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30799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题《春望》,意为春天登高远望而有所感。 B.诗的前四句寄景生情,抒写忧国情怀,战争已将一切美好的东西破坏掉了,剩下的只是山河依旧。 C.后四句抒写作者的思家愁怀,用家书的不易得到,更短的白发已几乎不能用簪子插了。进一步突出主题,表现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D.这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2分) 3."国破山河在"中的"破"字点出了京城长安的什麽景象?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从表达方式上分析,此诗的第一句写景,第二句( ),第三、四句则( )。 2“烟笼寒水月笼沙”,历来被称为写景的名句,请作欣赏。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中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僵卧”、“孤村”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 2.如何理解“铁马冰河”会入梦来?                   (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科举入仕和大战告捷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B、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C、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D、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阕辅三泰。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2、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2、《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已亥杂诗》(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             ”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物春泥更护花。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2、仔细读诗,看看诗中是怎样扣住一“望”字来写景的,据此简述本诗写景的顺序。 答:全诗不着一个“望”字,但句句都在写向岳而望。就距离而言,“望”自远而近,首联写远望;颌联写近望,颈联写细望;就时间而言,“望”是自朝至暮,进而由望岳想像将来登岳远望之情状,全诗紧扣一个“望”字着笔,描写望泰山所见所感,使一“望”字贯穿始终,成为全诗红线。 3、诗中描写泰山的奇丽和高大形象的诗句: 4、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 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5、“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2、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3、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怎样的人生境界?联系王安石变法时的历史背景,试分析其当时的心态? 答:全诗表现了王安石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王安石提倡变法,导致激烈的新旧竞争,王安石似乎在借此诗说明:只要宋神宗信任他,就不必害怕反对者阻挠他实行新政。 2、说说后两句诗的含义并谈谈这两句诗的哲理含义。 答:登上山去,就不用担心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身在凌空的最高层。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比喻掌握住了正确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的主题是: 2、赏析佳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别云间 ( 明末抗清英雄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作者此去已抱定必死之心,但抗清之志并未泯灭。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2、“无限山河泪”一句表达的是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 春 望答案:(一)2.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3.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的景象。忧国思家的情怀。 泊秦淮答案:1..从表达方式上分析,此诗的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叙事 )第三、四句则是( 抒情)。2. “笼”字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4.是当时的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不忧国事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 [过零丁洋答案:1.儒家经典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4.A(没写大战告捷的事,只写了兵败之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答案  1.C(错在对诗句内容的曲解。)  2.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供参考,意思对即可) 夜雨寄北[参考答案]:1、D;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已亥杂诗答案:1、 浩荡离愁(离愁)。2答: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勇于献身为国家效力的情怀。 3答: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作者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作者以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辞官后志在培育一代新人的愿望。 望岳1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 概。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钱塘湖春行答案:1.喜爱钱塘湖春天的美景 爱(最爱) 2.“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3、初、早、新、渐、浅4、对钱塘湖早春景物的喜爱之情 雁门太守行1、孤城将破,将士们拼死守城,不负君恩。2、答:这两句诗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及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待淋漓尽致地提示出来。构思新奇,形象饱满。 别云间1、答:这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2、答:“无限山河泪”一句表达了作者面对外族入侵、战火遍地、生灵涂炭无比沉痛的心情。“欲别故乡难”一句流动出作者对故乡的无限依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