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工程概况
一、 总体概况
本工程总体概况见表1-1
表1-1总体概况一览表
序号
内容
说明与要求
1
工程名称
XXXXXXX综合楼主体工程
2
建设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北苑1号院
3
工程规模
总建筑面积47960m2, 地上36797 m2, 地下11163 m2, 人防面积2373 m2 。建筑层数地上10层, 地下2层。建筑高度44.9m( 室外地面到屋面挑檐的高度) 。
4
设计单位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所
5
项目法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1部队
6
质量要求
合格, 获得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 争创军队优质工程奖
7
工期要求
计划开工日期: 3月11日
计划竣工日期: 9月12日
要求工期为551日历天。
8
资金来源
国家计划投资与自筹资金
9
合同形式
固定总价合同
10
结构形式
主楼钢筋砼-框架抗震墙结构、 附楼为框架结构
11
招标范围
一期、 二期以变形缝分界( 地下室在F轴附近, 地上部分在G轴附近) , 包括建筑工程、 装饰工程、 电气工程、 给排水工程( 含消火栓系统) 、 消防工程( 包括水喷淋消防、 气体消防、 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配管外的相关内容、 灭火器等) 、 采暖工程( 含地板辐射采暖) 、 弱电工程、 电梯工程等。基坑肥槽回填及房心回填等包括在本次招标范围内; 回填土取自本院东侧, 运距1km以内。水暖等管线的内外分界按照室外有井时第一个井为界, 无井时到出外墙皮5m处为界。
本次招标范围还包括全部的预埋件、 预埋管、 穿带线、 接线盒、 线槽等, 总承包人负责施工、 协调、 分包配合管理工作。
二、 建筑概况
本工程建筑概况见表2-1。
表2-1建筑基本情况一览表
三、
四、
五、
六、 结构概况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概况见表3-1。
表3-1结构设计概况表
序号
项 目
内 容
1
结构形式
主体结构
框架、 框剪结构
基础
梁式筏板基础
2
基底标高
主楼: -11.80m, 附楼: -10.8m
3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二级
4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建筑场地类别
Ⅲ类
5
抗震等级
主楼框架结构: 二级, 剪力墙: 一级。
附楼框架结构: 二级。
6
人防等级
甲类、 核6级
7
标准冻深
0.8m
8
地下水
第一层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在3.5m左右, 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1.80~2.60m, 第二层含水层主要为第⑤层粉砂( 基底以下) , 地下水类型为潜水、 微承压。由于基坑开挖较深, 加上地下水位较高, 需对基坑进行支护和降水处理。
9
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型
±0.00以下为二b类, ±0.00以上为一类
10
地基
类型
主楼采用600厚级配碎石换填, 附楼采用天然地基。
持力层土质类别
主附楼持力层均为④层粉质粘土。
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160kpa
地下水类型
第一层为滞水层, 第二层为潜水层, 微承压。
地下水的腐蚀性
无腐蚀性
11
混凝土强度等级
主楼地下部分
基础梁板, 外墙
C35, ≥p6
C35, ≥p6
柱、 剪力墙
C45
其它梁板
C35
主楼地上部分
1-4层柱, 剪力墙
C45
1-5层梁、 板
C35
5-8层柱、 剪力墙
C40
6-9层梁、 板
C30
12
9层-屋面1柱剪力墙
C35
10层-屋面1梁、 板
C35
屋面2柱、 剪力墙
C30
屋面2梁、 板
C30
附楼地下部分
基础梁、 板
外墙
C30, ≥p6
C35, ≥p6
柱
C35
其它梁板
C30
附楼地上部分
1-3层柱
C35
1-4层梁、 板
C30
4-层柱
C35
4层顶板梁、 板
C30
屋面柱
C30
屋面梁、 板
C30
13
钢筋
类别
钢筋
HPB235、 HRB335、 HRB400、 φs15.24低松弛钢绞线
焊条
E43、 E50、 E55
14
钢筋保护层
基础、 基础梁
上部筋
40
下部筋
40
柱
35
梁
25( 一类环境) , 35( 二b类环境)
墙
地下室外墙外侧
地下室外墙内侧
40
20
±0.00以下剪力墙
±0.00以上剪力墙
25
15
板
25( 二b类环境) , 15( 一类环境)
15
预应力梁、 板结构
预应力梁、 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主梁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结构技术施工, 楼板温度筋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预应力应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 施工前应对预应力设计进行校核验算并考虑张拉、 锚固端设置、 钢筋搭接等。
