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文:重视学生对算法的感悟
[教学片断]
教学“十几减9”的例题13 - 9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不同的算法,并比较在自己想的方法中哪种最好。之后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比较、体会这些算法。
师:这些方法中,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生1:我喜欢用摆学具的方法来算。因为学具摆好,一下子就能看出得数是多少。
生2:摆学具太慢,想加法算减法才快呢!
师:你是怎样想加法算减法的?
生2:我是想9 + 4 = 13,所以13 - 9 = 4。
师:大家想不想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来试一试?(出示4道退位减法题,学生计算)
师:刚才有些小朋友算得并不快。看来用这样的方法计算,先要记住——
生:加法。
师:对于这道题,你们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生3:我是这样算的。把13分成10和3,10 - 9 = 1,1 + 3 = 4。
生4:老师,13 - 3 = 10,10 - 6 = 4。
师:用这两种方法算的同学举举手。这两种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吗?
生5:都是想到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来算的。第一种方法把13分成10和3,第二种方法把9分成3和6。
师:想想这样分有什么好处?
生6:分了之后好算。
师:对呀!10 - 9 = 1,13 - 3 = 10,这些计算我们都学过。
[思考]
在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引导下,教师们都注重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不同的算法,但对如何引导学生优化算法,却处理得不够到位。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教师注意从下面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优化算法:第一,在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发现了口算方法时,教师没有立刻让学生交流,而是进一步提出要求:“你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你想的方法中,哪个最好?”这样的要求,及时激励学生自主探索,有效地发掘了学生的潜能。同时,也为接下来学生的充分交流做好了准备。第二,学生交流时,教师注意“及时地退出去,大胆地站进来”。“及时地退出去”是指当学生提出摆学具这种方法最好时,教师没有及时进行评判,而是允许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细节,却体现了教师对算法优化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允许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得到结果,但不提倡学生都采用这样的方法。“大胆地站进来”是指教师注意在学生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后,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学生提出想加法算减法后,教师主观上是希望学生掌握这一方法的,因此,让学生立即采用这一方法计算练习,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想加法算减法”时要熟练掌握加法;学生提出把13分成10和3再减以及把9分成3和6再减的方法后,教师没有简单地允许学生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而是适度地对这两种方法背后的思考过程进行挖掘,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的方法。学生对算法的感悟是选择算法的前提。对算法的感悟重在比较,重在理解,重在沟通,重在提升。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