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顶岗实习技术总结报告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南干渠工程施工京九铁路监测总结报告-系别: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测量 班级:测量08021 学号:08040232119 姓名:尚健康 指导老师:杨小平 完成时间:2011年6月1日前言时光如梭,转眼间顶岗实习任务就要结束了,从2011年3月9日来到北京三泰通地勘察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到现在已有三个多月了,在这虽说短促的实习期里,渐渐让我从一个乳臭未干的学生逐渐走向一个成熟,稳重,能解决一定工作任务的测量人员。在从事北京市南水北调南干渠配套工程的变形监测工程过程中,由于本工程设计、施工条件复杂,周边环境条件也十分复杂、南干渠施工引起的隧洞周边土
2、力平衡的破坏,必然对沿线的地表、道路、管网及建筑物等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导致部分建(构)筑五、地表及地下管线等出现裂缝、错位、沉降、倾斜等变形。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为了掌握工程施工引起的沉降变形及场地稳定情况,对竖井、隧洞等进行定期的监控测量,但是这种监测只是局部的和小范围的,不能够全面反映南干渠眼线周边整体环境的变形和稳定情况。因此对南干渠施工实施第三方监测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第三方监测为业主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让有关信息有时间做出决策,避免事故的发生。以上是我在建筑变形监测工作中对建筑变形监测的一些认识。通过这次实习,把自己在学校学习的到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的实践中去。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提高
3、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为顺利进行毕业设计做好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接轨做好准备。毕业实习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它为我们顺利的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国家、为人民更好服务做好了准备。 目 录1、实习过程中监测对象概况11.1 监测对象名称11.2 监测对象地点11.3 任务来源11.4 委托编号11.5 监测对象类别11.6 监测项目11.7 监测起止时间11.8 测区概况11.9 测区地质概况12、实习主要工作内容标准及监测概况22.1 监测依据22.2监测等级22.3控制标准22.4 起算依据22.5 仪器设备情况22.6 人员情况32.7 组织实施和完成任务情况32.8 实
4、习工作中的点位布置及说明 12.9 实习工作中监测资料的处理分析及曲线变化表42.10 实习工作中异常情况汇总及分析72.11实习工作中观测频次表和成果表92.12实习工作中测量结果统计113、施工现场采用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及新设备113.1 组织实施和完成任务情况1119顶岗实习总结报告 3.2施工中引进新设备114、施工现场地表沉降分析及应对措施11 5、实习的收获和体会11 5、本次实习的意见和建议11 1、监测对象概况1.1 监测对象名称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南干渠工程施工下穿京九铁路第三方监测总结报告。1.2 监测对象地点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1.3 任务来源受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市南水北
5、调配套工程南干渠八标项目部的委托,对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南干渠工程施工下穿京九铁路进行第三方监测。1.4 委托编号本次委托编号为:STTD-2011-0011.5 监测对象类别本次任务主要监测对象类别:铁路施工监测。1.6 监测项目本次任务主要监测项目:路基变形监测及附近地表沉降监测。1.7 监测起止时间 2011年3月14日2011年6月1日。1.8 测区概况南干渠施工所穿越的京九铁路位于里程11+117左右,属于南干渠工程的上段部分,采用内径3.4m的圆管涵。京九铁路路基高程为47.1m左右,附近地面高程为44.1m左右,京九铁路路基距离开挖面的土层厚度为8.1m左右。需要监测的范围为沿