16
结构断面尺寸
主楼
垫层厚度( mm)
100
基础底板厚度( mm)
800
外墙厚度( mm)
250、 300、 350、 400、 450
剪力墙厚度( mm)
200、 250、 300、 350、 400
楼板厚度( mm)
100、 160、 180、 200
柱截面( mm×mm)
500×500、 800×800、 600×600、 600×800、 800×600、 800×900、 700×700、 1000×900
梁截面( mm×mm)
700×1500、 400×1000、 700×1500、 500×1500、 1200×1500、 600×1500、 500×1200、 500×1000、 700×1600、 450、 1000、 1100×1800、 600× 、 450×1750、 400×1500、 400×1700、 400×800、 400×900、 400×2200、 400×2800、 400×2300、 250×2200、 250×2800、 350×2200、 350×2800、 400×1600、 350×2900、 350×2300、 350×1050、 400×1100、 350×1100、 400×1100、 300×1100、 350×900、 300×1600、 400× 、 350×1700、 300×1700、 300×2800、 300×2350、 300×2800、 250×3700、 250×1600、 300×700、 400×700、 400×650、 400×800、 400×600、 400×500、 400×900、 400×750、 500×500、 400×700、 350×700、 300×650、 500×650、 300×600、 500×650、 600×800、 500×750、 200×600、 450×500、 400×650、 250×800、 400×650/400、 350×900、 350×650/400
附楼
垫层厚度( mm)
100
基础底板厚度( mm)
500
外墙厚度( mm)
250、 300、 350、 400
柱截面( mm×mm)
800×800、 600×600、 800×1200、 600×800、 450×450、 800×250
总体设计
概况
设计内容包括: 生活给水系统、 热水系统、 中水系统、 软化水系统、 排水系统、 雨水系统、 消火栓给水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 建筑灭火器配置
给水设计
1. 水源和系统概述: 本建筑用水地下二层至二层为低区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 供水压力为0.25MPa。三层以上为高区, 由设于地下二层的变频加压设备供水, 变频泵3台, 2用1备, 电接点压力表设定值为0.65Mpa。本建筑物最高日用水量为22.8m³/d。
2. 管材: 干管、 立管采用涂塑钢管, 螺纹连接, 支管采用PPR给水管( S5) , 热熔连接。立管敷设在管井内, 支管暗敷于墙内。
3. 阀门: 采用全铜质阀门, DN≤50mm时采用截止阀, DN>50mm时采用闸阀。止回阀: 水泵出水管上的阀门采用缓闭止回阀, 其余采用全铜质普通止回阀。
4. 系统试验压力: 以1.0MPa计。
5. 保温和防结露: 管道从门顶穿过或暗敷于吊顶内的管道, 采用10mm厚橡塑海绵管壳防结露。附楼地下一层、 地下二层的管道采用电伴热保温, 外敷30mm厚橡塑海绵, 外缠生胶带。
热水供应 系统
1. 系统概述: 本建筑的热水由设于淋浴间的电热水器提供, 每个淋浴间内设置1台电热水器, N=2kw, 洗手盆下方预留电热水器插座, N=1.2kw。
2. 管材: 采用PPR热水管( S2.5) ,热熔连接。
3. 阀门: 采用全铜质阀门, DN≤50mm时采用截止阀, DN>50mm时采用闸阀。
4. 系统试验压力: 以1.2MPa计。
5. 电热水器及电开水器必须带有确保使用安全的装置和措施。
中水系统
1. 中水用于冲厕、 冲洗车库及绿化。中水由外网直接供给, 规划的中水管线位于建筑物北侧红线外的市政路上, 规划供水压力为0.25MPa, 并应尽快接通; 系统分区, 地下二层至二层低区, 由市政直接供水。三层以上为高区, 由设于-2层的变频给水装置供给, 变频泵3台,2用1备。本建筑最高日用水量为65.6m³/d。
2. 管材: 干管、 立管采用涂塑钢管, 螺纹连接, 支管采用PPR给水管(S5),热熔连接。立管敷设在管井内, 支管暗敷于墙内。
3. 阀门: 采用全铜质阀门DN≤50mm时采用截止阀, DN>50mm时采用闸阀。
4. 系统试验压力: 以1.2MPa计。
5. 保温及防结露: 管道从门顶穿过或敷设于吊顶内时, 采用10mm厚橡塑海绵管壳防结露。附楼地下一层、 地下二层的管道采用电伴热保温, 外敷30mm厚橡塑海绵, 外缠生胶带。
软化水系统
1. 系统概述: 本系统供给空调系统用水, 原水经过滤、 软化后供至软化水箱。系统最大小时供水量为2立方米, 供水压力0.15MPa。
2. 管材: 采用PPR给水管( S5) ,热熔连接。管道与阀门处采用螺纹连接。
3. 阀门: 采用全铜质截止阀( PN1.0MPVa) , 螺纹连接。
4. 系统试验压力: 以0.60MPa计。
5. 保温: 管道从门顶穿过或敷设在吊顶内时, 采用10mm厚橡塑海绵管壳保温。
排水系统
1.
