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SO/TS16949:2002过程方法检查表(工程技术)
六个过程特性:
□ 具有拥有者 □ 建立了联接
□ 已经被定义 □ 被监察
□ 已经文件化 □ 保持记录
四个支持过程问题(关于风险)
□ 使用了什么( 材料、设备)
□ 由谁进行?(技能、培训)
□ 关键标准?(测量、评估)
□ 如何评价?(方法、技术)
过程拥有者
工程部
审核时间
2007年9月12日
审核员
杜永雄、叶跃洪(书记员)
顾客导向过程(COP)
COP的支持过程(SP)
管理过程
(MP)
组织的场所(物理的或组织的)
期望或要求的关键参数测量
适用的要求
适用的参考
审核观察到的客观证据:潜在的或实际发现的客观描述
分类
需调查(NR)
改进机会(OI)
不合格(NC)
M2管理职责
工程部
a)工程部职责是否明确并得到沟通?
b)工程部作业管理的流程是否清晰?
《质量手册》
M1-2目标绩效管
a)工程部的目标和过程绩效包括哪些?
b)工程部目标和过程绩效是否达成?
过程绩效表
基础设施
工程部/工厂实施/设备
现场基础设施布置评价符合工业工程(人机组合有效化)及安全生产要求。(人机工程与人之因素评价表)
6.3 基础设施
组织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设施?
工厂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
6.3.1 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
a)组织是否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制定工厂、设施及设备的计划?
b)组织的工厂布局是否尽量优化材料的转移和搬运,以及对场地空间的增殖利用,是否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
c)组织是否制定评价现有操作和过程有效性的方法?
顾客导向过程(COP)
COP的支持过程(SP)
管理过程
(MP)
组织的场所(物理的或组织的)
期望或要求的关键参数测量
适用的要求
适用的参考
审核观察到的客观证据:潜在的或实际发现的客观描述
分类
需调查(NR)
改进机会(OI)
不合格(NC)
工程部
生产计划达成率100%;
6.3.2 应急计划
组织必须制定应急计划(如公用事业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和市场退货等)以在紧急情况下满足顾客要求?
应急计划控制程序
产品/过程安全性
1、安全生产检查评分 2、年度无重大安全事故:
6.4.1 确保员工安全以得到产品质量
组织必须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和方法以最大程度降低对员工造成潜在的危险,特别是在设计和开发过程和制造过程活动中?
产品/过程安全性控制计划
SP6-产能策划、分析管理
工程部
1、生产节拍满足生产交付要求。/生产设计产能达标率
7.3.2.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产品设计输入要求包括
——生产率、过程能力及成本的目标;
产能分析控制程序
COP3-变更控制、产品/过程变更
工程部
1、顾客工程规范评审不超过二个工作周;
2、工程变更后文件完整一致性达100%
7.1.4 更改控制
a) 是否对影响产品实现的更改(包括由任何供方引起的更改)进行控制和反应的过程?
b) 是否评定更改影响?
c) 更改在执行前是否被确认?
d) 组织是否定义验证和确认活动,以确保与顾客要求相一致?
e) 影响外形、装配和功能(包括性能和耐久度)的,具有专利的设计是否由顾客评审,以适当的评价所有影响?
f) 在顾客要求时,满足额外的验证/识别要求,例如新产品介绍的要求?
工程变更控制程序
COP2-产品实现的策划、设计和开发
工程部/APQP小组
开发计划达成率/设计开发质量 (PPAP通过率)
7.3.2.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组织是否对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并包括:
— 产品设计输出数据?
— 生产率、过程能力及成本目标?
— 顾客要求,如果有?
— 以往的开发经验?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
特殊特性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COP2-3特殊特性识别和管理
工程部/APQP小组
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值.初物PPK≥1.67,
量产CPK≥1.33
7.3.2.3 特殊特性
组织是否识别特殊特性,和:
— 在控制计划中包含所有特殊特性?
— 与顾客指定的定义和符合相一致?
— 识别过程控制文件,包括图样、FMEA、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必须标明顾客的特殊特性符号或组织的等效符号或记号,以包括对特殊特性有影响的过程步骤?
—
COP2-产品实现的策划、设计和开发
工程部/APQP小组
开发计划达成率/设计开发质量 (PPAP通过率)
7.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组织的过程设计输出是否以能根据过程设计输入的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方式来表示?