6、管线方向60m,沿京九铁路方向65m。1.9 测区地质概况京九铁路地段地质结构为粘、砂、石、砾(卵)多元结构段。周边地表覆盖有人工填土层,含砖块、砾石,疏松,厚度不均,一般0.51.6m,局部厚度2.3m。其下上部位粘性土层,以粉土为主夹粉质粘土层,厚度一般为1.12.7m。其下位细砂层,厚度一般1.02.1m,下部为厚层圆砾层及卵石层。地下水水位较深,为潜水。该区域地下水受侧向地下径流及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尤其受西面永定河侧向补给影响十分明显。本段洞身主要处于粘性土层、细砂层及圆砾层中,围岩结构松散,不易成洞型,围岩不能自稳。2、监测概况2.1 监测依据(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
7、B/T 12898-2009; (2)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3)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4)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若实际监测中有涉及,但本方案中未提及的,按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规程执行。2.2 监测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0.1.3的要求及与委托单位的协商确定变形监测等级为三等。2.3 控制标准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 490-2007中7.2地铁工程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中的规定,确定地表沉降控制值为30mm。2.4 起算依据 利用委托单位提供的基准点高程作为工作基点的起算依据,工作基点
8、的高程作为监测网的起算依据。2.5 仪器设备情况本次沉降观测共投入1台电子水准仪,仪器情况如表1所示:表1 仪器设备表仪器名称出厂编号设备编号允许误差校准有效期天宝 Dini 03732140SB-SZ-0050.3mm/km2012年2月9日2.6 人员情况本次监测任务共计投入人员4人,其中项目负责人1人,项目组长1人,测量员2人,人员信息表如表2:表2 人员信息表姓名职称项目分工上岗证编号职务王印怀工程师项目负责人200905测绘部部长海明虎 -项目组长201008测量员高玉龙-组员201104测量员尚健康-组员201107测量员2.7 组织实施和完成任务情况本次测量任务投入1台天宝 Di
9、ni 03电子水准仪,投入人员4人,从2011年3月14日起,至2011年6月1日结束,圆满的完成了南干渠下穿京九铁路的第三方监测任务。本次监测共计布设监测点30个,总观测频次达到636次,满足监测点布设要求及观测频次要求。2.8点位布置及说明图1 监测点点位布设图本次监测点共计布设6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布设5个监测点,共计布设30个监测点,另外有两个桥墩点,点位布设见图1。京九铁路监测点命名规则为JJ+点顺序号,分别布设了JJ1、JJ2JJ30,共计30个监测点。2.9监测资料的处理分析及曲线变化表采用中铁二院开发的沉降观测软件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平差,数据录入与分析软件对平差完的数据进行
10、录入与分析。一般情况下,将控制值的60%作为预警值,控制值的80%作为报警值。北京市道路沉降控制值为30mm,因此其预警值为18mm,报警值为24mm。监测点分析判断原则如下:(1)将阶段变形速率及累计变形值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若现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小于预警值,则为正常状态;(2)若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预警值而小于报警值则为预警状态;(3)若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报警值而小于控制值则为报警状态;(4)若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控制值则为控制状态。京九铁路30个监测点中沉降量最大的监测点点号是JJ13,截止到最后一期数据,累计沉降量达快到8.0mm,未达到警戒状态。监测点
11、曲线图如下:JJ1监测点曲线图: JJ2监测点曲线图:JJ3监测点曲线图: JJ4监测点曲线图:JJ5监测点曲线图: JJ6监测点曲线图:JJ7监测点曲线图: JJ8监测点曲线图:JJ9监测点曲线图: JJ10监测点曲线图:JJ11监测点曲线图: JJ12监测点曲线图:JJ13监测点曲线图: JJ14监测点曲线图:JJ15监测点曲线图: JJ16监测点曲线图:JJ17监测点曲线图: JJ18监测点曲线图: JJ19监测点曲线图: JJ20监测点曲线图:JJ21监测点曲线图: JJ22监测点曲线图:JJ23监测点曲线图: JJ24监测点曲线图:JJ25监测点曲线图: JJ26监测点曲线图:JJ2
12、7监测点曲线图: JJ28监测点曲线图:JJ29监测点曲线图: JJ30监测点曲线图:2.10异常情况汇总及分析在监测过程中未出现报警值监测点,仅出现过一个预警值监测点JJ13。该监测点未达到预警,前10期数据沉降量持续增大,最后20期数据保持在8mm10mm之间浮动,判定其已经稳定。 JJ13监测点数据如表3所示:表3 JJ13监测点数据观测期次观测日期(年-月-日)两次观测间隔(d)累计天数(d)本次高程(m)本次沉降(mm)累计沉降(mm)沉降速率(mm/d)施工阶段备注12011-3-140047.1079000暗挖施工22011-3-151247.10770.20.20.1暗挖施工3