2.
3. 管材: 压力排水管采用镀锌钢管, DN≤80mm采用螺纹连接, DN≥100mm采用沟槽式连接件( 卡箍) 连接; 重力排水管采用机制柔性离心铸铁排水管, 卡箍式连接。排水附件采用相应的材料。
4. 排水泵出水管上采用闸阀和橡胶瓣止回阀。排水立管检查口安装距地面1.0m, 坐便器水箱容积小于等于6L。
雨水系统
1. 本建筑物主楼屋面雨水及VRV室外机房雨水采用内排水, 雨水经雨水斗收集后经悬吊管、 立管后排至室外散水。设计重现期按5年设计, 设计暴雨强度为5.06L/S.100㎡
2. 管材: 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 卡箍连接; 排水附件采用相应的材料。
3. 悬吊管及出户管的坡度不得小于0.02。
4. 出户管距地高度不得大于300mm。
5. 雨水立管沿柱子敷设, 由建筑专业安装。
消火栓给水系统
1. 建筑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均为20L/s,使用时间为2小时。
2. 管材: 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 DN≤80mm时采用螺纹连接, DN≥100mm时采用沟槽连接。
3. 阀门: 采用对夹蝶阀, 对夹连接。
4.
5. 附楼地下一层、 地下二层消火栓管道采用电伴热保温。
6. 室外消火栓、 水泵接合器应有明确的消防标志。
自动喷水湿式系统
1.
2. 地下一层、 地下二层为楼板下安装, 楼板下安装时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为120mm; 其余处为吊顶型喷头。地下二至五层设置减压孔板; 支管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但喷头位置保持不变。
气体灭火 系统
1. 设置范围: 主楼-2层的配电室和UPS电源间, 附楼二层程控机房和内网机房;
2. 主楼-2层的配电室和UPS电源间采用组合分配全淹没灭火系统; 附楼二层程控机房和内网机房采用局部应用系统。灭火剂采用七氟丙烷洁净气体。
3. 控制方式及工作原理: 有管网灭火系统的控制, 要求同时具有自动启动、 手动启动及应急机械手动启动三种方式。
4. 防护区门口设有急停按钮, 在自动状态下可防止探测器误报而引起的误动。按下此按钮可在延时30秒内使报警控制器由火警状态回到正常工作状态。
人防给排水部分
4.1 暖通工程概况
本工程暖通工程概况见表4-2。
表4-2暖通工程概况
名称
系统介绍
人防通风
1. 附楼地下二层车库战时为物资库, 抗力等级为6级, 防化级别为丁类。平时车库为1个防火分区, 战时物资库为1个防护单
元, 2个抗爆单元
2. 系统设置: 平时为车库, 平时排风排烟战时送风机房内设置一台混流风机和一组滤尘器, 用于清洁式送风, 送风管道与平时排风排烟管道共用; 平时送风战时排风机房内设置一台混流风机, 用于清洁式排风。
3. 人防有要求的风管采用钢板制作, 人防无特殊要求的风管能够采用镀锌钢板制作。
采暖系统
冬季采暖总热负荷为2150KW, 单位面积采暖热负荷为44.8W/㎡采暖系统:
1. 学术报告厅设置全空气系统, 冬季空调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内设置的热水盘管加热空气, 冬季空调热负荷为200KW。
2. 主楼一层门厅设置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采暖热负荷为69.8KW。
3. 主楼十层休息区设置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采暖热负荷为25.1K。
4.
