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建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压力
管理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跨国公司的进入、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员工工作的技术含量增加了、知识更新提速了。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是基层的普通员工工作压力几乎困扰着他们的生活与思想。当代人们最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就是压力。因而,当代企业最为迫切的课题之一就是员工压力管理,员工的压力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美国《财富》杂志上曾有这样的观点阐述:“人类最后的禁忌,不是性,不是酗酒,不是毒品,而是职业压力”。但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以及价值的最终创造者就是员工。因此,员工的压力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任务,更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
本文以广州建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为例,通过研究探讨,提出了缓解员工压力的策略,提高员工满意度,能够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目标:
(一)国外员工压力管理研究历史
压力管理问题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始于人际关系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早期的压力管理研究侧重的是压力和生理反应之间的关系,人们虽然认识到压力的危害,但是不能有效地缓解压力。后来的压力认知理论指出,个体对压力的知觉水平不同,应激程度也不同,但通过调节思维方式可以改变压力状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西方国家及企业掀起了健康管理的热潮,2004年,美国学者提出快速减压模式等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管理学专家进一步提出了工作压力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模型。
(二)国内员工压力管理研究历史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激烈的竞争、创新的技术挑战、繁重的工作任务等各种因素都成了企业员工压力的潜在根源,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研究已成为当前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不仅仅包括一般性员工的研究,还包括知识型员工的研究。国内的管理学者通过对员工的工作压力调查,分析了员工在管理中过程中的工作压力因素,提出工作压力的三个维度:工作压力的心理体验、生理反应和情绪反应。
压力可以是一种驱动力。当你有了欲望或出现紧迫感时,压力就随之而来。美国《时代》杂志1983年6月提出,在80年代,员工职业压力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病。同时,研究发现,有50%—80%的疾病都是由心理及压力引发的。因此有研究学者断言,往往疾病,都是和压力有关系的。压力是一种非特定的反映,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除了对身体的伤害以外,过度的工作压力,还会对组织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因为,如果员工的压力过大,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抱怨,对工作的不负责任,缺勤以及高离职率等问题。
中国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公司曾于2004年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1.1%的白领们正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61.4%的白领正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白领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可是,据了解,在中国还没有专门进行缓解工作压力的咨询机构。所以压力管理对于中国来说,不但要引进学习、借鉴,同时压力管理的实践也是势在必行。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基本内容
1. 绪论。介绍民营企业的员工压力管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的民营企业的员工压力管理现状的情况。
2. 相关的理论综述。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目标管理法等等。
3. 员工满意度调查研究。调查公司中低层的心理特点、满意度,并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对问卷结果展开分析。包括对比分析本企业,和其他同类企业对于企业满意度对比,分析员工压力的激励性。
4. 总结员工压力管理的问题。包括企业由高层到中低层压力管理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
5. 对压力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性研究,得出解决方案,优化企业的员工压力管理。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与重点访谈的方法,结合观察、工作记录分析等相关方法的运用。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进度安排:
1.2013.12.23-2013.12.29 毕业论文题目与指导教师的确定。
2.2013.12.30-2014.1.29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3.2014.1.30-2014.2.14向论文工作委员会申请开题,如未通过在一周内完成修改并再次报审。
4.2014.2.15-2014.3.15深入相关企业、群体展开调研。
5.2014.3.16-2014.3.20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
6.2014.3.21-2014.4.5配合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论文指导和写作工作的中期检查,完成二稿和三稿的修改。
7.2014.4.6-2014.4.19论文定稿并进行规范化审核。
8.2014.4.22-2014.4.26将完成的论文按要求整理装订成册,连同有关的参考资料、读书笔记、社会调查记录等成果材料交给指导教师审核,并提出答辩申请。
9.2014.4.27-2014.5.3 答辩资料准备。
10.2014.5. 6-2014.5.12论文答辩。
11. 2014.5.13-2014.5.24按答辩意见进行修改并定稿,按指导教师要求收集相关的需要上交毕业论文资料。
五、课题的成果形式:
论文。
六、其他有关问题或保障机制:
1.由于做调查的公司规模比较小,员工人数少,调查的结果可能说服力不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人数少,公司的整体招聘体系比较单一,研究对其他企业适用性不强。
2.企业只是地方性企业,对于整个大的地区可能适用这个得出来的研究。
3.在调查问卷中可能存在问题。比如:问卷的设计、问卷的发放、问卷的有效性等等。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月 日
企业导师意见
企业导师签名: 月 日
系意见
系主任签名: 月 日
学院意见
院长签名: 月 日
注:可另加附页(文字格式: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