13、2011-3-172447.10871-1.01-0.81-0.337暗挖施工42011-3-181547.108460.25-0.560.063暗挖施工52011-3-191647.107690.770.210.128暗挖施工62011-3-201747.107240.450.660.064暗挖施工72011-3-211847.106630.611.270.068暗挖施工82011-3-2321047.102983.654.920.332暗挖施工92011-3-2411147.101951.035.950.086暗挖施工102011-3-2521247.098873.089.030.237暗
14、挖施工112011-3-2621347.09937-0.58.53-0.033暗挖施工122011-4-131647.099120.258.780.014暗挖施工132011-4-211747.09929-0.178.61-0.009暗挖施工142011-4-311847.099160.138.740.007暗挖施工152011-4-411947.098830.339.070.016暗挖施工162011-4-512047.09902-0.198.88-0.009暗挖施工172011-4-612147.0991-0.088.8-0.003暗挖施工182011-4-712247.098540.56
15、9.360.023暗挖施工192011-4-812347.09892-0.388.98-0.015暗挖施工202011-4-1022547.09840.529.50.02暗挖施工212011-4-1112647.097930.479.970.017暗挖施工222011-4-1212747.097290.6410.610.023暗挖施工232011-4-1312847.09823-0.949.67-0.032暗挖施工242011-4-1412947.10007-1.847.83-0.061暗挖施工252011-4-1513047.099830.248.070.008施工结束262011-4-22
16、73747.098431.49.470.044施工结束272011-4-2974447.097590.8410.310.025施工结束282011-5-575147.09874-1.159.16-0.029施工结束JJ13监测点曲线大图如图2所示:141图2 JJ13监测点曲线图2.11观测频次表和成果表观测频次表(路基监测点)如表4所示:表4 观测频次表点名设计频次实测频次差次JJ628280JJ728280JJ828280JJ928280JJ1028280JJ1128280JJ1228280JJ1328280JJ1428280JJ1528280JJ1628280JJ1328280JJ182
17、8280JJ1928280JJ2028280JJ2128280JJ2228280JJ2328280JJ2428280JJ2528280小结总设计频次:560总实测频次:560差次:0观测成果表(路基监测点)如表5所示:表5 观测成果表点名累计沉降量(mm)点名累计沉降量(mm)JJ65.81JJ18-4.79JJ74.51JJ19-3.73JJ84.32JJ201.13JJ95.79JJ213.31JJ104.81JJ228.87JJ110.28JJ231.02JJ123.74JJ24-2.95JJ131.86JJ250.03JJ140.10JJ150.06JJ16-3.85JJ13-0.43
18、观测频次表(地表监测点)如表6所示表6 观测频次表点名设计频次实测频次差次JJ128280JJ228280JJ328280JJ428280JJ528280JJ2628280JJ2728280JJ2828280JJ2928280JJ3028280小结总设计频次:280总实测频次:280差次:0观测成果表(地表监测点)如表7所示表7 观测成果表点名累计沉降量(mm)点名累计沉降量(mm)JJ14.32JJ26-2.45JJ22.45JJ27-4.73JJ35.46JJ282.42JJ43.22JJ293.46JJ51.11JJ302.552.12 测量结果统计由观测频次表和观测成果表可知:(1)实
19、际观测总频次达到560次,与设计频次560次相符;(2)30个监测点累计沉降量最大的为JJ13,但是均处于正常沉降范围内,未达到警戒值;地表监测点:(1)实际观测总频次达280次,设计频次280次,且各监测点的变化量不大,均处于正常沉降范围内,未达到警戒值。本次任务的测量结果符合北京市铁路沉降控制值为30mm的要求,未出现超过控制值的监测点,未出现达到报警值的监测点。路基监测点累计沉降量按0mm以下,0mm10mm,10mm20mm,20mm以上分为4个区段,各个区段的监测点个数和百分比如表8所示:表8 监测点百分比区段划分监测点个数百分比0mm以下:525%0mm10mm:1575%10mm