5. 热源: 营区自有锅炉房, 供回水温度为90/70℃。该建筑
物采用二次换热。
空调
系统
1.学术报告厅设置全空气系统, 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 一次回风、 双风机方式。
2.
3.VRV系统自带控制系统。室内机就地配有线控制器, 可实现风速和温度调节。整个建筑物VRV系统设一套楼宇控制系统, 安装在消防控制监控室, 实现对整个建筑物VRV系统的集中控制。
通风系统
1. 主楼地下设备用房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防排
1. 主楼地下二层、 一层防火分区Ⅰ和Ⅲ、 地上二至十层内走道设置2个排烟系统, 排烟系统编号分别为PY-R12-1、 PY-R12-2。
>>>详细资料请见
>>>更多资料请见
烟系统
每层设置板式排烟口, 屋顶设置排烟风机。火灾时, 着火层内走道板式排烟口均手动或消防控制中心电动开启; 排烟风机PY-R12-1、 PY-R12-2之前均设置的PY-SFD排烟防火阀手动或消防中心控制电动开启, 联锁开启排烟风机。主楼地下二层防火分区Ⅰ和Ⅲ内走道无内外窗, 分别设置机械补风系统, 系统编号分别为BF-B2-2和BF-B2-5, 补风量为排烟量的100%。火灾时, 补风机前均设置的FH-SFD防火阀, 手动或消防中心控制电动开启, 连锁开启补风机, 70℃时熔断关闭, 联锁关闭补风机。
4.2 电气工程概况
本工程电工程概况见表4-3。
表4-3电气工程概况
名称
系统介绍
设计内容
本工程设计包括以下电气系统: 10/0.4KV变配电系统、 动力配电系统、 空调配电系统、 工艺配电系统、 照明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建筑物防雷、 接地及安全系统。
10/0.4V变配电系统
1. 负荷等级一级负荷: 消防用电、 主要通道及楼梯间照明用电、 机械立体停车设备、 车库电伴热、 弱电机房用电及重要试验设备用电。其中重要试验设备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采用UPS供电, 重要试验设备待甲方另行设计, 本设计只在地下二层预留UPS机房。二级负荷: 客梯用电、 排污泵及生活水泵用电。三级负荷: 除一、 二级负荷外均为三级负荷。
2. 供电电源: 本工程采用两路10KV电源, 分别引自场区开闭所10KV配电系统的两段母线, 电源进线采用电缆埋地穿管引入地下二层变配电室。一级负荷应有两路电源供电, 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 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3. 高低压供电接线形式及运行方式:
1) 本工程高压供电系统由场区分界室引来两路10KV
电源进线, 单母线分段接线系统, 中间设母线联络, 平时两路电源同时分别运行, 互为备用。
2)
4. 变配电所: 变配电所位于地下二层, 层高4.2m。变配电室设10面10KV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 22面低压组合式开关柜, 2台杜邦绝缘干式变压器。高压柜采用直流操作, 在变配电室设DC220V65Ah智能高频开关直流电源一套。
配电系统
1. 电源电压: 本工程所有用电设备电源均为220/380V
2.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为TN-S系统。
3.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消费负荷采用双电源在最末一级配电箱自动切换。
照明系统
1. 光源: 办公室、 科研用房、 实验室、 资料室、 车库、 走道等场所均采用三基色节能型荧光灯, 其余场所采用节能灯。光源显色指数Ra≥80, 色温应在3300K至5300K之间。
2.
3. 值班室集中控制。
防雷与接地
1. 建筑物防雷
1) 接闪器: 在主楼屋顶利用建筑物金属屋面作接闪器, 金属屋面厚度不应小于0.5mm; 在附楼屋顶采用φ10镀锌圆钢作避雷带。
2) 引下线: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子内两根φ≥16主筋通长焊接, 绑扎作为引下线, 间距不大于18m, 引下线上端与金属屋面焊接, 下端与建筑物基础底梁及基础底板轴线上的上下两层钢筋内的两根主筋焊接。
2. 接地与安全
4.3 弱电工程概况
本工程电气工程概况见表4-4
表4-4弱电工程概况
名称
系统介绍
内部局域网布线系统
1. 机房设在附楼二层西侧, 在不同楼层的弱电井内设置网络配线机柜。
2. 在办公室、 实验室、 会议室、 值班室配置信息插座。
3. 干线光缆的敷设: 干线采用室内6芯多模光缆。
4. 水平用户布线采用六类八芯非屏蔽电缆。
军综网布线系统
1.
