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主楼主入口顶梁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50365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3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楼主入口顶梁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主楼主入口顶梁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克拉玛依市世纪大厦A座 主楼部分主入口顶梁模板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新疆永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世纪大厦A座项目部 二OO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1 二、施工步署……………………………………………………………1 2.1施工顺序确定………………………………………………… 1 2.2构件配模选材确定………………………………………… 1 三、模板设计……………………………………………………………2 3.1梁模板设计…………………………………………………… 2 四、模板安装工艺与技术要求…………………………………………3 4.1施工准备……………………………………………………… 3 4.2各构件模板安装流程与工艺要求…………………………… 4 4.2.1墙模板安装………………………………………………… 4 4.2.2柱模板安装……………………………………………………5 4.2.3梁模板安装……………………………………………………6 五、模板拆除……………………………………………………………9 六、模板安装质量标准要求……………………………………………11 七、成品保护……………………………………………………………12 八、安全技术措施………………………………………………………12 九、现场文明施工要求…………………………………………………15 十、应具备的质量记录…………………………………………………15 一、工程概况 主楼部分主入口处顶梁为单跨梁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宽800mm,梁高1800mm,总高度为8.900m。 施工特点:结构造型简单但施工难度较大;组合钢模投入量多;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二、施工步署 2.1施工顺序确定 找平放线---内排架(施工脚手架)搭设---柱、墙钢筋焊接与绑扎---柱墙钢筋验收---支墙、柱模板---墙、柱砼浇灌---支梁底模---绑扎梁钢筋(含连接)---支梁侧模—梁钢筋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 2.2构件配模选材确定 主入口处混凝土墙顶梁采用厚为2.3mm的组合钢模板,对穿螺栓拉杆,上下左右间距均为500mm,内外面48钢管。 三、模板设计 3.1梁模板设计 梁截面为800×1800mm,梁净跨:15450mm的矩形梁,采用钢管支撑,梁底距楼面高度为8900mm,底模选用厚为2.3mm的组合钢模板,模板底楞为Φ4.8×3.5mm钢管,间距500mm.侧模立档间距300mm. fc=10N/mm2,fv=1.4N/mm2,fm=11N/mm2,E=2.1×105N/mm2,I=25.38×104mm4 1、 底模验算: (1)梁底模板标准荷载: 底模自重:0.5×0.8=0.4KN/m 混凝土自重:25×0.8×1.8=36 KN/m 钢筋自重:1.5×0.8×1.8=2.16 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2×0.8=1.6 KN/m (2)梁底模板强度验算 梁底模板强度验算的设计荷载: q1=[(0.4+36+2.16)×1.2+1.6×1.4]×0.25=12.128 KN/m 支座弯距MA=-q1l12/2=-1/2×12.128×(0.25)2=-0.379 KN·m 跨中弯距MB=0 底模应力σA=MA/W=-0.379×106/(5.78×103)=65.57N/mm2<215 N/mm2 故强度满足要求. (3)梁底模刚度验算 梁底模刚度验算的标准荷载 q2=(0.4+36+2.16)×0.25=9.64 KN/m 端部挠度 ωc= q2l1l3(-1+6n2+3n3)/(24EI) =9.64×250×5003×(-1+6×0.52+3×0.52)/(24×2.1×105×25.38×104) =0.294mm<[ω]=500/400=1.25mm 跨中挠度 ωE=q2l4(5-24n2)/ (384 EI) =9.64×5004×(5-24×0.52)/(384×2.1×105×25.38×104) =-0.029mm<-1.25mm 故刚度满足要求. 2梁侧模板验算 (1) 梁侧模板的标准荷载 T=30℃ β1取1.0 β2取1.0 V=2m/h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 F1=0.22×γc×200/(T+15)×β1×β2×V1/2 =0.22×25×200/(30+15)×1×1×21/2 =34.57 KN/m2 F2=γcH=25×1.8=45 KN/m2取两者最小值,即F1=34.57KN/m2 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h=34.57/25=1.38m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2KN/m2 (2) 梁侧模板的强度验算 梁侧模板强度验算的设计荷载 q1=(34.57×1.2+2×1.4)×0.3=13.29 KN/m 支座弯距MA=(-1/2 )q1l2=-1/2×13.29×0.252=-0.415 KN·m 跨中弯距MB=0 σA=MA/W=0.415×106/(5.86×103)=70.82 N/mm2<215 N/mm2 故强度满足要求. (3)梁侧模刚度验算 梁侧模刚度验算的标准荷载 q2=34.57×0.25=8.64 KN/m 端部挠度 ωc= q2l1l3(-1+6n2+3n3)/(24EI) =8.64×250×5003×(-1+6×0.52+3×0.52)/(24×2.1×105×25.38×104) =0.263mm<[ω]=500/400=1.25mm 跨中挠度 ωE=q2l4(5-24n2)/ (384 EI) =8.64×5004×(5-24×0.52)/(384×2.1×105×25.38×104) =-0.026<[ω]=500/400=1.25mm 3梁侧模钢楞的验算 梁侧模板用2根Φ4.8×3.5mm钢管(W=5.08×103mm3)组成的竖向及水平楞夹牢,钢楞外用三道对拉螺栓拉紧。