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表达》教学设计
交城城内初级中学校 赵变霞
【教学目标】
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以及常考察的两类题型。
2、通过训练,比较熟练地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几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训练,比较熟练地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几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法学法】
讲练结合法:让学生在学习了老师传授的方法后,能够导入运用在答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是一张“太原返回→交城”车票,当你买到这张车票时,你首先会关注上面的哪一条信息,(生答:时间)为了防止坐错车你还要关注哪个信息?(生:车牌号)师:其实我们刚刚对这张车票的观察就是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
二、明晰概念,分门别类
1、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呢?(屏显:学生读)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一般是由多种材料组合.除了文字之外,还会以图片、表格、数据、号码等呈现信息的阅读材料。 如:说明书、图表、漫画、地图、清单、数据表格、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2、题型分类(板书:文字材料探究、图文转换)
三、考点集训,提升策略
考点一:文字材料探究
1、 考点精练:(屏显问题)学生先说自己平时的答题思路
材料一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 “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等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 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方法指导:师生一起归纳这类题的解题步骤(屏显)
(1)、分别提炼:分别提炼每则材料的中心或画出关键词句
(2)、找共同:找出多则材料的共同话题
(3)、累加表述:将多则材料的相同和不同点累加表述。
考点二:图文转换
<一>漫画文字转换
题型A---描述画面
1、 问题出示: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并简要描述画面内容。(屏显)
砍
2、方法点津:(屏显)
①标题,可写成“这幅名为‘……’的漫画中”,……
②依次介绍画面主体---背景和人或物(细节:衣着、动作、表情)
③切莫主观想象
3、 不规范答题示例
(1)这幅漫画中有几个树墩,有一个没有脑袋,手拿斧子的人,一脚踏在中间的那个树墩上。
忽略标题(-1分)
(2) 在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一棵棵被砍伐的树木,留下了一墩墩树桩,树桩中间站着的是伐木人。 忽略细节:人物外形和动作(-1分)
4、 专项训练:“食”面埋伏
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介绍画面内容。(填写学案)
题型B---揭示寓意
1、出示问题;揭示这幅漫画的寓意。
2、方法点津(屏显)
①由画面联想到生活、社会,由一个人联想到一类人
②关注“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也是漫画的寓意所在。
3、 不规范答题示例(屏显)
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对他来说,失去了树冠,就等于失去了他自己的生命。
(停留在漫画的表面,没有联系生活 -1分)
4、 专项训练:请你揭示“食”面埋伏这幅漫画的寓意(填写学案)
<二>徽标文字转换
题型A---描述徽标
1、 问题出示: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
中国青年志愿者
2、 方法指导:(屏显)
①观察构成要素及其外形特点
②有条理。按“背景→主体”或“整体→局部”……的顺序
③ 细节:字母、汉字的大小、上下错落排列特点等
题型B---解读意图
1.问题出示:说说这个标志的设计意图。
2、 方法指导:(屏显)
①看题目,确认徽标的主题
②关联想象,将徽标的形状与主题进行关联想象
3、专项训练:解读“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标志图的设计意图(填写学案)
<三>图表文字转换
表格与文字的转换
(常见的图表包括表格、柱状图、饼状图、坐标曲线等。)
1、 典例精析(屏显)
2014年3月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首次被列入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高度。
(1)阅读下边图表,在横线上写出调查结论。
某中学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右表:分析右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2、学生回顾平时的答题思路
3、老师出示方法归纳:(屏显)
首先,关注图表的题干、表头(因为表头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
其次,要重视数据变化
最后,简要归纳概括
4、专项训练:学案练习4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阅读了几种图型?(生:三种图型)当然在考题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种图形要去解读。其实我们读的不仅是图,更是生活,因为“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所以,希望同学们学会认真的观察生活,善于用语文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生活的资源丰富语文。
五、 作业布置
认真完成学案上的“课后精练,巩固提升”。
六、 教学反思
整堂课的教学任务重,时间很仓促,学生的训练还不够扎实,仍需继续在答题的过程中训练强化。
附:板书设计
非 1.分别提炼
连阅 文字材料 2.找共同
续读 探究 3.累加表述
性与
文表 漫画
本达 图文转换 徽标
的 图表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