2. 非屏蔽电缆。线缆由走廊军综网线槽引出后穿钢管经室内吊顶至墙面暗敷至插座。线缆套管均采用JDG20钢管。当隔墙二侧均有插座时共用1根钢管敷线。
内部网布线系统
1.
2. 层的1和2号弱电井内。
3. 数据点配置原则: 十层每间办公室1个、 其它各层按4个点预留。
4. 线缆的敷设: 干线采用室内6芯多模光缆, 共有6根。
5. 用户线缆的敷设: 水平用户布线采用超五类八芯非屏蔽电缆。十层线缆由走廊内部网线槽引出后穿钢管经室内吊顶至墙面暗敷至插座。线缆套管均采用JDG20钢管。其它层的信息插座线缆, 待房间落实后单独穿钢管敷设。
实验网布线系统
1. 机房设在主楼一层门厅的西北角。其信息点设在主楼地下一层、 一层和二层, 共有5套网络机柜, 分别设在一层机房及地下一层和二层的1号和2号弱电井内。
2. 数据点配置原则: 根据弱电补充要求, 在每间实验室设置1个信息点集合箱。墙面明装。
3. 干线光缆的敷设: 干线采用室内6芯多模光缆, 共四根, 沿一层实验网线槽敷设至1号和2号弱电井, 然后分别至地下一层和二层。
电话配线
系统
该系统用于构建军线电话网
1.
2.电缆的敷设: 有电话站敷设2根HYA300×0.4电缆沿300×150线槽至进线室2, 经室外局前井进入进线室1, 连接到800回线交接箱, 由交接箱复接出14根HYA50×0.4, 3根HYA30×0.4, 6根HYA20×0.4电缆, 分别敷设至1号和2号弱电井。附楼的电缆直接由电话站敷设到二层3号和4号弱电井后至一层和三层。
3.用户线的敷设: 水平用户布线采用三类四芯线( UTP3) .线缆由走廊局域网线槽引出后穿钢管经室内吊顶至墙面暗敷至插座。线缆穿管原则: JDG20穿2条线; JDG25穿4条线。当隔墙二侧均有插座时共用1根钢管敷线。
有线电视
系统
1.
2. 用户终端设置原则: 在会议室、 值班室、 贵宾接待室及十层办公室设置用户插座。
3. 用户电缆的敷设: 水平用户线采用SYWV75-5电缆。电缆由走廊安防线槽引出后穿钢管经室内吊顶至墙面暗敷至用户插座。线缆套管均采用JDG2钢管。
信息发布
系统
本系统主要用于通知、 通告、 内部新闻等信息发布及播放电视宣传片。
1. 系统构成: 由播放软件、 信息编辑主机、 媒体播放机、 音/视频分配器、 显示屏等组成。信息编辑主机和媒体播放接入局域网, 可在远端对系统进行控制。
2.
3. 电缆的连接与敷设: 主楼与媒体播放器经过网络交换机与六类八芯非屏蔽电缆连接。媒体播放机与楼层显示屏采用RGB75-2-2×5复合电缆连接, 在安防线槽内敷设, 出线槽穿JDG32钢管。显示器电源由弱电井提供, 电源线穿JDG20钢管。
公共广播
系统
1. 公共广播系统主要用于播放信息号及消防消防广播, 火灾时消防优先。
2.
