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b 古 典 情 怀 凝 方 寸 a
—— 四大名著系列邮票
自懂事始我就开始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四大名著中那些令人入迷的故事。连环画简单明了的线条,动画片活灵活现的图画,说书人生动活泼的讲解,以及电视剧中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都深深地将我吸引住。当看到那些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出现在日常寄信使用的邮票上的时候,除了觉得眼前一亮以外,我心中还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兴奋感。故此我决定借此契机多方寻找有关信息,使自己可以对四大名著的邮票有更深刻的认识。
——题记
小小邮票,看似方寸之大小,却能容下大千世界,万物众生。 人们常称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因为它沉淀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我们在邮票精美的图案上看到了祖国历史发展的缩影,在邮票特有的清香中嗅到了祖国深厚文化积淀下来的馨醇。
谈起我国的历史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我国的古典文学。我国古典文学是个伟大的宝库,财富厚实,内容丰富,不乏经典著作。作为“国家名片”的邮票,已曾多次发行过古典文学名著邮票。这些邮票,形成了新中国邮票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其中,四大名著的精美票种,更是深受邮人喜爱。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邮票,始发于1979年12月1日,是由李大玮设计的《西游记》特种邮票,以8枚的大套票面世。之后,相继发行了《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邮票。
综观此类邮票,会发现如下三个特点:
(1)从邮票的构图内容上看,可分为三种形式。一为连环画形式,如《西游记》邮票,前4枚描写了孙悟空水帘洞称王和大闹天宫等情景,后4枚概述了孙悟空战妖魔、保唐僧取经的情景,使赏邮者在欣赏邮票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小说的大概情节或者重温一次那些精彩的片段。二为故事插图形式。《聊斋志异》即为此种。三为人物画形式。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邮票。这套邮票本身的名称就点明了邮票的内容——小说中各有特色十二个绝色佳人。
(2)从邮票的发行方式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套发行,《西游记》、《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西厢记》、《牡丹亭》四套邮票都是单套发行邮票,每种仅发行一套。另一种是分组发行,有《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三种。《水浒传》、《三国演义》邮票各发行了五组,历时10年。这分组发行的邮票独自形成了小系列,是系列中的系列。
(3)从邮票的票名命名看,有三种类型。一是冠名“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名邮票。冠名“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自《牡丹亭》始,以后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邮票都冠此名,明确了系列邮票的定义。二是冠名“中国古典小说”名邮票。冠此名的是《西游记》邮票,其票名为《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1992年前的邮票目录中未见有冠此名的),这一冠名仅限“小说”,范畴狭窄,确不如文学名著广泛。三是未冠名邮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和《西厢记》邮票即属此类,这两套邮票都未冠任何定义名。从以上事实看来,早期邮票冠名与否比较混乱,1984年以后统一冠名“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才使这一系列邮票的票名命名规范化。
此外,已发行的古典文学名著邮票还有这两大特色:第一,配发小型张多。7种名著邮票,除首发的《西游记》邮票外,其余6种都同时发行了小型张,《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聊斋志异》各1枚,《水浒传》、《三国演义》各3枚,共计配发了10枚小型张,这在新中国的专题邮票中是绝无仅有的。第二,大票幅邮票多。15套邮票中,除了早期的《西游记》和《红楼梦》2套外,后面发行的13套邮票均采用大票幅(《西厢记》40×60、《牡丹亭》40×52、《水浒传》和《三国演义》54×40、《聊斋志异》38×50)。大票幅使邮票所表现的场景更开阔,画面更靓丽,展示故事情节恰到好处。
逐鹿中原——争霸者的游戏
h 三国演义 g
《三国演义》由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小说集中描绘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的种种斗争之历史情节,高明的写作技巧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该部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场面壮阔,形象丰富,人物性格鲜明,艺术成就突出,因而成为传颂千古的古典文学名著。
