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张仪的故事
张仪是战国时候魏国人,曾经跟苏秦一道,拜鬼谷先生为老师,学习韬略和游说之术。张仪的成绩非常好,苏秦也觉得自己不如他。
后来张仪毕了业,到楚国去谋差使,混得也马马虎虎。有一回楚国相国设宴饮酒,张仪也去参加了。宴会将近结束的时候,楚相发现丢失了一块珍贵的玉璧。大家到处找也没找到,就分析谁最有可能拿走这块玉璧。有人说:“张仪家里穷,为人品行也不咋样,多半是他贪财偷去了吧!”竟然有许多人附和,同意这个看法。张仪惊慌失措地为自己辩白,可是众口铄金,他也是百口莫辩。楚相的卫士们把张仪抓起来拷问,问他把玉璧藏在哪里了,张仪坚决不肯承认,顽强地声称自己没有偷东西。卫士们恼了,用鞭子抽了他几百下,把张仪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楚相见张仪这个样子也挺可怜的,就拦住卫士说:“算了算了,玉璧也不是特别紧要的东西。教训他一下也就罢了。”卫士们又对张仪拳打脚踢了一番,才放他回去。
张仪拼了老命才爬回家里。妻子看见他的惨相:头发凌乱,衣裳都破了,浑身上下没有一块好肉,鼻青脸肿,牙齿折了好几颗,嘴里吐着血丝……妻子又伤心又害怕,呜呜地哭起来,问:“你怎么搞成这个样子啊……他们怎么下手这么狠啊……早知道落得这个局面,你当初读什么书,做什么官呀……”
张仪倔强地抬起头来,强打着精神嘴里流着血对妻子笑着说:“没事,我没事……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看看他,又哭着点点头,说:“还在。”
张仪努力地笑笑,说:“那就好,舌头在,就足够了。你等着我出人头地的那一天吧!”
张仪在家里养好伤,又打算去谋新的出路。他得知自己的师弟苏秦已经得到赵王的重用,要合纵六国,心里想:何不去投奔师弟,参与合纵的事业呢?主意已定,张仪打点行装,到赵国找苏秦去了。
张仪风尘仆仆来到赵国,投奔到苏秦门下。苏秦吩咐佣人安排张仪住下,却几天推托有事不肯见张仪。张仪见不到苏秦,又走不了,闷闷地坐了几天。等了好久,总算苏秦要召见他了。张仪很郑重地整理整理旧衣裳,满怀希望地去见苏秦。
没想到,苏秦看到这位师兄,态度居然冷冰冰的。他不让张仪在堂上就座,而是在堂下安排一张小桌子,叫张仪坐在那里吃饭。而且吃的东西也不好,都是仆役下人们吃的。这还不算,张仪一边吃饭,苏秦就在一旁数落他:“师兄啊!当初咱们一起念书的时候,你好像比我厉害的嘛,怎么今天混到这步田地呢?可见你是太不要强了,要么就是懒,不肯吃苦下大力气。照你这个样子,来找我又有什么用呢?我看你还是老老实实回家耕你的二分田吧。这顿饭算我请你,吃过就请上路好啦。”说完,苏秦一甩袖子走了。
张仪心里又生气又难过。自己被楚相家丁打骂、被当作贼委屈的时候,他都没有这么伤心——没想到自己远道而来投奔师弟,师弟却这么刻薄他,侮辱他。他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眼前的饭食一点都吃不下了。
张仪拿袖子擦擦眼泪,走!就不信离了你苏秦,我张仪就闯不出一片天地来吗。去哪儿呢?张仪想想,苏秦合纵六国,看来六国都容不下自己了。要想争这口气,只有去秦国!
张仪就动身到秦国去了。他来到咸阳,看见车水马龙,国民富庶,心里很开心,觉得现在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了。可是,他很快就又沮丧起来——自己那么穷,根本没人帮忙引荐,见不到秦王,上哪里去当说客呀。他住在小旅店里,又着急又苦恼。
这时候,跟他住同一家旅店的一位客商来跟他攀谈。两人谈得很投机,客商对他讲的东西很感兴趣。得知他没有钱打点,客商慷慨解囊,赠送他许多财物车马,让他去搞那些政治活动。张仪靠这些资本撑腰,很快就疏通了关系,见到了秦惠王。惠王很器重他,封他为客卿。
这时候,那位客商要离开秦国了。张仪苦苦挽留,表示要报答这位客商。客商推辞说:“您快别谢我了。跟您说实话吧,我是苏秦先生手下的人。当初您走后,苏先生对我说:‘我这个师兄注定能成一番大事业,以后的成就远在我之上。他现在处境很不好,如果他留在赵国,屈居于我之下,恐怕会浅尝辄止,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了。他的出路、他的舞台都在秦国,所以我只能用这种办法把他逼走了。’苏先生还说,您手头紧,从事政治游说怕比较困难,所以让我带了钱财,来送给您呀!”