取竖向钢楞间距为0.5m,上端距混凝土顶面0.4m,其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钢楞设计荷载为: q1=(25×0.4×1.2+2×1.4)×0.5=7.4 KN/m q2=(34.57×1.2+2×1.4)×0.5=22.14 KN/m q3=34.57×1.2×0.5=20.74 KN/m 竖向钢楞按连续梁计算,经过计算,以o点的弯距值最大,其值为: M0=-1/2×q3l2=-1/2×20.74×4002=-1.659×106N·mm σ0=M0/W=-1.659×106/(2×5.08×103)=163 N/mm2<215 N/mm2 故满足要求。 4对拉螺栓计算 对拉螺栓取横向间距为0.5m,竖向为0.5m,按最大侧压力计算,每根螺栓承受的拉力为:N=(34.57×1.2+2×1.4)×0.5×0.5=11.07 KN 采用直径Φ12mm对拉螺栓,净截面积A=113.04mm2,每根螺栓可承受的拉力为: S=113.04×215=24303N=24.30KN>11.07 KN 故满足要求。 四、模板安装工艺与技术要求 4.1施工准备 4.1.1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1)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测放; 首先引测纵横向的轴线,然后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柱、墙的中心线和内边线在内边线向内200mm要弹出模板的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做好标高测量工作: 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在无法直接引测时,也可以采取间接引测的方法,即用水准仪将水平标高先引测到过度测点,作为上层结构构件模板的基准点,用来测量和复核其标高位置。 (3)进行找平工作: 柱、墙模板承垫底中应预先找平(或平台砼浇筑时按照砼标高收提平整),并保证模板位置准确和防止模板部漏浆。 (4)设置模板定位基准: 采用钢筋定位,根据柱墙的断面尺寸切割φ12钢筋,离地50左右点焊在主筋或箍筋上(以勿烧伤主筋断面为准),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 4.1.2安装(支模)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员按照图纸要求和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向施工作业班组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班组长向工人进行口头交底。 (2)安置支柱底垫木(大于200×200×50厚或大于150×50厚通长垫木)。 (3)模板涂刷脱模剂。 (4)施工机具和辅助材料准备。 4.2各构件模板安装流程与工艺要求 4.2.1墙模板安装 (1)工艺流程 a、把预先拼装好的一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装支固套管和穿墙螺栓。 b、清扫墙内杂物,再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或拉杆)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 (2)墙模板安装工艺要求 a、单块就位组拼时,应从墙角模开始,向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组拼,这样可以减少临时支撑设置。要随支随附支撑,保证墙模处于稳定状态,检查墙体钢筋保护层垫块是否绑扎到位。 b、完成第一步单块就位组拼模板后,可安装内钢楞,内钢楞与模板肋用钩头螺栓(“3”形卡)紧固,其间距不大于600mm。当钢楞长度需要接长时,接头处要增加同样数量的钢楞。 c、预组拼模板安装时,应边就位、边校正,并随即安装各种连接件、支承件或加设临时支撑。必须待模板支撑稳固后,才能脱吊装钩。当墙面较大,模板需分几块预拼安装时,模板之间应按设计要求增加纵横附加钢楞,附加钢楞的位置在接缝处两边,与预组拼模板上钢楞的搭接长度,一般为预组拼模板全长(宽)的15%--12%。 d、在组装模板时,要使用两侧穿孔的模板对称放置,以使穿墙螺栓与墙模保持垂直。 e、上下层墙模板接槎的处理,当采用单块就位组拼时,可在下层模板上端设一道穿墙螺栓。 4.2.2柱模板安装 (1)工艺流程 邻侧单片预组合模板安装就位 第一片安装就位并支撑 单片预组合模板组拼并检查 安装第三、四片预组合模板并支撑 两片模板呈L形用角模连接并支撑 全面检查安装质量 而上装柱箍 由下而上装柱箍 检查模板位移,垂直度和对角线并校正龙点正 群体固定 (2)柱模板安装工艺要求 a、支设的柱模、其标高、位置要准确,支设应牢固。相邻的柱同时搭设脚手架并加剪力撑达到稳定牢固。 b、柱模根部要用水泥砂浆或塑料带堵严密,防止跑浆,检查柱主筋保护层垫块是否绑扎到位。 c、柱模安装前清除柱根部的浮浆、钢筋上的浮浆、垃圾、并用清水冲干净,安装时防止垃圾进入。 d、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柱子模板高度控制在比深底低50mm要在柱子混凝土浇筑达到拆除柱模。 e、柱模设置的拉杆每边两根,与地面约呈现45度夹角,并与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管拉结。预埋钢筋管与柱距离为3/4柱高。 4.2.3梁模板安装 a、钢模组拼:检查预组拼的梁底模格两侧模板的尺寸、对角线、平整度及钢楞连接以后,先把梁底模吊装就位并与支架固定,再分别吊装两侧模板与底模拼接后设斜撑固定,然后按设计要求起拱。在检查梁模位置、尺寸无误后,再进行钢筋绑扎。 (1)梁模板安装工艺要求 a、首先检查保护层垫块是否绑扎固定到位,梁口与柱头模板的连接特别重要,采用胶合板模板配制或角模拼接、木条镶补。 b、梁模支架支设时,应使用上下层支柱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模板支柱纵、横方向的水平拉杆、剪力撑等支柱间距一般不宜大于2m,纵横方向的水平拉杆的上下间距不宜大于1.5m,纵横方向的垂直剪力撑的间距不宜大于6m。 c、扣件钢管排架支架,扣件要拧紧。 d、对大跨度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其起拱高度为40mm。 五、模板拆除 5.1模板的拆除,除了侧模应能保证砼表面及楼角不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外,底模拆除必须满足下列规定。 