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下《童趣》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欢乐珍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本首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珍爱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明白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欢乐”
教学预备:录音带
教学时刻: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欢乐吗?“让学生自由回答。有的说“欢乐!”有的说:“不欢乐,家长让他们学习那个班,那个班都累死了!”那么教师接着问:“那你们想不想欢乐?!”回答是确信的,教师再接着说:“想欢乐,那就来一起来听一首歌——欢乐珍宝”。
板书——欢乐珍宝
(二)展开新课: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2、让学生把书打开,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3、教师让学生看书上,领唱和齐唱部分的歌词,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练习:
A、教师读领唱部分的歌词,学生读齐部分的歌词,让他们学着配合。
B、学生之间互相练习。
4、教师教唱本首歌曲:
A、分句教唱。
B、分段教唱。
5、利用录音带,指导学生把唱的不准确的地点改正过来。
6、练习。
7、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形。
(三)小结:
夸奖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多练习这首歌曲。
教学评判:
1. 能否正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领唱与齐唱能否衔接得当。
2. 能否完整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轻巧、爽朗的歌曲,跳跃的旋律、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学生专门喜爱,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这首歌曲的热情和积极性。这节课的重点在歌曲的学习和处理上,因此,我只在说的部分,让学生按歌词内容加上了相应的动作,学生兴致专门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演唱专门投入,对歌曲情绪的把握也较好。一节课下来师生都感受意犹未尽。我想这首歌之因此这么受欢迎,和歌曲的演唱形式及风格有关,而且富有动感的旋律也符合小孩的年龄特点和演唱需求。
第二课时《对鲜花》
教学内容:
唱—— 北京民歌《对鲜花》
听—— 黄梅戏《对花》
创编活动—— 对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爽朗轻巧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观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加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3、能认识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爽朗、诙谐的乐趣。
教学难点: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
教具预备:花卉图片、玫瑰花一支、装饰教室的鲜花、卡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起共鸣
引导学生观看教室的变化,揭示“花”的主题。
1、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发觉了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许多缤纷的鲜花,没错,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正是与“花”有关。
2、交流
师:春天到了,百花争奇斗艳,你们明白哪些花儿呢?请说出花名。
(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明白的还真多,每种花都有专门的外形和生长特点,老师还想考考大伙儿——
什么花开在水里呢?(荷花、水仙)
什么花长得像木耳呢?(水仙)
什么花红满山?(山茶花、杜鹃花)
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月季、蔷薇、玫瑰)
3、听赏歌曲《对鲜花》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听听歌中是如何回答的。
A、播放录音《对鲜花》
B、听完老师用有节奏的语言提问,同时指导学生按歌词中的句子有节奏地回答。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在水│里─│
生答:菱.角│开 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像木│耳─│
生答:凤.仙│开 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红满│山─│
生答:山.茶│开 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满干│刺─│
生答:蔷.薇│开 花儿│在水│里─│
C、出示花卉图片(凤仙、山茶),通过视觉让学生感受其外形特点。出示玫瑰花,介绍属于蔷薇科,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枝干上的小刺。
二、新歌教学
1、 揭题
师:刚才这首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京民歌《对鲜花》。让我们一起来
学唱吧。
2、 学唱歌曲
A、认识附点四分音符(借助卡片)
先出示四分音符并说出名称,再介绍“附点”,认识附点四分音符。
B、 老师唱谱,学生跟着哼唱旋律并找出歌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
C、 着重练习带有附点音符的乐句。
D、分句教唱歌词,注意反复练习难点句子,比如第三乐句。
3、 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
师:这首歌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一样,它的歌词中多了双引号,同学们发觉了没有?有几个呢?(两个)它表示什么意思?(两个人唱)
