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巧用泛例 笔下生花(教案)
四川省安岳中学 李识宇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事实论据的一种较特殊的论据类型:泛例论据。
2、 帮助学生在了解泛例的基础上,能够巧妙的运用泛例对观点进行论证。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高考佳作品读,体悟、讨论泛例创作技法,并运用这些技法创写议论片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思考生活,品悟人生,创造有价值的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巧用泛例对观点进行充分、有力的论证。
教学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合作探究相结合;诵读体会和鉴赏分析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 知识·领航
师【齐读】:今天这堂课从阅读下面这篇短小精悍的议论佳作开始,完成阅读后,请大家仔细思考划线部分的论据与你在议论文写作时使用的论据是否相同?这类论据有什么特点?
佳作·探析
沉默未必都是“金”
袁敏杰
有句格言说,沉默是金。想想也是。人生处世,有时,沉默是一种睿智;有时,沉默是种豁达;有时,沉默是一种涵养;有时,沉默是一种洒脱;有时,沉默是一种洁身自好;有时,沉默是一种顾全大局……
但生活又是复杂的。再换一种角度想一想,有时候,又未必是“金”。事涉原则,你却缄口不语,态度暧昧,这种沉默是“金”么?当别人遇到难处,需要你帮助时,你却哑然无语,这种沉默是“金”么?看见坏人作恶,好人遭难,你却不敢吭声,这种沉默是“金”么?自己的正当权益、人身尊严受到践踏,却逆来顺受,不言不语,这种沉默是“金”么?显然,这类沉默,是没有一点“含金量”的,只有杂质而已:或是自私,或是懦弱,或是糊涂,实在是不足取。【实质】试想在社会生活中,面对不良现象,面对假恶丑,如果人人都抱着沉默的态度,不讲良知与道德,只顾自个儿明哲保身,岂不是社会的悲哀?【危害】可见,人生处世,当沉默时则沉默,不该沉默时决不沉默,才是一人应有的道德情操、人品修养和人生境界!【结论】
师:划线部分在论据使用方面,没有出现具体的人名和较详细的事例,只对社会某种现象作了概述。
概 念
泛例是相对特例而言的。特例是指在议论文中有特定的、具体明确指示对象的事例。泛例是指在议论文中没有特定的指示对象,却能指示一类现象的事例。在一篇议论文中,特例因其典型性强而被广泛使用,但泛例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用:
多样性
现实性 (时代感)
师:A、我们在运用事例对观点进行论证时,不仅可以使用有特定对象的论据,还可以举一类现象作为论据对观点进行论证,从而让我们的论据具有多样性。
B、同时,高质量的材料作文,总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矛盾为切入口,抓住关键,简明扼要,深刻透彻,令人信服。
思维方向
静态停留 辐射 (圆点)
不同领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娱乐、医疗、文明素质等
不同性质:正面、反面
不同国别:中国、外国
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政治 经济 科技 娱乐 体育 医疗 文艺 法律
宗教 教育 民族(民俗) 婚姻 家族 信仰等
◇ 析例·悟法
活动1 下面是一组运用泛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的片段,仔细阅读,完成“方法·指津”的填空。
时间4分钟
活动2 交流·碰撞 得到初步答案后,组内进行讨论沟通,进一步分析、理解、归纳,最终得出大家共同认可的答案。
泛+泛+泛:排比
【小组读】1.寻找一片净土,脱掉私欲的外套,呼唤纯真的回归。如今,有的学生好逸恶劳,没理想没抱负,遇事斤斤计较,何以谈辛勤劳动,团结互助?有的领导干部仗着自己的权力,以权谋利,损公肥私,何以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有不少商家,戴着一副假面罩,内心充满卑鄙奸诈和自私自利,贩卖假货,害国害民,何以谈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呢?让曾经丢失的纯真回归本体,撕开阴暗虚假的面纱,让自私自利恶丑远离我们的世界,帮助迷失的心灵找回那一方净土。
——一考生《找回心灵的净土》
『析:作者的观点是“寻找一片净土,脱掉私欲的外套,呼唤纯真的回归”。分别列举了学生、领导干部、商家等方面的“利己”行为,显得材料丰富、内容充实,再加上句式较整齐,增强气势,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泛+泛:对比
【个人读】2.不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是一种优雅的风度。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民众充分展示出了这种姿态和风度。在停电、交通中断、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几千遇灾民众没有大声喧闹、骚乱夺物、趁火打劫,而是静静地或站或坐或躺等待救援物资;领取物资时整个队伍井然有序没有一个人插队;灾民散去,地上干干净净,看不到一点垃圾。因为他们没有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的需求都是平等的。而在中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或集体的例子比比皆是。无论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心怀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一考生《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析:文段把日本大地震中国民展示出崇高的境界、优雅的风度与在中国为了个人的利益,不顾他人利益的现象加以是与非比较,观点鲜明,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典+泛:点面
【全班读】3.确有一些“良医”,他们总能高瞻远瞩,为时代望、闻、问、切,提醒人们警惕各种“病症”的发生。遗憾的是,这样的“良医”往往“曲高和寡”,势孤力单,总是在历史的风沙中失去了应有的张力,直到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人们才后悔当初不该忽视良医的忠告!比如那个马寅初,新中国建国不久即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可人们先是嗤之以鼻,后是对马先生大批特批,直到我们现在人满为患,人们才痛悔“批错一人,误增三亿”。
我们的某些领导、某些部门似乎总是热衷于当“事后诸葛”,擅长于“过后补救”。洪水泛滥才想到退耕还林,土地沙化才想到植树种草,物种濒危才想到加强保护,资源匮乏才想到厉行节约,矿难发生才想到追究责任……我们总是知道“亡羊补牢”,为什么就听不进良医的忠告,在“亡羊补牢”之前扎紧篱笆呢?