项次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1 梁 ≤8 ≥75 >8 ≥100 5.2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除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5.3单块组拼的墙模,在拆除穿墙螺栓、大小方楞和连件后,从上而下水平拆除;预组拼的墙模,应在挂好吊钩,检查所有连接件是否拆除后,方能拆除临时支撑脱模起吊。 5.4梁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梁底模,最后拆梁底模。 5.5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准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 5.6拆下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5.7拆除申请程序:由木工队长提出拆除申请→试验员把该部位的拆模砼试块送检试验→由施工员根据试验结果,填写书面拆除申请单(申请单应注明拆除部位、浇捣时间、试验强度或温度龄期推算强度与设计强度的百分率)→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方可拆膜。 六、模板安装质量标准要求 6.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6.2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6.3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6.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次 项 目 充许偏差(mm) 1 轴线位置 5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3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柱、墙、梁 +4,-5 4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大于5 8 5 相邻二板表面高低差 2 6 表面平整度 5 七、成品保护 7.1柱、墙支模时钢筋、保护层块、线管线盒不得乱拆乱砸,如有妨害,由各专业班组负责绑扎更正。 7.2吊装模板时要轻起轻放,不准碰撞,防止模板变形;大模板吊运到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碰撞楼板及其他已施工完的部位,不得兜挂钢筋。 7.3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楼角;拆下的模板,如发现不平或肋边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分规格(类)堆放。 7.4拆模时按操作先后顺序拆除,防止模板的损坏。 八、安全技术措施 8.1一般模板安全技术措施 8.1.1装拆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安全平台。高度超过2.0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安装梁模板及梁、柱接头模板的支撑架或操作平台必须支搭牢固。高处超过2m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挂上安全带。 8.1.2在模板的紧固件、连接件、支承件未安装完毕前,不得站立在模板上操作。 8.1.3安装墙、柱模板时,应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遇有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的模板或支承件连接稳固,不得单摆浮搁。在楼层拆模时,如有间歇,亦应将已拆下的模板和配件及时运走,防止坠落伤人。 8.1.4在脚手架或操作台上堆放模板时,应按规定堆放平稳,防 落并不得超载。操作工具及模板连接件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严禁放在脚手架或操作台上。 8 1.5墙、柱模的支撑必须牢固、确保整体稳定。高度在4m以上的柱模,应四面设支撑或缆绳。当柱模超过6m时,宜群体或成列同时支模,并及时设置柱间支撑,形成整体的构架体系。 8.1.6使用电动工具,采用三级保护电源,并应装有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操作人员必须使用绝缘手套。 8.1.7模板堆放地及在施工现场内,不得进行明火焊接、切割作业。如必须进行焊接、切割时,应有可靠的消防措施。 8.1.8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看护模板,如发现模板倾斜、位移、局部鼓胀时,应及时采取紧固措施,方可继续施工。 8.1.9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或拉倒。必要时,应先设立临时支撑,然后进行拆卸。拆下的模板和零件,严禁向楼层以下抛扔。 8.1.10梁模板拆除时,不得让模板材料自由下落,更不能大面积同时撬落,操作时必须注意下方人员的动向,并将模板逐块拆下,移入地面防止损坏。 8.1.11高空装拆模板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并应设置警示牌或红色信号标志。作业区周围及出入口处,加设禁区栏杆,并应设专人负责安全巡视。 8.1.12安装拆除外模板时,必须确认脚手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8.1.13正在施工浇筑的平台,其下一层平台支撑不准拆除。 8.1.14不平拉杆不准钉在脚手架或跳板等不稳定物体上。 九、现场文明施工要求 9.1配制的模板、钢模、木料、配件,分类标识堆放整齐。 9.2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9.3模板拆除完成后,按指定地点整齐堆放,并清理干净。 十、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11.1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 11.2模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批资料。 1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