20、20mm:00.00%20mm以上:00.00%(桥墩)监测点累计偏移量按0mm以下,0mm1mm,1mm3mm,3mm以上分为4个区段,各个区段的监测点个数和百分比如表9所示:表9 监测点百分比区段划分监测点个数百分比0mm以下:00.00%0mm1mm:00.00%1mm3mm:10100%3mm以上:00.00%数据分析:由监测数据及现场巡视得出:在南水北调下穿京九铁路施工过程中,京九铁路路基和附近地表未出现裂缝、凸起、凹陷等异常情况,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 490-2007中7.2地表沉降控制值为30mm要求,监测结果均在该控制指标范围内,所以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南干
21、渠工程施工未对京九铁路造成明显影响。让我从正面了解到了一个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结合书本中所掌握的施工过程,总结出北京市南水北调南干渠配套工程的变形监测工程的全过程为:现场勘查、设计方案、埋设控制点位及监测点位、测量控制网、对监测点位取初始值、按监测周期要求对监测点进行测量、内业处理测量成果、 3.1检测的方法和手段南干渠穿越道路、铁路及沟渠众多,地址条件复杂,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监测方法,根据眼线浅埋暗挖和盾构的挖深深度来确定沿线建构物的检测对象。考虑到地表晨操的宽度,根据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监测影响范围确定在南干渠中心线两侧个2040m区间。对范围以内的房屋建筑、铁路路基、道路路面、
22、沟渠、桥梁以及高速路挡墙等进行沉降季应力监测。由于测点多,工作两大,交通条件各不相同,只要满足测量精度及测量时间、周期的需要,我们将采用多种方法来对基础沉降进行检测,对于需要绝对高程的测点,采用水准仪监测,对于只关心测点之间相对沉降值得测点,将采用水准仪和其他测量仪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出相对沉降量。工作基点采用普通混凝土标石,埋于冻土层以下0.3米。采用在开挖影响范围外,选择平整场地挖探坑,灌注混凝土,中间埋设直径25mm左右的螺纹钢筋。端部用红油漆标识,上部砌砖保护,测点埋设方式参见图1。混凝土浇注养护稳定后用测区原有的水准进行首次联测,平差后得出工作基点高程。工作基点和监测点埋设形式如图1图1
23、 工作基点埋设形式图3 监测点埋设形式工作基点埋设后根据分布情况,规划好水准路线后,采用二等基准网技术要求建立基准网。利用设置好各项参数的电子水准仪按照规范要求的精度进行施测,测网形成闭合水准线路。若有限差超限则组织重测,合格的外业数据才允许用于平差计算。用专业的测量平差软件对外业数据平差,平差后的高程作为工作基点的高程值,用于以后监测网的高程起算依据。工作基点与基准点定期联测一次,检测工作基点的高程有无变化。基准网建立后,利用经过平差的工作基点高程作为监测网的起算依据,按照三等变形监测等级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采用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线路三固定的方法对变形监测点进行监测。以京良路为界,路两
24、边的监测点单独成网,以减少过往车辆对监测网精度的影响。监测网建立后按照规范要求的观测频次进行观测,及时测量南干渠京良路施工过程中变形监测点的高程变化情况,为安全施工提供真实,可靠的监测数据。三等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如表4,该表是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中表10.1.3中的三等变形监测的要求制定。三等变形监测的水准观测技术要求如表5,该表是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中表10.3.4中的三等水准观测技术要求制定。表4 变形监测等级的精度要求等级垂直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适用范围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变相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mm)变形观测点的点位中误
25、差(mm)三等1.0 0.5 6.0 一般性的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构筑物、直立岩体、高边坡、深基坑、一般地下工程、危害性一般的滑坡监测、大型桥梁等表5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视线长度前后视的距离较差(m)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计(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本分化、辅助分化读数较差(mm)基本分化、辅助分化所测高差较差(mm)三等DS05因瓦50230.30.50.7DS1因瓦50230.30.50.7变形监测周期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影响确定。对于受隧道施工影响的地表、道路等的变形监测,应