——一考生《让“良医”治于“未病”》
『析:文中关于马寅初记述属于“个例”。“个例”具有代表性,能从深度方面说明问题,极具说服力;而文段后面部分即“泛例”,概括社会现象。它舍弃了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等因素,将材料加以概括归纳,对“个例”起到很好的补充说明作用。』
方法·指津
案例
组合方式
论证效果
注意事项
例1
泛例﹢泛例﹢泛例(排比)
论据丰富,说服力强
扩散
例2
泛例﹢泛例(对比)
观点鲜明,论证深刻
对比点
例3
典例﹢泛例(点面)
深广结合,无可辩驳
详略(统一)
◇学以·致用
运用泛例论证论说下面的论点,写一则议论文段。 要求:书写规范,恰当选用泛例,表述严密,200字左右。(时间8分钟)
A.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创造成功的人生。 (大一组)
B.分秒必争,珍惜时间,创造成功的人生。 (大二组)
C.把握机遇,突破困境,创造成功的人生。 (大三组)
◇交流·展示
活动3:展示作品,智慧碰撞
碰撞出智慧,通过习作的展示,学生点评。
活动4:分享收获, 超越梦想
通过对习作的点评、修改,让学生再一次感受成长,分享成功。
活动5掌声该是别人给的,自己给自己鼓掌,会不会不太好?也没关系。在那些需要掌声的时候,我们自己用心去听。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
真好,可能从来没有这样酣畅过吧。
【结语】以援引古人事、为博学,以言必称古诗、为多才。然而,作为当代中学生,不能沉浸在这些伪咏史怀人题材的套作中难以自拔,不能只满足于通篇“暮气十足”的写作。还应该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让自己的文字能够在眼前这个纷繁美丽的大千世界里自由翱翔!
◇类文·拓读
1.有诗云:成熟了的/都必须低着头么?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的,而且是不得不。看看那些名人,有谁敢不低头以示谦逊?有谁敢露锋芒?大师是清一色的戴一副眼镜,腋下夹着书,低着头匆匆地走,显出儒家风流,大官是清一色的西装革履,和祥可亲,手里提着公文包,见人就笑,还有专家啦,成功人士啦, “成熟”商人无不这样,他们为了人气,为了知名度,为了粉丝而不敢露出锋芒。就以那知名歌唱演员来说,他还是因为一句“大家好,我来了!而在社会上栽了不少跟头,他人气少,红不起来,于是他变了,变得圆滑了。
因此,当整个社会都圆滑了的时候,也就”世间再无真“狂人”了。为此,我要高呼:世间曾有真狂人!
——湖南一考生 《世间再无真“狂”人》
2.贴着地面行走,让幸福回归最质朴的人们。有一群人,他们整日整夜地忙碌,生活的重担无情地压弯了多少个挺直的脊梁,粗糙的铁犁剥蚀了多少双宽宥的手。然而他们依旧用汗水浇灌原本并不肥沃的土地,用勤劳解决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温饱问题。可最后,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几间破旧的平房,几套缝缝补补的棉袄,枯黄的灯光下,他们烦恼的是如何给他们的子女交上高昂的学费,苦恼的是如何给他们的父母交上高昂的医疗费。
可是看到那些拿着公费去拉斯维加斯赌博的官员,看到那些整天出入各种高档休闲会所的官员,我感到愤然。有些自称是人民公仆的人啊,在云端悠闲漫步的日子真的很惬意,可是你们到底履行了多少本该履行的责任,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实实在在的事情呢?
——一考生《贴着地面行走》
3.面对灾难,激发了我们和整个世界前所未有的爱心,人性之美,倾国倾城。国旗为平民而降的震憾,蜡烛为逝者而燃的守夜,师生相拥而亡的景象……人性最为柔软的一面被触动了,不期而至的灾难,定格了那么多崇高,凝固了那么多神圣,引爆了那么多感动。北川中学一位只有12岁的被截肢的女孩说过,请你们不要称我那些死去的同学是没有来得及开放的花蕾,就已经调落了。他们不是调落,他们已经盛放过了。面对灾难,活着的人更加珍惜,毕淑敏提醒自己也提醒大家,活着是幸福的,理应珍惜。
——一考生《国殇之后,唯有坚强》
课前预习作业:把现实生活的事件转化为泛例。
试一试
1、本班同学ⅹ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班,晚自习回到寝室还要看上一小时的书才休息,辛苦的付出换来期末全班第一的好成绩。
2、本班同学ⅹⅹ,学习计划拟写了很多,在学习过程中,他总是三天打鱼两天嗮网成绩常在班级倒数几位。
世上没有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得到的成功,学习上的成功是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学海无涯苦作舟。”有的人不能忍受奋斗途中的辛劳,怕被花刺破手指,望着成功的鲜花,他退却了;而有的人,眼睛注视着成功,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做拐杖,忍着困倦、寂寞,忍着劳累、孤独,用汗水铺成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虽然举起鲜花的手已是血迹斑斑,但是,他毕竟成功了。
2、对生活凭着一颗无比虔诚而向往的心,就能让你重新充满乐观与昂然的信念。这世上有这样一群人,有的,拥有旁人无法企及的财富;有的,手持高人一等的文凭;有的,端着令人眼红的金饭碗,不知何故却总是叫嚷生活无味、这世界太让人失望。他们整日怀着忧郁的心情,码着消极的文字,甚至极端到无视亲人的痛苦、自身应负的责任而轻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我们身处的这样一个急速膨胀的时代,如此令人心痛的叹息声我们听得还少吗?
——《点缀生活的魔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