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模板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一、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知识》
二、 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和减少模板坍塌安全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促进我部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以及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明确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问题和工作重点, 提出预防事故的思路和办法, 全面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援措施, 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特制定本预案。
三、 应急救援原则
1 常备不懈
2 统一指挥、 分级负责、 区域为主、 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3 迅速、 准确
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指挥部成立坍塌安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 宋秉宽
副组长: 何献民
成 员: 杨学斌、 孙伟、 盛永军、 赵兴刚、 从德平、 赵兴伟
职责
指挥部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
1 根据应急救援预案和事故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组织抢救;
2 千方百计防止事故扩大,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严格执行有关救护规程和规定, 严禁救护过程中的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 避免救护中的二次伤亡和财产损失;
4 要保护好事故现场, 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毁灭有关证据。
四、 预防坍塌事故措施
1、 模板支架安装工程的安全技术要求
1 对模板支架安装的安全要求:
( 1) 模板及支撑系统必须具有所需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在安装时要做到正确无误;
( 2) 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必须经过审批; 安装时, 必须按经过审批的方案进行, 严禁任意变动;
( 3) 新使用的模板及支撑材料, 应严格进行质量检查, 有不合格或有损坏、 缺陷的不得使用;
( 4) 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保证支撑、 支点牢固, 不产生相对移动;
( 5) 模板支撑系统在必要时, 应加适当的侧向斜撑以抵抗水平推力;
( 6) 钢、 木支撑不够长时, 能够接长使用, 但必须采取措施, 保证其连接的强度和可靠性;
( 7) 支撑高度采用双层支撑时, 必须采取可靠有效的措施, 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
( 8) 支撑杆件除顶紧上下两端和固定外, 还应在纵横两个方向适当高度设置水平拉杆和斜撑( 剪刀撑) , 以加强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 9) 模板支撑不得使用严重锈蚀的钢管及腐朽了的木材, 在安装支撑时, 地面应平整、 坚实、 垂直安装, 在调整时, 应用木楔楔紧, 并钉牢;
( 10) 支模应按工序进行, 模板没有固定前, 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作业。作业中, 禁止施工人员利用拉杆、 支撑攀登上下;
( 11) 支设独立的梁模, 应设临时工作平台, 不得直接站在横梁上作业或行走。
2 模板支架安装后的安全检查:
模板支架安装完成后, 应进行全面检查, 发现有缺陷或疏漏之处, 要立即进行整改或补救。具体检查内容有:
( 1) 模板材料有损伤或缺陷;
( 2) 模板的安装尺寸及规格是否符合设计或施工图的要求;
( 3) 支架( 支柱) 与地面是否有上浮、 下陷或滑动;
( 4) 支架( 支柱) 与顶部支撑结构、 模板是否连接牢固;
( 5) 模板与支撑的斜向和水平支撑是否适当;
( 6) 支架( 支柱) 接头是否牢固, 钢管支柱连接件是否扣紧;
( 7) 有接头支是否超过规定, 且是否分布均匀;
( 8) 模板支撑的水平拉杆是否适当;
( 9) 双层模板的支撑、 立柱的结合及斜撑状况舒服良好, 内模支撑是否可靠易拆。
( 10) 支撑作业细节是否有疏忽和遗漏。
3 模板支架拆除的安全要求:
( 1) 模板拆除应经过施工负责人的同意后方准进行, 并严格遵守”拆模作业”的规定执行;
( 2) 高处、 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 应派专人指挥和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并在地面划定作业范围区设置警戒线, 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该区域;
( 3) 工作前应事先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可靠, 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 工作时, 思想要集中, 防止钉子扎脚或从高空坠落造成人员伤害。
( 4) 遇到六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高处作业, 在风雨过后, 应先清理施工现场, 待工作处不打滑时, 再进行作业;
( 5) 拆除模板一般采用长撬杆, 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 6) 已经拆除的模板、 拉杆、 支撑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 严防操作人员扶空、 踏空而坠落;
( 7) 在砼梁体、 平板上预留洞孔处的模板拆除后, 应随即在梁洞上用木板将洞口盖严, 并设围栏防护;
( 8) 拆模未完, 暂时停止时, 应将已活动的模板、 拉杆、 支撑等固定好, 防止突然掉落, 倒塌伤人;
( 9) 拆除大型模板时, 严禁用机械强拉硬拽;
( 10) 拆除模板时, 应按顺序分段进行, 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 模板拆除后, 不得留有松动悬挂的模板。放落在地上的模板支撑、 支柱、 拉杆等对象应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按要求堆放。保证文明施工。
.2、 对模板支架变形进行观测
模板的安装由各单位测量组精确定位。在砼浇注过程中, 设临时沉降观测点和板面变形观测点, 现场人员对模型的变形情况进行观测,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管模型的技术人员和各作业队技术负责人、 副经理以及经理部主管模型的副总工程师, 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3、 建立旁站检查制度
经理部所属各作业队设置一名专职技术干部专管模型支架, 对模型支架的施工进行全方位、 全过程的监控并指导施工; 经理部安检工程师以及现场安全管理人员, 对模板起升用的链条葫芦、 钢丝绳以及施工平台、 支架进行安全检查, 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能进行模型的施工。现场领工员要对施工过程中安全情况进行检查、 监控、 旁站。在模型施工过程中, 各作业班组要设一名指挥人员对作业过程进行指挥。
