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船舶大型化推升运输风险存疑
(2014-04-30 18:51:35)
自去年6月商船三井的“MOL Comfort”号在海上发生船体断裂后,近半年内又连续发生两起大型集装箱船船体结构发生断裂的事故。
这不禁令市场不安起来,船舶大型化是大势所趋,频繁的事故似乎暗示船舶大型化将推升运输风险概率。航运保险企业会否就此改进合同,提高大型集装箱船的保费?来自人保以及航运保险领域的专家均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表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担忧,相反,他们认为船舶大型化还会降低运输风险,尤其在货运方面。
随着集装箱船大型化趋势明显,市场认为其潜在的船损货损风险也会随之上升。确实,仅去年就发生了两起大型集装箱船船体结构发生断裂的事故。去年6月,商船三井的“MOL Comfort”号航行至印度洋时船体从中间断成两半沉入海底。去年12月,NSB Niederelbe旗下“MSC Monterey”号在行驶至加拿大纽芬兰西南海域时,船员在接近主甲板处发现长约1.5米的裂缝。随后,裂缝扩展至船舶外壳,在船体上形成约30厘米的裂缝。今年2月,“Maersk Svendborg”号在比斯开湾遭遇恶劣天气,船上500多只集装箱受损。以上3艘船均为超过3000TEU型船,“MOL Comfort”号为8000TEU,“MSC Monterey”号为4870TEU,“Maersk Svendborg”号为7200TEU。于是市场上有人质疑:“万吨以下船舶都能轻易受恶劣天气影响,18000TEU及以上型船,潜在危险会不会翻番?”
对此疑问,航运保险业专家杨先生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表示:“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看,就船体结构而言,大型集装箱船确实比小型船风险高,但就货损角度而言,大型集装箱船运输更安全。”船体结构方面,船体越大风险也越大,就好比人越高,骨折的风险就越高,但杨先生认为:“现在船舶已经大型化,但每年发生事故的概率并没有明显上升,去年事故发生较为集中,但综合事故率没有太大变化。”
而且,船舶大型化反而会降低运输风险。杨先生分析,根据航运保险市场统计,船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货损的概率非常高,运输中的货损风险高达45%,其中由船体断裂引起的货损风险可能1%都不到(见左图)。随着船舶大型化,可以有效降低货运险赔付概率,而船体断裂的赔付情况依然保持稳定,综合看,船舶大型化趋势并不会推升货物运输风险。基于此,人保航运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航运交易公报》记者:“我们不会担心船舶大型化后会提高赔付率,在为大型船舶投保时,我们的条款也没有更新或变化。”
不过杨先生也指出,市场上之所以担忧大型船舶货损风险,是因为这些大型船舶一旦在运输中发生船体断裂等事故,赔付过程非常复杂且惊人。
以“MOL Comfort”号为例,事故发生近一年,这起事故赔付情况依然没有定论。据知情人士向《航运公报记者》记者透露,保险公司极有可能与商船三井“同仇敌忾”:保险公司不想承认天气因素导致船体断裂,一旦承认,保险公司可能要赔付至少5000万美元;商船三井若承认天气原因,也将向货主支付高额赔偿金,因此双方都想将责任推给三菱造船厂。若能证明船体断裂是由造船技术原因造成的,商船三井与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将得到转移。但这方面的取证非常复杂,需要多方公证,且保险公司、商船三井以及三菱造船厂三方都需调动资源进行取证,目前赔付进展缓慢。
因此,客观而言,船舶大型化并不会明显推升运输风险,只是风险产生后,其赔付过程之困难、赔付金额将远超3000TEU以下型船。
航运交易公报记者/夏春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