T14370
(2)硬度
★
★
(3)静载锚固系数
★
★
注:表中加★的为应检验项目,其中外观,硬度为试验室抽检,静载锚固系数送外检。
3.6.4检验方法
3.6.4.1每批锚具取样数量符合表3.4.5.1的规定。 表3.6.5.1
项次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试验方法
备 注
1
外 观
每批10%
目 测
外观尺寸
每批10%
测 量
2
硬 度
每批5%
GB/T14370
3
静载锚固系数
每1000套,
任选3套
3.6.4.2硬度以厂家出厂质保书中热处理硬度为测定值:
3.6.5外观检验:如表面无裂缝,影响锚固能力地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应判为合格;如此项尺寸有1套超过允许偏差,则应另取双倍数量重做检验;如仍有1套不符合要求,则应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如发现一套有裂纹,即应对全部产品进行逐件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2)硬度检验:每个零件测试3点,当硬度值符合设计要求地范围应判为合格;如有1个零件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地零件重做检验;如仍有1个零件不合格,则应逐个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3)静载锚固能力检验、疲劳荷载检验及周期荷载检验:如有1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另取双倍数量重做检验;如仍有1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为不合格品。(4)辅助性试验为观测项目,不做合格与否的判定。
4、接头:引用标准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2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4.1从事钢筋加工和焊(连)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钢筋正式焊(连)接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连)接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生产。
4.2钢筋接头的外观质量,各分部、监理单位全部检查。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级别、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等级、同规格和同接头型式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各施工点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但至少一次。
4.3钢筋焊接接头取样及判定方式
4.3.1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力学性能检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接头,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
4.3.2钢筋电弧焊接头: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
4.3.3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当模似试件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就进行复验,复验应从现场焊接接头中切取,其数量和要求与初始试验时相同。
4.3.4钢筋气压焊接头:竖向钢筋连接中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水平钢筋连接中应另取3个接头做弯曲试验。
4.3.5结果判别
4.3.5.1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电弧焊接头、电渣压力焊接头、气压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均应符合下列要求:
4.3.5.1.1 3个热轧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牌号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RRB400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570N/mm2;
4.3.5.1.2至少应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应呈延性断裂。
当达到上述2项要求时,应评定该批接着接头为抗拉强度合格。
当试验结果有2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或3个试件均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时,或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应进行复验。
复验时,应再切取6个试件,复验结果,当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有3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就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当接头试件虽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但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可按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之外,呈延性断裂同等对待)。
4.3.5.1.3弯曲试验,当弯至90°,有2个或3个试件外侧(含焊缝和热影响区)未发生破裂,应评定该批接头弯曲试验合格。
当3个试件均发生破裂,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当有2个试件发生破裂,应进行复验。复验时,应再切取6个试件。复验结果,当有3个试件发生破裂时,应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当试件外侧横向裂纹宽度达到0.5mm时,应认定已经破裂)。
4.4预埋件钢筋T型接头取样及判定方式
4.4.1应从每批预埋件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
4.4.2预埋件钢筋T型接头拉伸试验结果,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就符合下列要求:
①HPB235钢筋接头不得小于350n/mm2;
②HRB335钢筋接头不得小于470n/mm2;
③HRB400钢筋接头不得小于550n/mm2;
当试验结果,3个试件中有小于规定值时,应进行复验。
复验时,应再切取6个试件。复验结果,其抗拉强度均达到上述要求时,应判定该批接头为合格品
4.5机械连接接头取样及判定方式
4.5.1接头的现场检验应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应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应作为一个验收批。
4.5.2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为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当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符合下表中相应等级的强度要求时,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如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应评为不合格。
接头的抗拉强度
接头等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抗拉强度
fomst≥fstk 断于钢筋
或fomst≥1.10fstk 断于接头
fomst≥fstk
fomst≥1.25fyk
4.5.3接头连接件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0倍。
4.5.4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应对不同钢筋生产厂的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施工过程中,更换钢筋生产厂时,应补充进行工艺检验。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
