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助产《儿科护理技术》考核改革方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260597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4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产《儿科护理技术》考核改革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助产《儿科护理技术》考核改革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院《儿科护理技术》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适用专业:高职助产专业 学时:72学时 学分:4 一、考核改革的目的 探索一种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并用的综合评价体系,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监督和检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技能;另一方面注重对胜任职业角色所要求的多方面能力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核目标 实现“五化",即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科学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对象差异化、考核时间全程化,既考核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又要考核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三、考核的方式 1.期末考核及方式说明 期末考核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表1理论知识,考试题型包括名称解释、选择题、简答题、病例分析题,其中选择题型与国家执业护士考试题型相符,分值占60%,名称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题分值占40%。主要考核学生以下能力:①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②应用知识分析病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③对常见易混淆问题的辩别能力。 表1 期末考核理论知识及所占比例 序号 考核的知识点 成绩比例(%) 1 足月儿的外观特点、生理特点、护理 5 2 早产儿的外观特点、生理特点、护理 3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低钙血症患儿的护理 10 4 生长发育规律、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感知觉、运动功能及语言发育情况 10 5 小儿年龄划分、各期的特点及保健指导 3 6 能量及营养素的需要、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辅食添加 10 7 计划免疫 5 8 儿科医疗机构、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小儿用药护理 3 9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的护理 10 10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腹泻患儿的护理 10 11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含感染性喉炎)、肺炎患儿的护理 10 12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 3 13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5 14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的护理 5 15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患儿的护理 3 16 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猩红热、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的护理 3 17 小儿惊厥、心跳呼吸骤停患儿的护理 2 合计 100 2.过程考核说明 (1)操作考核:采取3人为1小组捆绑式考核方式进行,小组成绩即为学生个人成绩,设必考项目和抽考项目。必考项目为婴儿盆浴技术、温箱使用技术,考核随堂进行,组组考核、组组过关;抽考项目有婴儿抚触技术、婴儿生长测量技术、蓝光照射技术、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技术、全身约束技术,考核随堂进行,每个教学班级随机抽取20%的学生进行考核。上述所有考核成绩平均后即为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 (2)临床见习或案例分析:对新生儿疾病、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营养性贫血等学习任务学完后,安排学生见习或病案分析,独立完成见习报告或病案分析报告,以表2标准进行考核,侧重于对学生病情评估与判断能力、分析护理问题能力、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测试,成绩取每次考核成绩的平均值。 表2 临床见习或案例分析考核标准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成绩比例(%) 1 准备工作 相关理论知识储备充分 10 2 护理评估 收集资料全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方法正确 20 3 护理诊断 书写规范、排序合理、依据正确充分 10 4 护理目标 有针对性、具体、切实可行 10 5 护理措施 有针对性、明确、具体 30 6 护理评价 与护理目标逐一对照 10 7 学习态度 见习有爱伤意识或案例讨论积极认真 10 合计 100 (3)平时表现:包括考勤、平时作业、实训项目手册、课堂表现等。平时表现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 3.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 项目 考核名称 占总成绩比例(%) 成绩形成 终结性考核 期末理论笔试 40 试卷卷面成绩 过程性考核 操作考核 40 各项技术操作考核成绩的平均值 临床见习或案例分析 10 临床见习或病案分析成绩的平均值 平时表现 10 以教学过程中的记载为主 四、考试手段 教师评价与学生小组互评相结合的考评体系:教师从学习态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学习任务完成质量等方面对每位学生进行考评;学生小组互评从学习态度、学习准备、学习过程中的发言、协作、创新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互评。 五、考试时间 第四学期。 六、其他说明 方案制定人签字 研究室主任签字: 系主任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