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愁》教学过程.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22760 上传时间:2025-07-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教学过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愁》教学过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赵县石塔中学 张跃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两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培养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初步掌握意象和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乡愁》通过新奇而形象的比喻表达感情的写法。 2.注意诗人思想感情的升华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3分钟播放歌曲《思乡曲》,创设氛围。) 刚才我们听到的是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在2012年春晚上为我们深情演绎的《思乡曲》,这首歌曾使在场观众潸然泪下。是呀,哪一位海外游子不思念自己的故乡,哪一位海外游子不思念自己的故国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乡愁,来感悟一下余光中纠结于他内心40余年的思乡情结吧!(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档案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 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1992年64岁的作者再次踏上故土,已过去整整43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三、朗读吟诵,倾听乡愁。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余光中先生来自心灵深处的那浓浓的乡愁吧。   1、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播放课件)     2、明确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  ①语速——稍慢  ②感情——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的呢?  ③重音  ④节奏(重音和节奏以第一节为例,引导学生把握。)    3、老师作示范朗读。(配上纯音乐《思乡曲》。)   4、自由读 5、指名读 四、合作探究,品味乡愁 1.随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课堂上也弥漫了浓浓的乡愁。 其实,余光中先生创作《乡愁》只用了二十分钟,但是这切切的思乡情结却缠绵了他的一生!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他那难以割舍的乡愁。看谁能最快找出这首诗选取了诗人人生的哪四个阶段,并借助了什么样的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来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 明确:四个时间词语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情感在何处得到升华?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中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    明确:小时侯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夫妻离别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母子死别再也无法沟通的思念;现在游子与大陆分离对故土的思念。这四节诗层层推进,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诗的意境在最后一节得到升华,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板书:思乡---思国) • “邮票”是书信往来的结果,它凝聚着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惟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 “船票”是两地奔走的结果,它凝结着对新婚妻子的不尽相思。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的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 • “坟墓”将母亲与作者生死隔绝,只有在墓前凭吊来寄托哀思。诗到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气氛更强,让人唏嘘感叹不已。 • “海峡”将台湾与大陆分隔多年,却割不断在台游子对祖国的思念。作者的情感,随着自己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没有国魂、民族魂的人是写不出来的。所以,余光中曾在他的诗中写道:“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这就是余光中的乡愁,这就是余光中的赤子情怀。让人感觉如悲歌吟唱,震撼心扉。 3、乡愁如此浓郁,诗人为何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形容词?    老师可点拨:以一种轻描和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正是用这些面积小、重量轻的词语,来反衬乡愁之浓郁。 4、小结主题:这首诗,借助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5、再次朗读全诗,体会感情,试着当堂背诵。 五、比较阅读 同学们:如果说余诗以它的惊人爱国情怀让人难忘,那么台湾女作家席慕蓉则以女性敏感的情绪触角,给我们编写了一曲绵绵无尽的思乡夜曲。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台湾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 别离后 /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 永不老去 1.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乡愁? 月夜的笛声 、雾里的挥手别离、没有年轮的树 。 2. 比较两首《乡愁》的异同(可从表达方式、主题思想方面比较) 相同:都是选择几个意象或画面来表达乡愁,都是抒情诗。 不同:ɑ.余诗情感忧郁深沉,席诗情感细腻。b.席诗是对故乡的怀念,余诗由个人到家国更有深度。 六、课堂练笔:借助某些意象来写自己心中的乡愁。如:乡愁是一坛陈年的酒,愈久远愈感香浓。 七、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台湾同胞有家归不得的痛楚,了解了台湾同胞叶落归根的思乡之情。乡愁是沸血的烧痛,是家信的等待,是母亲的芬芳,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但我们坚信,台湾和大陆总有一天也可以自由的来往。我们坚信,台湾你一定会回家,因为你的骨骼是炎黄!你的脊梁是华夏!你的母亲是中国!就让我们在乡愁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去感受那深深的赤子情怀。 七、布置作业 1.整理有关乡愁的古诗词名句。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邮票 船票 思乡 坟墓 (升华) 海峡—思国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