3. 建筑物内共划分为20个广播分区, 其中: 主楼地下二层至十层每层为一个区; 附楼地下二层至2层每层为一个区, 三层、 四层各为2个区。
4. 扬声器布点原则为: 在走廊、 大厅、 电梯厅、 地下车库等公共区域间设置3瓦扬声器。
5. 系统的敷设: 由消防控制室架设一条50×50的金属线槽, 水平连通3#、 4#和2#弱电井。2#弱电井设垂直线槽, 3#和4#弱电井采用JDG25钢管穿越楼层。地下一层车库的管线则直接从消防控制室活动地板下沿构造柱预埋SC20钢管敷设; 地下一层至地下二层的管线沿构造柱明敷。走廊内的管线均采用ZR-RVS2×1.0线缆穿JDG20钢管吊顶内敷设。钢管外层要求涂防火漆。
视频监控
系统
系统采用模拟传输、 数字存储的组网方式。即: 摄像机到控制室的图像信号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图像的记录、 存储及回放采用数字编码方式。
1.
2. 摄像机设置在建筑物各出入口、 各层电梯厅、 走廊、 电梯轿厢等处, 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其中主楼地下二层至十层、 附楼一层至四层采用彩色半球固定式摄像机; 地下车库采用彩色枪式固定摄像机; 在主楼一层另设一台一体化快球摄像机; 电梯轿厢内采用电梯专用摄像机。
3. 设备供电: 监控设备采用UPS集中供电方式, 在消防控制监控室设置15KWUPS电源, 负责消防控制室安防设备、 广播设备和各楼层的安防设备、 出入口控制设备的供电。由消防控制室安防配电箱向1#、 2#、 3#、 4#弱电井分别输出2根BW3×2.5电源线, 1根供给摄像机, 一根供给出入口控制设备。
出入口控制系统( 门禁)
系统由管理主机、 系统控制器、 专用电源、 感应读卡器、 电控门锁、 门磁开关、 开门按钮等构成。系统采用总线制。
1. 主机设在主楼一层值班室内。控制器设在各楼层弱电井内。
2.
3. 线缆的敷设: 控制器之间采用RVVP4×1.0总线连接, 在安防垂直线槽中敷设; 由控制器至末端装置采用的线缆在安防水平线槽中敷设。系统的控制器由消防控制室UPS电源单独回路提供。火灾发生时将切断电源所有门处于打开状态。
入侵报警
系统
该系统式利用传感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 处理并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系统采用总线制。
1. 报警系统主机安装在附楼一层消防控制监控室, 防区扩充模块设在各层弱电井内。系统由报警主机、 防区扩展、 报警按钮及红外/微波探测器组成。
七、 现场条件
北京市北苑1号院现炮兵研究所院内。
现场基本情况: 拟建XXXXXXX综合楼工程总建筑面积47960 m2, 其中地上36797 m2, 地下11163 m2。现场已基本完成土方开挖、 边坡支护及降水工程的施工。场地围挡: 现场四周已设立围挡或围墙, 南侧、 东侧及西侧为彩钢板围挡, 北侧为围墙。
现场出入口: 进出现场的主出入口拟设置在现场西南侧和东北侧, 现场主要出入口设冲车台, 避免车辆将泥土带出现场, 影响周边环境。
临时水电源: 甲方提供了φ100水源, 施工用水从现场北侧接入, 施工现场雨污水可排入现有市政排水管道。施工用电从现场南侧接入900KVA变压器。
现场周边情况: 附楼基坑西侧约40米处为现有建筑仿真中心, 该建筑基础形式为桩基础, 施工期间能够不考虑该建筑的沉降观测。北侧围墙外为洼里路, 拟建建筑正门正对研究所北苑一号路南侧正大门, 基坑东侧50米外为代建单位及监理单位办公用房。挖出的回填用土堆放在场区东侧100米外处。
本工程现场图片:
八、 主要工程量表
本工程土建、 装饰及机电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6-1、 6-2、 6-3。
表6-1土建工程量统计表
主要项目
单位
工程量
混凝土
m3
28844
地下防水
m2
35880
钢筋
t
5100
止水带
m
2086
加气混凝土砌块
m3
7008
屋面防水
m2
5908
保温超细无机纤维
m2
19355
卫生间防水(聚乙烯丙纶)
m2
4568
表6-2装饰工程主要工程量
主要项目
单位
工程量
矿棉吸声板
m2
1225
铝扣板
m2
1404
外墙花岗石
m2
11751
内墙涂料
m2
16837
墙、 地面砖
m2
35872
外墙涂料
m2
448
室内花岗石地面
m2
36
木地板
m2
1956
磨光窗台板
m2
1611
天棚
m2
25870
表6-3机电工程量统计表
>>>详细资料请见
>>>更多资料请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