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我们不能贪图方便乘坐( )。
A.非载人车辆
B.顺风车
C.公交车
2.家人之间有了矛盾,我们应该( )。
A.帮助家人化解矛盾
B.那是大人的事,我管不着
C.躲避起来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师不仅教我们文化知识,还关心我们的生活
B.老师的工作很辛苦
C.老师误会我了,我不能告诉老师
4.火给人类很大的帮助。但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给我们带来灾难。下面不正确的做法是( )。
A.不在柴草堆旁燃放烟花鞭炮
B.不要把燃烧的蜡烛放在木制家具上面
C.小学生可以随身携带打火机,方便玩火
5.想要学得好,就要( )。
A.多提问题
B.利用休息时间来学习
C.不帮妈妈做家务
6.一年一度的“年夜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 )。
A.互敬互爱
B.礼尚往来
C.关系紧密
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
1.表姐和表妹可能是( )、( )或( )的孩子。
2.学习要善于( )和( ),对同一个问题要从( )角度多想一想
3.要想学得好,就要学会合理地安排( ),这样才能快乐地学习,尽情地( ),充分地( )。
4.( )的爱无处不在,只要( ),我们就能体会得到。
5.留心( ),提前做好准备,学会( )。
6.你最擅长的家务活儿是(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让我们体会到父母的爱无处不在。( )
2.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应有的良好品质。( )
3.小明说在与同学一起打篮球时能感受到许多快乐。 ( )
4.老师不仅教我们知识和学习方法,还教会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
5.小军说他了解自己的爸爸,但不知道爸爸的生日。 ( )
6.学习上遇见困难,应该积极面对,想办法解决问题。(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我会连。(把相关的内容连在一-起)
除夕 吃月饼,赏月
元宵节 吃“年夜饭”,守岁
清明节 登高,赏菊
中秋节 踏青,扫墓
重阳节 吃元宵,赏花灯
五.填表题(共1题,共15分)
1.在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请你将下表填写完整。
六.简答题(共5题,共31分)
1.结合自身的经验,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增强防范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2.设计一个采访提纲,采访爸爸妈妈了解你小时候的成长过程。
3.校园生活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来说有什么重要作用?
4.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学习的主人,你的做法是什么,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5.了解学校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种。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题(共1题,共10分)
1.阅读下面的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有18个少数民族在全国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这一数量在1990年、2000年、2010年分别增加到22个、28个、43个。2000年,民族成分齐全的省级行政区域有11个;2010年,这一数量增加到20个。
八.综合题(共2题,共14分)
1.《论语》中,勉励自己不断学习的句子是( ),( )。
2.你遇到拦路虎“拦路虎”时,会有什么心情?你当时的心态与下图中哪种心态吻合就在方框中打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A
6.A
二.填空题
1.姑姑;姨妈;舅舅
2.观察;发现;不同
3.时间;玩耍;休息
4.父母;留心
5.周围环境;伺机逃跑
6.做饭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略
五.填表题
1.农历正月初一(除夕);吃团圆饭;辞旧迎新全家团圆;元宵节;吃汤圆或灯节;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清明节;四月四日至六日;踏青扫墓;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团圆;农历九月初九;登高望远;孝敬老人
六.简答题
1.不能轻信陌生人,不要与陌生人一起走;外出时应告知父母,按时返回;独自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门千万不能开门。
2.比如:出生时体重多少;小时候是否可爱?小时候调皮表现在哪些方面?
3.校园生活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很重要,通过和同学们在一起做游戏,可以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长期下去有利于学习的进步和提高,也有利于性格的塑造。
4.(1)我常带着问题去学习。(2)我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3)我常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4)我经常就常见的事情向父母提问。
5.向老校友了解情况;看看学校的荣誉墙;参观学习各个事务处
七.材料题
1.①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③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至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八.综合题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