模板施工一旦发生紧急异常情况和事故,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要迅速将情况上报到各作业队技术主管和现场副经理并及时上报经理部。经理部将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现场施救。
4 事故处理
1 事故上报必须实行系统上报制度, 即事故工点第一管理者必须立即向各自经理部第一负责人报告, 安技人员必须向经指挥部安质科报告, 调度人员必须向指挥部调度报告, 确保各系统信息及时、 准确, 为事故处理和消除损失的扩大赢得时间, 指挥部将在1小时内及时上报公司和当地安监局。
2 事故上报程序
( 1) 工程安全事故上报程序
事故程度
伤亡情况
上报时间
报告程序( 逐级上报)
重伤
人身局部或完全丧失劳动力
立即( 2 小时内)
指挥部、 公司
死亡
1次死亡1-2人
立即( 1小时内)
指挥部、 公司、 安监局
较大伤亡
1次死亡3-9或重伤10人以上
立即( 半小时内)
指挥部、 公司、 安监局
重大伤亡
1次死亡10人及以上
立即( 半小时内)
指挥部、 公司、 安监局
3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原则
实事求是; 尊重科学; 及时准确。
4 事故调查处理程序:
组织调查组, 明确任务, 进行分工, 尽快赶赴现场, 进行调查。在调查基础上, 分析事故原因, 提出防范措施。分清责任, 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填写调查报告书, 结案归档。
伤亡事故发生后, 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 尽快进行调查处理, 以便弄清情况、 查明原因、 分清责任、 吸取教训、 采取措施、 改进工作, 并使领导和职工群众从中受到教育, 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在调查时, 要全面细致查看现场, 听取当事者、 知情人、 见证人和基层领导的陈述; 要注意发现痕迹, 广泛收集物证; 要做详细记录, 进行拍照、 画图和录象; 要及时了解医疗部门对伤亡情况的报告; 要组织计划、 物资、 财会部门提出经济损失的分析报告; 根据需要, 向有关部门索取与事故有关的生产、 技术、 设备的资料; 组织技术鉴定和模拟试验等等。
5 伤亡事故调查组职责
( 1) 查明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 过程和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情况;
( 2) 确定伤亡事故的性质和责任者;
( 3) 提出对伤亡事故有关责任单位或责任者处理依据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议;
( 4) 向派出调查组的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调查组成员签名的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6 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内容
( 1) 发生事故的时间、 地点;
( 2) 发生事故的单位( 包括单位名称、 所在地址、 隶属关系等) 和与发生事故有关的单位及有关的人员;
( 3) 事故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
( 4) 事故的经过及事故原因分析;
( 5) 事故责任认定及对责任者(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处理建议;
( 6) 整顿和防范措施;
( 7) 调查组负责人及调查组成员名单( 签名) , 必要时在事故调查报告书中还应附相应的科学鉴定资料。
7 事故处理
( 1) 在处理事故时, 应结合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 分清事故的责任, 对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
( 2) 凡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 主要应当追究有关领导和管理者的责任:
①安全工作无人负责, 安全管理混乱;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 职工无章可循;
②没有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工人未经工种考试合格就上岗操作;
③不按规定提取、 使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④新建、 改建、 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不执行”三同时”规定;
⑤在推行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中没有劳动安全卫生内容要求和相应措施;
⑥设备超过检修、 检验、 使用期, 超负荷以及带病运转;
⑦不积极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⑧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 3) 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 主要应追究直接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的责任:
①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 冒险作业;
②玩忽职守, 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 违反劳动纪律;
③发现有发生事故危险的紧急情况, 既不报告又不采取措施;
④擅自使用机器设备、 擅自更改、 拆除、 毁坏、 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
⑤不按规定穿戴、 使用防护服装和用具;
⑥设计、 施工错误。
( 4) 发生下列情况时, 应对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 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事故发生后, 有意破坏事故现场, 或对事故隐瞒不报, 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
②无正当理由, 拒绝接受调查或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③事故发生后, 不积极组织抢救和抢救不力, 以至增加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④在事故调查中, 隐瞒事故真相、 弄虚作假, 甚至嫁祸于人;
⑤事故发生后, 不认真吸取教训, 采取防范措施, 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⑥非法制造、 安装、 检修特种设备而造成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 5) 在调查、 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 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 由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 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6) 在事故查处过程中, 对事故责任者要根据情节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进行教育和给予经济处罚、 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 7) 要认真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根据国家的政策对伤亡人员及其家属在精神上给予安慰, 在经济上给予帮助。