组织的过程设计输出是否包括:
— 规范及图纸?
— 过程批准接收准则?
— 制造过程流程图/场地平面布置图?
COP2-1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工程部/APQP小组
PFMEA高风险项整改实施率
— 制造过程FMEA?
— 控制计划?
— 作业指导书?
— 有关质量、可靠性、可维护性及可测量性的数据?
— 适当时,防错活动的结果?
— 产品/制造过程不合格的快速探测和反馈方法?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
COP4-3控制计划
工程部/APQP小组
1、所有类产品控制计划检验或控制项均受控。
2、质量控制计划与作业指导书的符合率100%。
7.5.1.1 控制计划
a)组织是否:
-针对所提供的产品在系统、子系统、部件和/或材料各层次上开发控制计划,包括流程性散装材料的过程?
-考虑了设计FMEA和制造过程FMEA的试生产和生产控制计划?
b)组织的控制计划是否:
-列出用于制造过程控制的控制方法?
-包括监测由顾客和组织共同定义的特殊特性控制(见7.3.2.3)的方法?
-包括顾客要求的信息?
— -当过程不稳定或不能工作时启动明确的反应计划?
c)当任何影响产品、制造过程、测量、物流、供应资源或FMEA的更改发生时,组织是否重新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控制程序》
COP4-4 作业指导书
工程部
1、所有SOP均受控发行,并布置现场。
2、特殊特性要求,均在作业指导书有特定标识
7.5.1.2 作业指导书
a)组织是否为所有负责过程操作的人员提供文件化的作业指导书?
b)组织的作业指导书在工作现场是否在不中断操作者正在进行的工作而易于得到?
c)组织的作业指导书是否来源于适当的文件,如质量计划、控制计划及产品实现过程?
《作业指导书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
工程部
7.5.1.3 作业准备的验证
a)无论何时进行作业准备,组织是否都进行作业准备的验证?
b)作业准备人员是否易于得到组织的作业指导书?
c)适用时,组织是否使用统计方法进行验证?
COP2-2样件计划、产品批准过程
工程部/APQP小组
设计开发质量 (PPAP通过率)
7.3.6.3 产品批准过程
a)组织是否符合顾客认可的产品和过程的批准程序?
b)组织是否应用顾客对其供方规定的产品和过程批准程序?
《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
SP17工装管理
工程部
工装/模具完好率、工装/模具计划完成率
组织是否建立和实施生产工装管理的系统,包括:
-维护及修理设施与人员?
-贮存与修复?
-工装准备?
-易损工具的更换计划?
-工具设计调整的文件,包括工程更改等级?
-适当时,工具的调整和文件的修订?
-工装确认,明确其状态,如生产、修理或处置?
工装夹具设计制造和使用控制程序
MP7-数据分析过程
工程部
生产管理过程绩效数据分析趋势图综合评价/数据统计分析的正确率100%
8.4 数据分析
a)组织是否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b)组织的数据分析是否包括来自监测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
c)组织的数据分析是否提供有关以下方面的信息:
—供方?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A开发部的目标和过程绩效有哪些?
b)开发部的目标和过程绩效是否达成?
MP10-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
工程部
纠正措施完成率
8.5.2 纠正措施
组织是否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组织的纠正措施是否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8.5.3 预防措施
a)组织是否确定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b)组织的预防措施是否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SP1-文件与资料控制(技术文件)
工程部/技术资料室
1、文件发放及时率;
2、文件旧版回收率100%。
4.2.3组织是否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再次得到批准?
c)确保文件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文件有关版本?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分发?
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图纸和技术资料控制程序》
工程部/技术资料室
1、顾客工程规范评审不超过二个工作周;
4.2.3.1 工程规范
a)组织是否建立一个过程,以保证发放和实施所有顾客工程标准/规范及其基于顾客要求的安排的更改(包括适当文件的更新)?
b)组织是否保存每项更改在生产中实施的日期的记录?
《工程变更控制程序》
SP2-记录控制
工程部/技术资料室
质量记录100%纳入质量记录控制清单;
按顾客或法规要求进行记期限保存
4.2.记录控制
a)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b)记录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c)组织是否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d)组织是否把记录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并必须依据a)和b)中提出的要求进行控制?
《记录控制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