从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八年,中国邮政部门连续发行了五套《三国演义》邮票及小型张,是我国同一题材发行时间最长,枚数最多的邮票之一。票面图案既有对战争场面的刻画,又有对政治斗争的叙述,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组别
发行时间
设计者
名称
邮票
面值
小型张
第一组
1998/11/25
陈全盛
桃园三结义
8分
千里走单骑
(面值:3元)
三英战吕布
8分
凤仪亭
30分
煮酒论英雄
50分
第二组
1990/12/10
陈全盛
夜袭乌巢
20分
三顾茅庐
20分
单骑救主
30分
大闹长坂坡
50分
第三组
1992/08/25
戴宏海
舌战群儒
20分
智激孙权
30分
蒋干盗书
50分
草船借箭
1.60元
第四组
1994/11/24
戴宏海
横槊赋诗
20分
赤壁鏖兵
(面值:5元)
刘备招亲
30分
威镇逍遥津
50分
火烧联营
1元
第五组
1998/08/26
戴宏海
白帝托孤
50分
空城计
(面值:800分)
孔明班师
50分
秋风五丈原
100分
三分归晋
150分
配发的小型张
组别
名称
邮票
第一组
千里走单骑
第四组
赤壁鏊兵
第五组
空城计
除了中国大陆,澳门和台湾也发行了《三国演义》系列的邮票。
澳门特区邮政局从8月1日起发行了一套名为“文学与人物 —— 三国演义”的邮票。这套邮票一共4枚,分别以“桃园结义”、“计除董卓”、“三顾茅庐”和“三气周瑜”为内容(见右图)。4枚邮票共面值12澳门元,发行量75万枚。
在发行了“西游记(1997年)”、“红楼梦(1998年)”两套反映中国古典名著的邮票之后,2000年4月12日,台湾地区开始发行“三国演义”系列邮票。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台湾地区发行的三国演义系列邮票的内容组织并不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的,其偏重的是《三国演义》的主要脉络。
组别
发行时间
设计者
名称
邮票
面值
第一辑
2000/04/12
(找不到资料)
三英聚义
3.5元
关公夜读
3.5元
三顾茅庐
5元
草船借箭
20元
第二辑
2004/04/04
吴宏(规划)
郭树义(绘图)
三战吕布
3.5元
单骑救主
3.5元
刮骨疗毒
5元
弹琴退敌
20元
第三辑
2005/06/23
吴宏(规划)
郭树义/林幸雄(绘图)*
大闹凤仪亭
3.5元
长坂退敌
3.5元
义释曹操
5元
锦囊妙计
20元
* 所找的资料出现矛盾,有的说是郭树义绘图,有的说是林幸雄绘图,莫衷一是,故两个都写上去,仅供参考,留待查证。
在这么多枚三国系列邮票中,我最喜欢的是中国大陆发行的第一组的小型张——千里走单骑。它取材于《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七回。曹操发兵攻打刘备,刘备兵败逃亡。关羽被围,兄弟失散。曹操爱惜关羽将才,极力笼络,封他为汉寿亭侯。关羽暂时屈从。但当他打听到刘备的去处后,即辞谢曹操,护送刘备的二位夫人,前往追随。一路上受到曹操的不断拦截。但关羽凭着其超人的武艺和智谋,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得以和刘备相会。画面上的人物众多,前为刘备的二位夫人的马车,中穿绿袍者为关羽,后面为曹操送行的车架。前呼后应,静中蕴动,显得场面浩大,视野开阔。设计者对人物的刻画也极其细腻,曹操的送礼,关羽的辞谢,两位夫人急于登程的心情,均描绘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在着色方面,以浅褐色波涛花纹为四框,鲜明地烘托出图中色彩各异的人物和车马,其中尤以关羽的釉绿色锦袍最为醒目,突出了千里走单骑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忠义的化身——水泊梁山一O八将
h 水浒传 g
《水浒传》是中国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它是依据北宋时期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史实而创作的,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水浒传》生动地反映了北宋时期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被迫走上起义道路的曲折经历,点明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水浒传》在艺术上的成就是相当突出的。这主要体现在作者善于将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极富个性特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中国大陆发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系列邮票分五组,共计20枚邮票和3枚小型张。分别发行于1987年12月、1989年7月、1991年11月、1993年8月和1997年12月,历时10年。
组别
发行时间
名称
邮票
面值
小型张
第一组
1987/12
史进习武
8分
智取生辰纲
(面值:2元)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10分
林冲风雪山神庙
30分
宋江义释晁盖
50分
第二组
1989/07
武松打虎
8分