8 应当归档的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 1) 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 2) 职工死亡、 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及批复材料
( 3) 现场调查记录、 图纸、 照片
( 4) 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 5) 物证、 人证材料
( 6) 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 7) 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 8) 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证书
( 9) 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 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 10) 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
( 11) 有关事故的通报、 简报及文件
( 12) 注明参加事故调查组的人员姓名、 职务、 单位
( 13) 事故处理批复机关的批复意见
( 14) 有关事故的资料, 除了文字资料外, 还包括照( 图) 片、 磁盘及缩微胶片等
5 工程抢险、 抢修
当本单位工程发生险情后, 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组织工程的抢险抢修, 及时排除险情, 要防止事故的扩大, 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6 现场医疗救护
1 应急电话
救护电话: 120
2 常备物品
体温计、 血压计、 听诊器、 冰袋、 各种消毒液及物品、 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装置。急救包、 担架、 止血带、 氧气袋及各种常见小夹板或石膏绷带等。
3 各施工现场还应配备各种常见急救药品及消毒用品。
4 施工现场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骤
( 1) 现场急救概念
现场急救: 就是应用急救知识和最简单的急救技术进行现场初级救生, 最大程度地稳定伤病员的伤、 病情, 减少并发症, 维持伤病员的最基本的生命体征。现场急救是否及时和正确, 关系到伤病员生命和伤害的结果。
现场急救工作, 还为下一步全面治疗救治作了必要处理和准备。不少严重工伤和疾病, 只有现场先进行正确的急救, 及时做好伤病员转送医院的工作, 途中给予必须的监护, 并将伤病情, 以及现场救治的经过, 反映给接诊医生, 保持急救的连续性, 才可望提高一些危重伤员的生存率。伤病员才有生命的希望。如果坐等救护车或直接把伤病员送入医院, 则会由于浪费了最关键的抢救时间, 而使伤病员的生命丧失。
( 2) 急救步骤
急救是对伤病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治, 给伤病员以最大生存机会, 急救一定要遵循以下四个急救步骤:
①调查事故现场, 调查时要确保对你, 伤病员或其它人无任何危险, 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 特别在施工现场, 更是如此。
②初步检查伤病员, 判断其神志、 气管、 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 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 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畅通, 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 防止休克、 包扎伤口、 固定、 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 预防感染、 止疼等措施。
③同步呼救。在施救的同时, 另派人拨通120, 通知救护人员和车辆, 并继续进行施救, 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它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病情和简单的救治过程。
④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的体征, 可作第二次检查, 以免遗漏其它的损伤、 骨折和病变。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 降低病发症和伤残率。
5 施工现场事故急救处理办法
( 1) 止血
①压迫止血法: 先抬高伤肢, 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 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 毛巾或其它棉织品代替, 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
②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 按出血部位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 颈总动脉、 锁骨下动脉、 股动脉、 胫前后动脉止血法。该方法简便、 迅速有效, 但不持久。
( 2) 包扎、 固定
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医用纱布覆盖, 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在肢体骨折时, 又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两个关节, 减少损伤, 减少疼痛, 预防休克。
( 3) 搬运
经现场止血、 包扎、 固定后的伤员, 应尽快正确的搬运送医院。
①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伤员时, 要平卧运送伤员, 头部可放置冰袋, 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
②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 若有脊椎损伤可能, 一定要使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 切忌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否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甚至死亡。
7紧急安全疏散
1施工现场应设立疏散指示标志、 应急照明、 走道、 缓降器、 救生袋、 救生滑梯等, 要教育和培训从业人员学会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发生安全事故时, 一定要努力保护自己或她人的宝贵生命。各级领导和救护组要组织好救护工作, 要选择现成的疏散通道和设施, 做到尽快疏散人员和设备。如遇到不能处理的紧急情况, 要立即报警请求社会支援。
2发生事故后, 如遇到不能处理的紧急情况以及为了最快、 最有效、 最大限度的抢救、 救护伤员, 要立即报警和联系社会组织机构请求社会支援。建立与公司本部和当地相关单位的社会支援连络体系, 保证在突发安全事故后能使伤员得到急时的抢救和治疗, 将事故对人员、 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