师:对了,歌曲中一人问一人答,如此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下面我们来用对唱的形式把歌词的第2、3、4段练习一遍。
在唱好第一段的基础上,演唱歌词的其他三段。教师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唱歌姿势和轻欢乐泼的声音演唱。
三、创编歌词
师:我们还能够连续编歌词,比如(唱)“什么呢开花儿白又香?”(生唱着答出来:茉莉、栀子)
学生自由创编,并用对唱的形式唱出来。
四、观赏黄梅戏《对花》
师:事实上这种对花的形式不仅在北京有,其他地点也流行,不仅民歌里有,戏曲里也专门杰出。下面我们再来观赏一段黄梅戏里的《对花》,听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揭示观赏题目,播放录音。
教学评判:
1、背唱歌曲第一段。
2、在对唱中,能否正确合作。
3、续编歌词是否合理、押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是设计这节课的差不多理念。在教学中师生共同体验、发觉、制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贯穿整节课的学习。
脉络鲜亮,重点突出是本课的一特色。为了表达以“花”为主题的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都与花有关,通过环境布置让学生在“花的海洋”中进行听花、闻花、唱花、赏花等一系列与花有关的活动。而这些活动最终又是为“对花”预备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了解了民间音乐的绚丽多彩,而且把握了“对”花的技巧,通过实践享受到了制造的成功体验以及民俗风情中的欢乐乐趣,喜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油然而生。
设计环节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是本课的另一特点。例如在导入时的“谜语问答”不但关心学生明白得歌词的含义,更要紧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为后来的制造活动做了预备。再比如巩固歌曲时老师有意打乱歌曲顺序与学生“对”歌,这事实上比平常一样意义上的巩固歌曲更深一层,这实际是在巩固一种“对歌”技巧,从而真正达到“对”的目的,而不是毫不动脑地一味地看着书唱。这种训练方式为接下来的创编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成效。
第三课时《在钟表店里》
教学内容:倾听《在钟表店里》 (管弦乐曲)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观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所描画的喧闹情形,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合作学习,依照音乐的情绪变化为音乐即兴编创动作。
3.能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
教学重点:体验音乐所描画的喧闹景象, 丰富想象力。
教学难点:合作学习,依照音乐的情绪变化设计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自制的各种钟表
教学过程:
一. 听音乐进教室(时期目标:创设学习氛围、建立师生的情感沟通)
教师:播放音乐《小天使》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六个人一组,四个小组围成圆圈做律动
二.导入(时期目标:激发爱好、引导参与)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仍旧采取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学的最积极,看哪个组同学得分高。在黑板上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设问:见过这么多钟表吗?在哪里见过?
学生:见过,在表店里。
教师:出示课题《在钟表店里》的课题,设问:看到那个题目你会想到什?要求:每个组说一种答案,不许和其他组重复。小组内商量一下,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学生1:各式各样的钟表
学生2:有布谷叫声的表
学生3:我想到在一家表店里,钟表专门多
学生4:我想明白表店里的工人是如何样工作的?
教师:太棒了,同学们从钟表联想到在钟表店里工作的人们,今天我们就和大伙儿一起观赏这首由德国作曲家奥尔特写的这首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
让我们到音乐中去查找答案吧。我们完整的听一遍(出示课件、播放音乐)
学生:完整的听音乐
三.分段赏析(时期目标: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1.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教师:从音乐中你听到什么了?各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不能重复。
学生1:我听到了各种钟表的声音
学生2:我听到有布谷钟的声音
学生3:我觉得音乐写的在那儿的人们生活的专门欢乐
学生4:我还听到中间的音乐仿佛专门慢,专门抒情
教师:请大伙儿看画面,(播放画面)带着奇异的语气对同学们说,钟表店里的主人是个老爷爷,他每天都欢乐的工作着,他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钟表别提有多自豪了。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的第一部分(播放音乐第一部分的课件)听听这部分音乐描写了什么?
学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中轻松、爽朗的气氛。
2.观赏音乐的第一部分
教师:这段音乐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学生1:轻松的、愉快的
学生2:专门快乐、舒服的
教师:音乐把我们带到一个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各种钟表,是那些带着愉快情绪工作着的人们。我们一起来听这部分音乐的主题,
(播放音乐的主题)
学生:倾听音乐主题,加深印象
教师:想想你会如何样来表现那个主题?各组开始商量一下。(播放主题音乐作为背景)
学生:小组开始活动
教师:请一组来说
学生1:介绍自己组的方法,我们用拍手、拍腿的方法进行。
教师:那好,其他组跟着做一做(播放音乐)
教师:那个组的方法专门简单而且有成效,其他组呢?