秦明夜走瓦砾场
10分
花荣梁山射雁
20分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30分
第三组
1991/11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20分
四路劫法场
(面值:3元)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25分
顾大嫂登州劫大牢
25分
孙立计破祝家庄
90分
第四组
1993/8
柴进失陷高唐州
20分
时迁盗甲
30分
许宁教使铯镰枪
50分
劫法场石秀跳楼
2元
第五组
1997/12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40分
梁山英雄排座次
(面值:800分)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50分
燕青智扑擎天柱
50分
轰天雷大破军官
1.5元
配发小型张
组别
名称
邮票
第一组
智取生辰纲
第三组
四路劫法场
第五组
梁山泊英雄
排座次
该套邮票的设计者周峰是山东文登人。他生于济南,中学毕业后在微山湖畔务农,1974年开始文艺创作,并且发表作品,先后在山东画报社、山东美术出版社、齐鲁书社从事新闻出版和古籍整理工作,是第八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比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第八届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教授。周峰迄今为止已经在国内发表了文学、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和专业论文逾千件(篇),30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被编入《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现代分类全集》中,或被中国美术馆、中国邮票博物馆收藏。其代表作品《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系列特种邮票于1987年获得最佳邮票金质奖,并被日本《邮趣》杂志评为“最佳邮票”。周峰在邮票设计上的成就主要是《水浒传》。由于这套邮票枚数多,整套发行时间历时10年。这套庞大的邮票采用了以章回小说的章节为题材的方法,根据小说《水浒传》的脉络,循序渐进,环环紧扣,最后达到高潮——小型张《梁山英雄排座次》,邮票上包括所有的108将,据说是最费时间设计的小型张之一。在创作这些作品中,周峰运用了自己的才智和独特的艺术灵感,使每张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浓郁的气氛。
在这五套邮票中,我最为欣赏的就是第五组。作为《水浒传》系列特种邮票最后的一组,该组邮票选取原小说第64回至80回的几个主要故事情节构图,并以“梁山英雄排座次”结尾,那是“水泊梁山”农民起义的一段最为辉煌的岁月。其中配发的小型张“梁山英雄排座次”,选自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宋公明慷慨话宿愿”。其主图案为梁山泊忠义堂和梁山英雄好汉108将绣像,每个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枚邮票同时也是中国邮票之最——中国张幅最大的小型张邮票。该系列邮票没有纳入原小说中梁山英雄被招安,以及在最后一役中死于非命的那场悲剧,这样做不仅使票图更为完美,而且合人心,顺民意,表现了“除暴安良”、“替天行道”、“有压迫,就有反抗”的主题。而且第五组的设计手法和风格与前四组一致,使整个系列票达到完美统一。
除此之外,澳门特别行政区邮政部门也发行了一套水浒传的邮票。这套由澳门女作家潘锦玲所绘的“文学与人物——水浒传”邮票共六枚,另加一枚小型张。六枚邮票所绘的均是小说中读者最熟悉的人物与故事情节。
邮票名称:文学与人物——水浒传
发行日期:2003/03/01
设计者:潘锦玲
名称
宋江
(宋江怒杀阎婆惜)
林冲
(林冲雪夜上梁山)
武松
(景阳冈武松打虎)
鲁智深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吴用
(吴用智取生辰纲)
花荣
(花荣大闹清风寨)
邮票
面值
2.00元
2.00元
2.00元
2.00元
2.00元
2.00元
小型张
聚义堂
(八英雄:宋江、晁盖、柴进、吴用、武松、林冲、鲁智深和花荣,面值8.00元)
绮梦仙缘的悲剧 —— 一曲封建的挽歌
h 红楼梦 g
长达一百二十万言的《红楼梦》,是我国封建末世的历史画卷。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作者用十分精湛的现实主义笔力,对封建统治阶级作了深入的艺术解剖,并令人信服地展示出这个阶级的腐朽本质及其必然走向没落的命运,为那个没落阶级、没落时代奏起了一阕音调悲沉的挽歌。但是曹雪芹的天才,不仅仅在于暴露,同时还在于肯定,肯定反封建的人的美,反封建的爱情的美。作者除倾注心血塑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典型形象,满腔热情地歌颂他们思想一致、志趣相投、生死不渝的反封建爱情外,还成功地塑造了数以百计的典型人物形象,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华。
中国大陆的红楼梦人物邮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于1981年11月20日和1982年4月24日分两组发行。可惜《红楼梦》邮票只此一套,没有形成系列,实为令人遗憾。
邮票名称:红楼梦——金陵十二钗