张仪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他感动地说:“是我错怪苏先生了。您回去以后代我向他赔罪,再替我谢谢他吧。我张仪保证,苏先生还在一天,我就一天不破坏合纵计划。”苏秦的门客与张仪相互行了礼,就启程回赵国去了。
张仪在秦国当了客卿,说服秦惠文君采取连横的策略。所谓“连横”,正与合纵相反:合纵是联合几个弱国的力量对抗一个强国,连横呢,是几个弱国共同事奉一个强国,形成一超独霸的单极天下。张仪先去拉拢分化毗邻秦国的魏国,对魏国软硬兼施。魏国当然很害怕:虽说有合纵之约,但秦国要真的发了怒,先倒霉的还是他魏国。于是,魏国乖乖地投靠到秦国怀抱里。秦惠文君很高兴,拜张仪为秦国相国。张仪是秦国的第一位相国。四年后,秦惠文君称王,就成了秦惠文王。
此后几年里,魏国一直反反复复,“朝秦暮楚”,一会儿投靠连横阵营,一会儿投靠合纵阵营。张仪则往返于国家之间,兜售他的连横主张。最后,张仪看明白了,合纵国的核心是齐楚两个大国。只要齐楚联合,合纵就很难打破。张仪决心从破坏齐楚同盟做起。
张仪离开秦国,来到楚国的郢都。楚怀王听说张仪来了,赶紧隆重迎接。楚怀王对张仪说:“张先生,我们楚国地处蛮荒,却也早闻张先生的大名。不知张先生远道而来,有什么指教呢?”
张仪笑着说:“大王,我来的时候秦王托我给您带个话,秦国非常想跟楚国交好。可是现在齐国从中作梗,秦王也是难以动作。秦王说了,只要您跟齐国断绝关系,我们可以割让商於之地六百里给楚国,作为两国友好的见证。”
“真的?”楚怀王眼睛睁得溜圆,不敢相信地问。
张仪呵呵一笑,说:“秦王的保证,还会有假么?大王你看,”张仪掏出一张地图,舒展开来,指点着商於地区说,“这里,这里,喏,还有这里,六百里的土地呀,都让给楚国!不仅如此,”张仪又收起地图,“秦王还愿意派秦国的美女前来服侍大王,秦楚永结为兄弟之国,共存共荣,您想,还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么?”
楚怀王被花言巧语懵昏了头,一口答应说:“好,好啊!这有何难,等明天我就派使者到齐国去,宣布跟齐国断交!”
张仪许诺楚怀王,只要跟齐国断交,秦国就割给楚国六百里土地。楚国的大臣们对此意见并不一致,他们分为两派,一派亲秦,一派亲齐。亲秦的以靳尚为代表,赞成跟齐国断交;亲齐的以陈轸、屈原等人为代表,主张提防秦国。张仪在楚国四处活动,贿赂拉拢靳尚这帮人,所以亲秦派占了上风。楚怀王决定取消跟齐国的盟约时,大多数臣子都赞成。陈轸这时候站出来,坚决反对。
陈轸说:“秦国之所以这么看重楚国,是因为楚国跟齐国联合在一起。如果跟齐国断交,楚国就会处于孤立地位。请问,秦国凭什么要把六百里土地割让给一个孤立的国家呢?不如表面上跟齐国断交,暗地里保持联系,如果秦国真能守信用,割出土地,那时候再跟齐国撕破脸也不晚。”
楚怀王哪里还听得进去,他对陈轸说:“行了行了,陈先生您还是闭嘴吧,别耽误了我的好事。不打仗就得六百里土地,这便宜不占就亏大了。你等着看我扩大版图吧!”
于是,楚王发布命令,宣布废除齐楚盟约,跟齐国断绝往来;又把楚国相印交给张仪,还送给他许多财物。
张仪任务完成,就准备回秦国去了。楚王派了一个使者跟着,满心欢喜等着到秦国交接土地。没想到张仪一到咸阳,就不小心“哎哟哟”叫着从车上摔下来了。人家受了伤,自然闭门休养,这一休养就是三个月,不出门也不见人,急得楚国的使者团团转,只好写信回国报告情况。
楚怀王得知这个状况,就琢磨:为什么张先生不肯见我们的人呢?一定是怕我们决心不大,跟齐国断交不彻底吧!傻乎乎的楚怀王赶紧派人专程到齐国去,当面辱骂齐王一通。齐王本来不知道楚王葫芦里卖什么药,还在观望,如今受到当众辱骂,勃然大怒,夺过楚国的符节一折两段,当即派使臣到秦国去,表示齐国愿意同秦国交好。
齐国和秦国签订了盟约,张仪的伤才算养好了。他颤颤巍巍地来见楚国使者,说:“养伤这么久,让你久等啦。我马上禀告秦王,割让给楚国六里土地。”
使者一听就愣了,说:“张相国,您记错了吧?当初秦楚约定的是商於之地六百里,怎么会是六里呢!”
