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天津市地铁某站绿色施工规划方案
一、工程概况
由天津XX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天津市地铁3号线XX段建设地点位于天津市XX区繁华地段。该车站与XX路斜交,沿XX道东西走向。本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XX路站及站后停车场全长309m、XX路站~XX道站盾构区间长706.04双线米。车站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形式。
二、绿色施工管理
1、组织管理
1.1、项目部在组建之初便建立了健全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明确了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
(1)组长XX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保证本项目绿色施工措施、资金投入的实施工作。
(2)XX为绿色施工实施责任人,负责项目部绿色施工计划、目标的宣传发动和组织落实工作。
(3)XX负责施工现场的自查工作,每月检查不得少于两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XX负责施工组织,及各种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工作。
(5)XX负责物资材料供应计划和协调工作。
(6)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1.2、根据国家及天津市有关要求制定了相应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与目标,明确了各施工工序绿色施工的岗位职责,责任人签字确认。
1.3、按制度对责任人进行考核,考核记录真实完整,对考核不符合标准的将安排专门的培训,直至考核通过。
2、规划管理
本工程对环境保护、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各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措施。绿色施工各项措施配有量化指标,指标根据管理目标确定。每一量化指标均设最低警戒值,对量化值相对低的环节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直至符合相关要求为止。
3、实施管理
3.1、绿色施工在实施过程控制中保证记录内容详细完整,对于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实施计量管理,按月采集数据,计量管理实施有详细的记录。
3.2、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材料堆放整齐,一次到位,减少二次搬运。对施工机具及耗材、耗能情况每周进行统计。
3.3、加大绿色施工的宣传力度,营造绿色施工氛围。定期对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民工组织绿色施工专项培训,提高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3.4、对参建员工进行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绿色施工意识,并制定四节一环保工作计划。
4、评价管理
4.1、由分公司相关人员成立绿色施工评估组,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对工作及管理不到位的部分提出改进意见,将评估情况及改进意见留有记录。
4.2、评估自绿色施工方案制定开始,贯穿施工全过程,在项目竣工后进行综合评估,并建立专门的绿色施工档案。
5、人员安全和健康管理
5.1、制定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并编制意外伤害应急预案,现场配有应急的药品及物品。
5.2、现场建立了健全的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现场设医疗救护室。
5.3、现场设专门的保洁员,每天两次清扫施工现场,保证施工人员工作与生活的环境卫生。
6、扬尘控制
6.1、现场实行围挡全封闭,围挡的建设严格按照地铁公司的统一规定执行,采用砖围墙,外铺铝扣板。围挡大门采用封闭门扇,每扇门宽3m,严禁敞口施工。
6.2、在建筑物四周设置全封闭密目防尘网,密目网保证整洁、美观、无破损。
6.3、在西端头井现场出口设冲车平台,做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6.4、在运输易散落、飞扬、流漏物料的车辆时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
6.5、本工程地处市中心闹市区,在施工场地内大门出入口设置长度不少于30m的混凝土路面,裸露地面采用绿化或苫盖方式防尘。
6.6施工现场安排专人采用洒水、覆盖等扬尘控制措施,做到土方作业阶段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6.7、砂、石等散体材料堆放须砌筑50cm实体围墙,工程土、砂石料等易引起扬尘粉尘源须苫盖。
6.8、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施工现场杜绝自拌混凝土。
6.9、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土应集中堆放,工程渣土及时清运。施工备用渣土存放高度不得超过围挡高度(2.5m),并采取洒水、苫盖等措施。
6.10、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7、噪声控制
7.1、本施工现场强噪声的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
7.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限时施工规定,控制噪声排放不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
7.3、对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按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证。
1.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采用储水池中的水源。
2、节水系统与节水器具
2.1、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
2.2、加强管理,及时修换损坏的器具,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等浪费现象。
3、用水管理
3.1、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计量管理有记录。
3.2、本工程属大型工程,对不同单项工程、不同分包生活区分别计量用水量。在签订不同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4、非传统水源的搜集利用
4.1、现场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排入沉淀池中。
4.2、混凝土养护用水采用符合要求的中水;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优先采用符合要求的地下水作为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4.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五、节能与能源利用
1、施工设备机具
1.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用水、用油统计表,完善设备档案。
1.2、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1.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1.4、优先选用高效节能、高科技含量的施工机具,严禁使用淘汰的耗能机具。
2、可再生能源利用
生活区洗浴室安装使用太阳能再生能源,量化评价的节材指标。
3、节约用电
1.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型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1.2、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1.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六、节能与施工用电保护
1、临时用地指标
1.1、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计算。
1.2、现场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废弃地和死角少,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2、临时用地保护
1.1、优化深基坑施工方案,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1.2、完工后及时恢复原地形、地貌,减少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3、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