发行时间:1981年11月20日和1982年4月24日分两组发行
设计者:潘可明
原画作者:刘旦宅
名称
黛玉葬花
宝钗扑蝶
元春省亲
迎春诵经
面值
4分
4分
8分
8分
邮票
名称
探春结社
惜春构图
湘云拾麟
李纨课子
面值
8分
8分
8分
10分
邮票
名称
凤姐设局
巧姐避祸
可卿春闲
妙玉奉茶
面值
20分
30分
40分
80分
邮票
小型张
双玉读曲(面值:2元)
这套邮票布局得当,画面简洁,人物形象突出。12枚邮票均采用了中国画的形式,画面突出了“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形象,不画背景,整套邮票清新淡雅。为了使全套邮票富于变化,12枚邮票上的人物有站的、有坐的、有蹲的,各不相同;而每枚邮票上的票名均为四个字,整齐划一:这样灵动而毫不拘泥的设计显得颇有诗意。画面上,身世地位大相径庭、性格志趣迥然相异的十二金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在配发的小型张中,画家对《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作了巧妙的安排,把宝黛相依,悄读《西厢记》的故事情节,绘制成了“红楼梦——双玉读曲”小型张。该情节选自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其画面以盛开的桃花为背景,配以几座楼台亭阁。在一片春意盎然的气氛中,林黛玉谈装素抹,贾宝玉披红着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取得了非常理想的艺术效果。这套邮票还被评为“一九八一年最佳特种邮票”,极具欣赏价值。
除了这套《金陵十二钗》之外,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宝岛台湾也相继发行了《红楼梦》系列的邮票。
澳门:《红楼梦》人物邮票
组别
发行时间
设计者
包括
邮票
面值
小型张
第一辑
1999/03/01
潘锦玲
宝玉悟情
2元
双玉读曲(面值:8.00元)
黛玉葬花
2元
宝钗扑蝶
2元
熙凤弄权
2元
三姐饮剑
2元
晴雯补裘
2元
第二辑
2002/03/01
潘锦玲
姥姥进府
2.元
幻悟仙缘(面值:8.00元)
金钏沉冤
2元
紫鹃试情
2元
湘云眠芍
2元
柳郎出家
2元
妙玉奉茶
2元
台湾:《红楼梦》邮票
发行时间
绘图者
包括
邮票
面值
1998/07/16
李光棋
宝玉游园
3.50元
黛玉葬花
3.50元
宝钗戏蝶
5.00元
湘云醉眠
20元
穷山恶水的冒险 —— 一首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h 西游记 g
《西游记》是我国小说史上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品。全书故事情节变化万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幻想的神话世界。但这些幻想的神话,却包含着丰富的现实内容。天国、龙宫、地府、魔窟,实际上都是封建王朝的缩影,也是现实世界的折光,以孙悟空为代表的反抗精神及其在水帘洞的平等自在的生活,反映着农民阶级的斗争意志和生活理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一日发行了由著名邮票设计家张大玮先生设计的《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邮票一套,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邮票发行的开端。
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
发行时间:1979/12/01
版别:影写版
设计者:张大玮
名称
水帘洞
战哪吒
蟠桃园
八卦炉
面值
8分
8分
8分
8分
邮票
名称
芭蕉扇
打白骨
盘丝洞
取经路
面值
20分
10分
60分
70分
邮票
这套特种邮票8幅图案均以孙悟空为主要角色,前四枚的画面取材于书中前7回,第5、6、7枚取材于书中第7回之后,最后一枚的画面则是以孙悟空为先锋的师徒一行正在取经途中。邮票设计吸取了京剧和动画的一些特点,运用中国民间年画的处理方法,工笔单勾,重彩浓染,人物略有夸张,使孙悟空的形象鲜明的活跃在方寸之间。
除此之外,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也发行过《西游记》系列的邮票。
澳门:文学与人物-西游记
发行时间
设计者
名称
邮票
面值
2000/09/30
潘锦玲
花果山猴王
1.00元
猴王偷仙桃
1.50元
小哪吒败阵
2.00元
大战二郎神
2.50元
老君炼猴王
3.00元
佛祖镇悟空
3.50元
台湾:中国古典小说邮票——西游记
发行日期
设计者
名称
邮票
面值
1997/09/24
(找不到资料)
如来掌中
3.50元
唐僧取经
3.50元
火焰山
5元
盘丝洞
20元
2005/09/15
张正成
仙石美猴
3.50元
江流佛儿
3.50元
醉戏嫦娥
5元
流沙伏妖
20元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粹,也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四大名著邮票将原小说的精华真实再现,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各个名著中的精彩的故事,把每套邮票摆放在一起欣赏,犹如阅读一部部微型的连环画一般,引人入胜,这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有力宣扬,也是值得我们收藏的珍贵邮票。
(全文完)
- 27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