张仪也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说:“您在说笑话吧?怎么可能是六百里呢?算了我也不跟你多说了,就是六里,要,你就拿走;不要,那就算了。”
使者气得脑子充血,一刻也没停地回国报告去了。
张仪耍赖皮,把约定给楚王的六百里土地说成六里。楚国使者赶紧回国禀告楚怀王,怀王气得直蹦,发誓要张仪的好看。他当即决定发兵攻打秦国。这时候,当初劝他别信张仪的陈轸又说话了:
“大王,我觉得现在我们更需要冷静,不该意气用事。虽然秦国骗了我们,但我们不能攻秦。”
怀王脸上暴着青筋,问:“为什么!!”
陈轸说:“我们现在的实力,跟秦国还差得远。依我的看法,不但不能攻秦,还要割让给秦国一块土地以示和好。然后,我们取得秦的帮助,去攻打齐国。这样,就相当于把损失的土地从齐国手里夺回来,这也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了。”
刚愎自用又狂妄自大的楚怀王哪里肯听陈轸的话,他坚持发兵攻秦。结果楚军大败,损失八万人,主将被杀,还搭上一大片土地。楚怀王气疯了,又派大军增援,继续跟秦国打仗。可惜楚国军队烂泥糊不上墙,又吃了败仗,楚国只好又割了两城给秦国,这才止战休兵。
接下来的日子里,楚怀王无时无刻不想扒张仪的皮,吃张仪的肉,想到张仪就咬牙切齿,挥拳砸墙。这时候,秦国派使者来楚国,告诉楚王说,秦国想用商於之地换楚国的黔中之地。楚怀王脑子一热,脱口就说:“我不要什么商於之地,只要秦国把张仪交给我,我情愿把黔中之地让给秦国!”秦国使者回去报告了秦王。秦王觉得挺为难——张仪到了楚国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没想到,张仪这时主动表示,愿意到楚国走一趟。
张仪表示愿意前往楚国,秦王听了大为吃惊,说:“张先生,你难道不知道楚王对你恨之入骨,要杀了你吗?”
张仪说:“知道啊。不过我觉得没什么好怕的。与秦国比起来,楚国毕竟弱,我有胜算在手。就算我死了,能为秦国换来黔中之地,那也很值得啊!”
张仪来到楚国,果不其然,立马被楚怀王抓起来打算杀掉。这时候,张仪手下的人悄悄潜入楚国上官大夫靳尚家,赠送了大量财物。靳尚见钱眼开,满口答应把张仪救出来。他很快就进宫去,找到自己的政治盟友、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对郑袖说:“看来,你的地位真的危险了。——你还不知道吗?”
郑袖警觉地问:“此话怎讲?”
靳尚说:“听说大王要杀张仪,这对你可不妙啊。秦王非常宠爱张仪,花尽一切代价也要把张仪赎出来。据说,秦国那边已经在着手准备,用财帛和美女换回张仪。你想啊,秦国是大国,大国来的女子,大王会慢待吗?一定会给她们很尊贵的地位,到时候,恐怕你的日子就不好过喽!”
郑袖越听越着急,吓出一头冷汗,对靳尚说:“你先回去,我会处理这件事情的。”
晚上,郑袖打扮得很庄重,看见楚怀王,就一本正经地跪下行礼。怀王很纳闷,问:“你这是怎么回事呀?”郑袖说:“听说大王要杀张仪,是真的吗?国家大事,我本来不敢多说什么。可是,大王这么做实在有欠考虑。按说,人臣各为其主,张仪也是尽他自己的本分。如今他是秦国的使臣,如果杀了他,秦国一定不会善罢甘休,马上就会发兵来攻打楚国。请求大王允许,让我们母子俩南迁到山野里去,保存一条性命吧!呜呜呜呜……”郑袖说着说着,伤心地哭起来。
楚怀王哪里受得了这个,赶紧把郑袖扶起来抹眼泪说:“是我不好,我意气用事,我眼光短浅,别哭了啊,我马上就放了张先生还不行么。”
楚王放了张仪,并且向他赔礼,表示愿意同秦国交好。
这时,传来一条当时很具轰动性的新闻:苏秦遇刺死去了。这条新闻对张仪的意义是,他终于可以放心从事他的连横事业了。他收服了楚国,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了。
取消回复
窗体底端
•
中华上下五千年(31)张仪拆散联盟
•
中国历史人物--战国时期:秦相:张...
•
<大秦帝国>中张仪两次大骂孟子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张仪说秦王——卷三 秦一《战国...
•
大话万荣之万荣名人1--张仪 薛安...
•
苏秦+张仪
•
大秦名相张仪:用智谋和辩术瓦解...
•
张仪:舌头是用来建功立业的
更多>>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