5、水泥
5.1进场
5.1.1进场水泥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和3天出厂检验报告。各分部搅拌站物设部人员核对技术证件,检查是否受潮。每批袋装水泥,应随机抽取20袋检测重量,合格后填写进场材料通知单并配合各分部搅拌站试验检测组取样人员按标准抽取试样,送交局中试室进行检测。
5.2引用标准
GB175-200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铁建设[2009]152号关于印发《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
5.3检验频次
5.3.1每批散装水泥不大于500t或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水泥。
5.4检验项目
表:4.4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全面检验
抽样检验
1
比表面积
≤350m2/kg(对硅酸盐、抗硫酸盐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货源②使用同厂家、同出厂编号的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
★
每批抽检一次
2
凝结时间
初凝≥45min,终凝≤600min硅酸盐水泥终凝≤390min
★
★
3
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
★
★
4
强度
详见GB175-2007表3
★
★
5
烧失量
≤5.0%(P.O); ≤5.0%(P.Ⅱ); ≤5.0%(P.Ⅰ)
★
6
游离氧化钙
≤1.0%(
★
7
MgO含量
≤5.0%(
★
8
SO3
≤3.5%(
★
9
氯离子含量
≤0.06%(
★
10
碱含量
≤0.80%(
★
5.5 水泥的取样及技术指标
5.5.1取样:每批袋装水泥,应随机地从不少于20处(袋)中各取等量水泥,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总量不少于12kg的水泥作为检验试样;每批散装水泥每一个编号采用散装水泥取样器随机取样,通过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每次抽取的单样量应尽量一致。
5.7判定
5.7.1不合格品:凡氧化镁、三氧化硫、烧失量、氯离子、碱含量、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细度、胶砂强度中任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均为不合格品。
5.7.2合格品:凡氧化镁、三氧化硫、烧失量、氯离子、碱含量、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细度、胶砂强度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均为合格品。
5.7.3 对已进厂的每批水泥,一般对每一品种、强度等级、编号的水泥库存超过三个月,采取取试样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6、骨料
6.1粗骨料
进场骨料由分部搅拌站物设部目测合格后,填写进场材料通知单并配合分部搅拌站试验检测组取样人员按标准规定取试样,送交局中试室进行检测。
6.1.2由局中试室按有关标准进行骨料常规性能检验。
6.1.3引用标准
JGJ53-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铁建设[2009]152号关于印发《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
6.1.4检验频次
每批不大于600t或400m3同厂家、同品种粗骨料为一检验批次。碎石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防止颗粒离析和混入杂质,按产地、规格、种类分别堆放。
6.1.5检测项目:
表:4.4
粗 骨 料
项目
抽检项目
全面检验
质量要求
(1)颗粒级配
★
每批试验一次
★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货源②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达一年
见铁建设[2009]152号文
(2)压碎指标
★
★
(3)针片状含量
★
★
(4)含泥量
★
★
(5)泥块含量
★
★
(6)岩石抗压强度
★
(7)吸水率
★
(8)紧密空隙率
★
★
(9)坚固性
★
(1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
(11)CL-含量
★
(12)碱活性
★
注:表中加★的为应检验项目。
6.1.6粗骨料取样
6.1.6.1每验收批的取样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每次总量不得少于150kg;
6.1.7若检验不合格,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检,若仍有一个试样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6.2 细骨料
6.2.1引用标准
JGJ53-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铁建设[2009]152号关于印发《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
6.2.2检验频次
每批不大于600t或400m3同厂家、同品种粗骨料为一检验批次。碎石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防止颗粒离析和混入杂质,按产地、规格、种类分别堆放。
进场骨料由分部搅拌站物设部目测合格后,填写进场材料通知单并配合分部搅拌站试验检测组取样人员按标准规定取试样,送交局中试室进行检测
6.2.3检测项目: 表:5.2.3
细 骨 料
项目
抽检项目
全面检验
质量要求
(1)颗粒级配
★
每批
进场
★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货源②使用同厂家、同出厂编号的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
见铁建设[2009]152号文
(2)含泥量
★
★
(3)泥块含量
★
★
(4)云母含量
★
★
(5)轻物质含量
★
★
(6)有机物含量
★
(7)吸水率
★
(8)坚固性
★
(9)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
(10) Cl-含量
★
(11)碱活性
★
注:表中加★的为应检验项目,有机物含量每三个月做一次。
6.2.4 细骨料的取样
每验收批的取样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6.2.4.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8份组成一组样品,总量不少于120kg;
6.2.5.1 现浇梁及预制梁采用其细度模数为2.6~3.0的中砂。
6.2.5.2砂的粒径为0.160~5.00mm,其级配符合表5.2.4.3规定。
表5.2.4.3
筛孔尺寸(mm)
0.160
0.135
0.630
1.25
2.50
5.0
10.0
累计筛余(%)
90-100
70-92
41-70
10-50
0-25
0-10
0
含泥量(%)
≤2.0
泥块含量(%)
≤0.1
坚固性(%)
≤8.0
云母含量(%)
≤0.5
轻机物含量(%)
≤0.5
碱活性(%)
≤0.1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按重量计%)
≤0.5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深于标准色当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
6.2.6若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检,若仍有试件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7粉煤灰
7.1引用标准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铁建设[2009]152号关于印发《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
7.2检验频次
选用粉煤灰:C50及以上混凝土用Ⅰ级粉煤灰、C50及以下混凝土用Ⅱ级粉煤灰,每批不大于200t,同批粉煤灰应为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
粉煤灰进场由各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