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密度与浮力实验专题.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1227046 上传时间:2025-07-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5.35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密度与浮力实验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密度与浮力实验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教案 教师姓名 陈伟彬 学生姓名 填写时间 年级 初三 学科 物理 上课时间 阶段 基础( √ ) 提高( √ )强化( ) 课时计划 第( )次课 共( )次课 教学目标 1、 掌握用常规方法测量密度 2、 掌握特殊方法的测量密度 3、 掌握用密度与浮力的关系测量密度 重难点 特殊方法测量密度、密度与浮力的关系测量密度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 教师评语 及建议: 密度浮力测量方法总汇 一、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 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 (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 (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 (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取示数 1. 固体: 表达式: 器材:待测液体、量筒、烧杯、天平和砝码 (1)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质量 (2) 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取示数 (3) 用天平测得烧杯中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2. 液体 表达式: 仪器:石块、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多的水、足够长的细线 (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 (2) 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 (3) 用细线系住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溢出后,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总质量 二、 有天平,无量筒(等体积替代法) 1. 固体 表达式: 仪器: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 (1) 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 (2) 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为 (3) 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 2. 液体 表达式: 器材:天平、待测试管,足够多的水 (1) 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读取示数 (2) 将试管开口向上放入量筒,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量筒示数 (3) 使试管沉底,没入水中,读取量筒示数 三、 有量筒,无天平 1. 固体 a、一漂一沉法 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石块、笔或橡皮筋 (1)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放入烧杯内,然后烧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用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液面 (2) 取出塑料盒内的固体,往里缓慢倒入水,直到量筒内液面达到标记的高度 (3) 将烧杯内水倒入量筒内,读取示数为 (4) 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示数为,然后通过细线将固体放入液体内,测得此时示数为 表达式: b、(曹冲称象法) 表达式: 器材:量筒、待测固体、足够的水和细线、木块或塑料盒 (1) 将一木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测得体积为 (2) 将待测固体放在木块上,测得量筒示数为 (3) 然后通过细线将固体也放入量筒内,此时量筒示数为 c、 公式: 器材:量筒、足够的水、待测液体、密度较小的固体 (1) 量筒内装有体积为的水 (2) 将一密度较小的固体放入水中,测得体积为 (3) 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液体,测得体积为 (4) 再将固体放入该液体内,测得体积为 3. 液体 a、等浮力法 公式: 器材:小烧杯、水槽、量筒、待测液体、足够的水 (1) 在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烧杯放入一个水槽内,标记出液面高度 (2) 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内测得体积为 (3) 将小烧杯放在大烧杯内,将待测液体缓慢的倒入小烧杯内,直到水槽内液面上升到标记处 (4) 将小烧杯内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内测得体积为 b、(曹冲称象法) 表达式: 四、 只有弹簧测力计 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足够的水和细线、石块 (1) 用细线系住石块,用调整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块的重力 (2)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固体,将其完全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此时示数为 1. 固体(双提法) 表达式: 器材:弹簧测力计、待测液体、石块、烧杯、足够多的水和细线 (1) 用细线系住石块,用调整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得金属块的重力 (2) 将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不触及烧杯侧壁和底部,此时示数为 (3) 将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待测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不触及烧杯侧壁和底部,此时示数为 2.液体(三提法) 表达式: 五、 只有刻度尺 1. 土密度计法 表达式: 器材:刻度尺,烧杯、足够的水和待测液体、粗细均匀的塑料棒或木棒,足够的金属丝 (1) 取粗细均匀的木棒,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h,底部缠上足够的金属丝 (2) 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水,将木棒放入烧杯内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量露出水面的高度 (3) 倒掉烧杯中的水,装入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将木棒放入烧杯内,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量露出液面的高度 器材:玻璃管、橡皮膜和细线、烧杯、足够多的水和待测液体、刻度尺 (1) 使用刻度尺测出试管的长度h,通过细线用橡皮膜将玻璃管一端密封住 (2) 玻璃管内部装有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刻度尺测量液面高度为,缓慢浸入盛有水的烧杯内,直至橡皮膜水平 (3) 测得玻璃管露出水面的高度 2. 等压强法 表达式: 器材:烧杯,足够的水和细线、待测固体、水槽、刻度尺 (1) 使一空烧杯悬浮在水槽内,用刻度尺测得液面的高度 (2) 将待测固体放在烧杯内,测得液面高度 (3) 将固体取出通过细线直接放入水槽内,测得液面高度。 3. 