26、在开挖面距前方监测体H+h(H 为隧道埋深,单位为m;h 为隧道高度,单位为m)时进行初始观测。观测初期,宜每天观测l2 次,相对稳定后可适当延长监测周期,恢复稳定后可终止观测。以沉降控制值30mm为依据,确定预警值为0.630mm=1.8mm,确定报警值为0.830mm=24mm。在监测过程中如有变形加重、达到预警值或报警值等特殊情况,则加密监测。观测频次如表6所示。表6 观测频次表监测点距开挖工作面的前后距离L2B2BL5BL5B周期每日观测12次每2日观测1次每周观测1次注:表中L为监测点距离开挖工作面的前、后距离,单位未m;B为开挖面宽度,单位为m。3.2测量中引进新设备索佳NET05
27、全自动测量机器人,索佳最新发布自动化3D全站仪:NET05,为工业测量、建筑变形监测等提供超高精度的解决方案。索佳自1990年开始已经将NET系列高精度全站仪应用于船舶、大桥、交通工具、大型构建、隧道变形监测、建筑和滑坡变形监测,等等。新的NET05提供最高的测角精度0.5,采用索佳独特的IACS(独立角度校正系统)技术和增强的绝对编码度盘RAB(随意双向编码)技术。NET05距离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1.棱镜:在3,500m以内可达到工业级的0.8mm + 1ppm;2.反射片:在200m之内可达到0.5mm + 1ppm;3.无棱镜:在40m之内可达到1mm + 1ppm;4.所有目标测量在
28、精测模式下的测距时间小于2.4秒。NET05能自动搜索和照准棱镜或反射片,自动照准的范围为:棱镜1,000m;反射片50m;即使多个棱镜和其他反射物体都在望远镜的视场内,独特的自动照准运算法则也能保证精确照准望远镜十字丝附近的棱镜目标。NET05能够安全和可靠地自动监测已竣工或正在建设中的大型构筑物,甚至可以实现24小时全自动化无人职守。IP64级的防尘防水等级全自动伺服的全站仪允许在恶劣条件下放心使用。Bluetooth 无线通讯技术授权在300m范围之内,NET05集成Windows CE操作系统和高清晰的TFT LCD触摸屏面板。NET05自动化测量应用案例自动化变形监测采用智能化测量功
29、能,可快速完成位移与沉降等变形监测。1、 桥梁、建筑物、水坝、矿山、隧道、铁路和其它大型已建或正在建设中的建筑物,可实现完全无人职守的自动化变形监测。2、 NET05为变形监测的应用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棱镜自动识别与照准的运算法则。对仪器与目标棱镜之间的距离没有限制,即使在望远镜的视场内存在多个棱镜或其它反射物体,NET05都会自动照准离望远镜中心最近的棱镜。这个引人注目的功能为在狭窄环境中顺利实现多目标棱镜的自动化周期性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隧道变形监测有了NET05,从此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隧道围岩收敛等变形监测。1、 快速准确地测定隧道支撑物及天顶内壁等收敛变形量,特别适用于NATM施工工
30、地。2、 采用无协作目标测距和马达驱动功能快速测量隧道断面,是隧道断面测量的理想工具。3、 NET05的自动跟踪功能,在动态的情况下可保证准确测定盾构等机械的位置和姿态。船舶测量NET05在独特目标系统的配合下,极大提高了船舶分段测量的效率和精度。1、精确的几何测量能够保证船舶的分段制造精度,提高船舶制造的合拢速度。2、精确的船舶分段加工,有利于极大提高整个船舶的装配质量。桥梁测量使用反射片或精密微型棱镜,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桥梁吊装测量,以便减少吊装指挥时间。1、桥梁各部件的精确制造,有利于极大缩短工地现场的装配时间。2、已建桥梁的自动化变形监测,有利于桥梁的维护和安全运行。工业测量在各种生产车
31、间进行复杂部件的几何位置、几何尺寸测量、测量精度可达亚毫米至毫米级。1、设备制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真实测量精度。2、为管状部件、机械、风力发电机等物体测定精密的空间位置,或提供水平、垂直和同轴性等几何特性的检测。交通工具测量NET05提供了一套灵活的解决方案,用于交通车辆、航空航天器等在生产、维护和保养期间的几何尺寸精密测量。1、NET05在特殊发射片的配合下,点位测量精度可达亚毫米级。2、易于建站的可移动3D测量系统,便于在多个不同的位置对被测物进行测量。4 地表沉降分析及应对措施4.1地表沉降分析 五环路地表差异沉降达到警戒值点号主要位于五环路西侧路肩、坡脚处及距离坡脚外10米范围内,附近有
32、五环路西侧排水沟,常年积水,渗漏严重;沉降原因分析如下:1)五环路两侧坡脚至路肩范围内填土不够密实,经雨水浸泡后,土体需建立新的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沉降。2)根据第三方雷达探测报告,暗挖拱顶上方存在一定的松软区域,诱发了地表沉降。3)2011年5月8日、2011年5月9日及2011年5月12日,均出现了降雨,雨水的入渗加大了地表沉降。 4.2应对措施1)根据雷达探测结果,对拱顶上方松软区域进行加固注浆处理。2)对五环路西侧沉降区域内(坡脚至路肩,坡脚至西侧监控点里程内)进行深层加固注浆,以阻止后续沉降。3)加强沉降观测,增加监测频率,监测频率由原来的1次/d变为4次/d。5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第 19 页 共 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