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浑沌之死.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34949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6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浑沌之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浑沌之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浑沌之死 教学目的: 1、两则寓言的寓意; 2、体会课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寓言所阐明的道理。 2、难点:课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教学设计>文章家的人,在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学习《浑沌之死》 三、生字 倏(shū):<书>极快地。如:倏地。 沌(dùn):混(浑)沌。 (1)传说中指宇宙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如:混沌初开。 (2)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四、词语解释 时:常常,时常。 七窍:人的耳目口鼻共有七孔,故称七窍。 五、结构分析   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浑沌之死》可以分为三层   层(第1句):交代主人公,巧妙有趣。   层(第2、3句):倏和忽打算报浑沌之恩,要为之开七窍。   层(第4句):浑沌之死。 六、课文翻译 (略) 七、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浑沌之死》? :庄子用“倏”和“忽”给“浑沌”开窍的故事,比喻人的自我感觉中常常带有不可超越的功利性,也说,庄子意在针砭人与万物自然相处。庄子主张的浑沌之境,是真朴的自然之道。庄子顺应自然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和最高境界。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更多的启发。不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这是最的启发。 2、“倏”和“忽”为报“浑沌之德”而给他凿七窍,结果好心坏事,浑沌也丢了性命。哲理故事蕴含了道理?   :本文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但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更多的启发。不难想到哲学道理,即不按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面对污染的自然环境,也不难想到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是生命的最高境界;面对日趋繁杂的物质化了的文化追求,也会深感崇尚自然之美的性,反对雕饰之美的必要性。(答案不必,提倡有新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八、布置作业 把全文译成现代汉语。 九、板书设计   浑沌之死开端:浑沌待倏、忽甚善   发展:倏忽为报恩,为开七窍 结局:日凿一窍,七日浑沌死 好心办坏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