浮力法 表达式: 六、 天平+浮力法 器材:天平和砝码、待测固体、烧杯、足够的水和细线 (1)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待测固体的质量 (2) 把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量,此时天平示数为 (3) 用细线使待测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天平的示数 表达式: 密度测量方法 课堂训练: 1.小东同学想测出液体B的密度,他手边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绳、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请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 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2) ; 3)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 4) ; 根据小东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液体B的密度:ρB= 。 2.某校地质小组的同学们,需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他们设计出测量该矿石密度的实验方案。 要求:写出其中一种方案的实验步骤及矿石密度的表达式(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3.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天平、砝码、体积不同的铝块、细线、大烧杯、 量筒、水。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 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请你写出实验步骤。 4.现有细线、弹簧测力计、带提手的小水桶、量筒、水、溢水杯、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等器材,请你选取其中的器材,用两种方法测出完全浸入水中的小石块所受的浮力.写出选用的器材和简要步骤. 方法一 器材: 简要步骤: 方法二 器材: 简要步骤: 5、(实验题)如图13所示是一个量筒和一个玻璃制成的小试管,另有适量的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这个小试管的玻璃密度。(1)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2)根据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用字母符号表示)写出试管玻璃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表达式:ρ玻璃=                  6、小明家买的某种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这种牛奶的密度。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改为1.03g/cm3。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里了一支“密度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3分) (1)将一段金属丝绕在木棒的一端,制成“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L; (2)将“密度计”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其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h水; (3) ;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 。 7.现在有一杯水、一块长方体木块、一把刻度尺,你能只用这些器材测出木块的密度吗? 测木块的密度: 8、 给你一杯水、一支弹簧秤、一块不规则的石块、一根线、一把刻度尺,你能用这些器材测出石块的密度吗? 利用浮力和杠杆平衡条件测密度 例1、小文用一根硬直尺设计出测果汁饮料密度ρ果汁的实验方案。首先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使硬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ρ铁的小铁块A挂在硬直尺左端C处,把一块橡皮B挂在硬直尺右端,调节橡皮B的位置,使硬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橡皮挂在硬直尺上的位置为E,如图25所示。下面是小文测量ρ果汁的部分实验思路,将其补充完整。 (1)在直尺上读出OE的长度Lo; (2)把铁块A浸没在果汁中,把橡皮B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直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3) ;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写出计算ρ果汁的表达式: 。 图25 在直尺上读出OD的长度L ρ果汁= (L0-L) ρ铁/L0 例2、小李想测量食用油的密度ρ油,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李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找来一根均匀轻质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将一密度未知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D,如图18所示。下面是小李测出ρ油 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o; (2)将适量水倒入烧杯(水的密度为ρ水 为已知),金属块B没入水中且不碰烧杯,把重物A从D处移动到E处时(E点未标出),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将金属块B取出; (3)将适量油倒入另一烧杯,金属块B没入油中且不碰烧杯,将重物A从E处移动到F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将金属块B取出,用抹布擦干;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的表达式为: 。 练习2.小明想估测某种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明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待测固体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如图22所示,下面是小明估测固体密度ρB的实验步骤,请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记为L0,记录在记录表中; (2)把待测固体B浸没在水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 (3)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B的表达式为: 。 练习3.小明利用轻质硬棒(可视为杠杆)和透明塑料小桶等器材制作了如图23所示的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用细线做成提纽在O点将硬棒吊起,棒的一端悬挂塑料小桶(小桶中可装水或其他待测液体)。另外找一个重物作为秤砣,通过调节秤砣在硬棒上悬挂的位置,可使硬棒(杠杆)处于水平平衡。以下是小明测量某种待测液体时的实验步骤的一部分,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小桶内不加液体,手提O点处的提纽,移动秤砣位置,当秤砣置于A位置时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测量并记录此时O点到A点的距离L0; (2)将适量的水注入小桶中,在桶壁上标注水面位置。移动秤砣到某一位置,使杠杆再次处于水平平衡,测量并记录 ; (3)将小桶内的水全部倒出, ;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计算待测液体密度ρ液的表达式:ρ油= 。 4、小明要测量一根1m左右、粗细和质地都均匀的细木棒的质量,通过估测发现木棒的质量会超出现有天平的量程.于是,他想用其他方法进行测量. 现有器材:天平、一块质量适当的金属块、一把量程为20cm的刻度尺和几根足量长的细绳. 只利用现有器材请你帮他设计测量这根细木棒质量的方案,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木棒质量的数学表达式(用测量量表示).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