学生2:我们用打击乐来表现(用双响筒来表现)听音乐伴奏
学生3:我们用舞步来表现,听音乐展现自己小组创编的活动
教师:看了大伙儿的展现,说明同学们都有自己对音乐的明白得和表现音乐的方法,下面,请注意那个主题还要不断的显现,当你再听到那个主题时,能不能还用你们刚才的方式表现呢?
学生:能
教师:完整的播放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学生:各组同学倾听音乐并表现。
教师:大伙儿做的真棒,谁注意到主题音乐到底显现了几次?
学生:三次
教师:作曲家什么缘故要安排显现三次呢?显现一次就得了,想想,什么缘故?
学生1:音乐要告诉我们他们生活的专门欢乐。
学生2:使人们能记住这些曲调。
教师:用你们自己的方式再来感受一遍作品的第一部分(播放音乐第一部分的课件)
学生:边听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
教师:如此勤奋工作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各种钟表都准时了
教师:音乐用各种钟表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劳动的成果,你们听(播放钟表发出的响声)
学生:边听边仿照
教师:这确实是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的第二部分将把我们带进哪里呢?
3.倾听音乐的第二部分
教师:播放音乐的第二部分
学生:倾听第二部分音乐
教师:这段音乐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工人们在休息
教师:你们如何明白的呢?
学生1:音乐专门抒情
学生2:仿佛在工人们在观赏自己的劳动果实
学生3:速度变慢了
学生4:情绪抒情、优美了
教师:我们一起用擦汗的动作来表现一下,把你刚才体会到的融进我们的动作里?(播放音乐课件并带着学生做律动)
学生:听音乐做律动体验音乐的美
教师:大伙儿做的专门好,接下去的音乐是如何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播放音乐的第三部分课件)
学生:倾听第三部分音乐
4.倾听音乐的第二部分
教师:这部分音乐我们熟悉吗?
学生:熟悉,确实是我们听过的第一部分
教师:然而音乐的结尾仿佛给人的感受更加强烈,什么缘故?你感受音乐有哪些变化?每组一名同学说,不要重复。
学生1:音乐变快了
学生2:音乐更加强烈了
学生3:仿佛更加有力量了
学生4:情绪更加烈火了
教师:我们各组商量一下如何样表现这段音乐?商量好了要展现。
学生:分组商量
教师:播放第三部分音乐
学生:一组展现(大伙儿评判)
教师:假如感受没有预备好也没有关系,请预备好的组进行展现。
学生:二组展现(大伙儿评判)
完整观赏表现音乐(时期目标:再次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师:我们一起赏析了各段音乐,结实了一群在那儿愉快工作的人们,老师从一间钟表店里拍了一些资料片,从上面我们能够看到精美的钟表以及它的精良的制作过程。现在我们一起来观赏。(播放音乐完整的课件)
学生:观看影音资料片
五.小结(时期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师:观赏了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你们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感受吗?
学生1:我们明白了钟表店里工作的人们专门快乐。
学生2:我觉得钟表专门多、专门好看。
学生3:我喜爱音乐中安静的部分。
学生4:我也要像他们那样愉快的学习。
教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收成,我们一起体验了这么轻松愉快的音乐,我真佩服那个作曲家,感谢同学们的合作。
第四课时 《鸟店》
课 题:《鸟店》
教学目标:
通过观赏《鸟店》这首管弦乐曲,教育学生爱鸟、护鸟,为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初听
1、出示词语卡片:紧张、恐惧;宁静、安详;轻巧、优美。要求听音乐,依照乐曲的情绪,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播放《鸟店》录音)
2、生边听边排序(第一是宁静、安详;第二是轻巧、优美;第三是紧张、恐惧;死四又是轻巧、优美。)
二、复听
作曲家用音乐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鸟店里的故事,请同学们看着图画听着音乐再来认真地观赏一遍这首乐曲,然后给大伙儿讲讲你从音乐中听到的故事。
三、分段观赏
四、表演观赏
1、边听音乐边表演。
2、情感升华:小鸟是那样的可爱,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爱护它们,使它们有一个安全的港湾。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3、生展开讨论。
4、鸟店老总被我们感动了,在猫离开后他打开鸟笼,放小鸟飞回大自然。
5、学生仿照小鸟在音乐声中“飞出” 教室。
第五课时《打秋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伙伴打秋千的亲切咏唱,使学生领会“仡佬族”儿童的欢乐生活。
2、指导学生依照歌曲内容的表现需要,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唱歌。
教学重点:
1、运用正确的感情来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全面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
2、准确把握终止句的唱法。
【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唱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电子琴。
学生自备:报纸、塑料袋、矿泉水瓶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形:播放开场音乐,设置鲜艳背景,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激发爱好)
大伙儿好,今天陈老师专门快乐在那个地点与你们一起上音乐课,期望大伙儿听得准、唱得的好、表演烈火,和老师合作愉快,大伙儿能不能做到?
