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豫海镇张套学校 丁生礼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如何才能“备好一节数学课” 是我们数学老师总在不断思索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现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历谈几点看法。
一、备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熟读《数学课程标准》,掌握其所教学段的目标。其次应当整体的、全面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所要教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所教的知识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占的位置,明确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目标后,要把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然后确定知识的重点、难点;哪些知识是关键,可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什么。最后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只有把握好教学目标,课堂上落实好学习目标,才能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课备好。
例如:《圆柱体表面积》这节课,我确定教学目标为:
(一)认知技能:
1、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学会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3、初步了解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巩固数学运算求实、求真的态度。
2、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
二、教材重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特征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推导思维成为本课讲述的重点,也是能力培养的要点。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换是学生观察的要点,启发学生从学过的长方形、圆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是学生推导思维的切入点。计算中取近似值的进一法是新知识。
三、学习难点
学生掌握长方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对比性的图形展开,可以推导出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方法,逻辑推导的思维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
四、学生学习目标:
1、掌握求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3、学习推导的方法
笔者认为备好课是上好一节的重要前提,而确定好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则是学生学懂学会新知识的前提,备好课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当堂所学知识,这就使明确学习目标变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就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备学生、备学生的情感、思维、学习方法等等方面
二、备设计
1、确立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所授知识在教学材料中的位置以及相对独立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后习题的要求,确立若干个知识,作为所授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选择对应习题,作为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与否的形成性测试题。
2、展示目标:上课时,将所授课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启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口头和书面启示,也可以用投影方式,让每个学生明白本课时学习达到的目标,在揭示目标时尽可能激发学生达成目标的信心。通过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反应,现在老师一上课就明确告诉我们:这一了课要学习哪些内容,各自要求达到什么水平,知道了哪些内容该记,哪些内容该理解。由于目标明确,我们的进取心和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精力也能够科学分配。
3、实施目标: 根据所授教学内容的特点,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自学,诱导,讲授,讲练,讨论归纳等。逐一落实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是以目标为灵魂,是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目的。
4、检测目标: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性措施,是解决学习基础,防止分化掉队的有力手段。反馈,矫正,选材要围绕“是否达标”适时及时的进行。其方式可多种多样:学生扮演师生计评,师生讲评,设疑解疑,动手实践,角色扮演,也可用投影打发出一系列难度多异的习题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都有一个检查机会,也可用卷面练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
5、达成目标:目标的达到不是一时一地的事情,有时难免有假性达到和阶段性达到。在目标的达成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以及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的渗透。如学习动机的形成,习惯的养成,毅力的锻炼等。
一个教学方案的建构过程是多方收集信息,如学生情况、教学目标、别人的教学方法,然后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最后形成教学方案。一般教师只是形成一个详细的方案,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在课堂上的表现有时是难以预料的。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设计教学路径时,是设计多个框架式的教学路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案,而不至于出现师生走单一的教案的现象。
三、写教后反思。
写教学后记可以将平时星星点点的启发和顿误、有特色的教学经验和典型问题记录下来,既要记成功之举,也要记“败笔之处”:既要记学生的见解,又要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变万化法,更要记下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更能为写教学论文提供题材,为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备课是上课的一种准备和设想,需要精心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但是,笔者认为不能太拘泥于形式,它不单单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的厚厚的纸,它还应该是可以在教科书上批注,在资料上添加。这也是教育战线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提高备课质量,打破备课形式化的枷锁,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大胆创新,勤于学习,走到学生中去,走到集体中去,沟通思想、协商备课。我想,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应该这样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