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预防工作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和传染病疫情,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校食品安全事故和传染病疫情的危害,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特制定学校及幼儿园要建立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和传染病疫情发生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学校师生“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全面落实“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制订预案依据
在制订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和传染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要依据以下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
三、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
立足于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及时控制的原则,大力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积极宣传和普及食物中毒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公共卫生知识水平;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并及时向乡小教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四、组织管理
(一)成立校食物中毒事故和传染病疫情突发应急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各班班主任任副组长,相应建立由领导小组管理下的综合协调组、信息报告组、疫情调查组、消毒组、宣传组和后勤组。
(二)领导小组职责
1.统一决策、组织、指挥本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 及时制定相关的校内工作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消毒制度、宣传制度、晨检制度、学生食品卫生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食堂制度、食品仓库管理制度等等。
(三)各处置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事故和疫情调查组
负责监测班级学生的健康动态,询问学生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及时向卫生保健教师报告。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登记的统计分析工作,协助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分析。
2.信息组
学校的幼儿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报告。
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应及时续报。
3.环境卫生和消毒组
加强校环境的清洁及消毒工作。对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按照相关要求,保持空气清新,室内地面湿式拖扫,并进行定期消毒。发生疫情后,配合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开展消毒工作。
4.宣传教育组
定期开展预防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后勤组
负责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所需物品的采购和供应,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服务。
五、预警和应急
(一)预防预警行动
1.狠抓落实,细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明确责任,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
2.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提高队伍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能力和实战能力。
3.做好应对学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公共事件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
(二) 应急反应
1.1 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事发地的县级、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相应级别做好应急反应。
(1)学校的应急反应
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将相关情况通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组及相关学校领导。
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联系当地卫生部门(医院),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或隔离;
与中毒或患病学生家长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积极配合卫生疾病控制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按照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它紧急应对措施;
对本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并请示支持和帮助;
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六、 善后与恢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一) 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二) 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 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其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