三、导入练习:
第一,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大伙儿来考虑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你能不能用你的手势或是手中的小道具把它拍出来?(播放四拍子的歌曲,指导学生运用手中的道具拍出四拍子的节奏型。)
同学们做的真好,老师这还有一首儿歌,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好学
生、要做到、上课时、不吵闹、敢发言、勤动脑、认真听、适应好。要求同学们用三拍子的节奏读出这首儿歌。(1—2名学生,然后学生拍手齐读。)
四、揭示课题:
同学们的表现真是令老师快乐,今天,老师还给大伙儿带来了你们专门熟悉的朋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小朋友打秋千的场景,然后仡佬族小朋友的可爱形象慢慢进入屏幕),同学们说他们在干什么?(打秋千)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确实是《打秋千》。(课件出示课题)
五、讲授新课:
1、观赏录音范唱:
问题:①歌曲是几拍子的? A、2/4 B、4/4
②歌曲的演唱情绪是:A、轻快、爽朗 B、优美、抒情
2、教师范唱:(要求学生随音乐拍手或拍腿)注意:本首歌曲有2段,第1段的终止句和第2段的终止句有什么不同?
3、学生模唱:用“噜”来模唱。
4、按照节奏拍手读歌词。问题:通过读歌词,你能不能说说仡佬族小朋友打秋千的形象?能够用歌词当中的词语来说。(漂亮、可爱、蹦蹦跳跳、像风一样、淘气)
5、学生随范唱跟唱。
六、歌曲处理:
1、这首歌曲,老师那个地点有几种唱法,同学们来对比一下,哪种唱法比较好听,同学们要做出选择,同时要说出你选择的理由。
第一种:缺乏感情,声音平淡,没有表现出小奶牛那种爽朗、可爱、淘气的形象。
第二种:语气太重,铿锵有力,不适合这首歌曲。
第三种:声音明亮,轻快、爽朗,轻重缓急把握适度,能够表现出小奶牛那种爽朗、可爱、淘气的形象。
2、既然我们差不多分析了歌曲的演唱情绪,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加上感情来演唱一下这首歌曲?学生带上感情来演唱歌曲。(老师用录音机录音)
3、刚才,老师偷偷用录音机把同学们的声音录了到里面去,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在听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总结一下:哪些地点唱的好,哪些地点还需要改进?(学生自己总结,总结完毕后,复唱歌曲。)
七、歌曲巩固:
下面我们用我们手中的简易乐器来为我们的歌曲来伴奏一下,我们来分分组(乐器归类),老师来给你们伴舞如何样?(老师随音乐做动作)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来一起跟老师做一下!
八、课堂小结:
就让我们在这优美的音乐旋律当中,终止我们这一节愉快的音乐课!同学们再见!
《欢乐珍宝》律动:
第1~6拍:脚跟离地,一拍一下,手臂低位,五指张开,转动手腕,一拍一下。
第7~8拍:重心在左脚,面向八点位,双手放在嘴前,做呼吁状。
第9~14拍:动作与第1~6拍相同。
第15~16拍:动作与第7~8拍相同,方向相反。
第17~22拍:动作与第1~6拍相同。
第23~24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上举,食指伸直,指向头顶,其他手指握空拳,转动手腕,一拍一下。
第25~30拍:动作与第1~6拍相同。
第31~32拍:双手叉腰,双脚离地,一拍蹦一下。
第33~48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上举,掌心向前,左右摇摆,一拍一换。
第49~60拍:双手叉腰,脚是单靠,一拍一换。
第61~64拍:双手叉腰,脚是单靠,后三拍为右脚点地。
第65~67拍:定格在64拍的动作上。
第68~69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上举,张掌心向前(或自由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