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晓景初级中学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178543 上传时间:2025-07-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晓景初级中学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晓景初级中学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晓景初级中学 2014—2017年发展规划 ( 讨 论 稿 ) 一、学校现状 1、基本情况 (1)晓景初级中学创建于2001年,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11893平方米,教学楼3栋共14间教室,实验室3间(物理、化学、生物各一间),微机室1间(电脑已坏或被淘汰),多媒体教室1间,学生宿舍2栋(32间,每间可容6-8人),学生食堂1栋(可容300人用),教师周转房1栋共24套,公租房1栋共20套,运动场一个(还不规范),篮球场2个(地面坑洼不平)。 (2)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9人(女教师10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1人,大专及以上学历47人,学历达标率98%,宿管2人,保卫2人,食堂工人7人,中共党员18人。现有学生461人,其中女生232人,10个教学班。 2、办学经验和优势 (1)是一所年轻的农村初级中学,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2)历届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 (3)当地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的大力支持。 (4)有一支团结进取的校委班子和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年轻教师队伍。 (5)近几年来教育教学质量有稳步上升的良好势头。 3、存在问题和困难 (1)办公室、运动场地及辅助设施不能满足师生需求。 (2)各功能室设备设施十分陈旧,且数量严重不足。 (3)教师按学科比例严重失调或不足,名师和骨干教师奇缺。 (4)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5)教师留不住,生源逐渐减少,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6)学校无男生宿舍,大都在外租住,对学校管理造成极大困难。 (7)学校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二、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教育方针、“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行动指南,以“四有目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培养目标,以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新课程标准为理论指导。 1、办学方向: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校 训:明理诚信,崇尚文明;勇于探索,立志成才。 3、学校“三风” 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教风:乐业、爱生、博学、奉献。 学风:好学、善思、开拓、进取。 4、办学策略(两促两创) 依法治校促规范、强化管理促质量, 科学发展创示范、锐意改革创品牌。 5、办学模式 学校实行开放式办学,教师实行包保责任制管理,学生尝试“四自主”(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学习、自主成长)教育。(简称“开放式办学、责任制管理、自主化教育) (二)办学目标 1、学校发展战略:“一二三四五战略”,即 (1)坚持一个办学方向:一切为了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实施二项工程: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3)走三条发展之路: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特色发展。 (4)实现四个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教学创新、服务创新。 (5)达到五个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教职工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2、学校发展目标 总的目标:(三型三化) 校园生态型、教师学习型、学生创新型, 管理精细化、教学高效化、学习自主化。 分期目标: 近期目标(2014—2015)在全校研讨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让学校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期目标(2015—2016)初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合作探索、创新高效”的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远期目标(2016—2017)学校各方面工作管理有序、高效、快捷,初步实现规范化管理,成为全县农村初中示范学校。 3、 教师发展目标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合作探索、创新高效”的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4学生发展目标 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六会”(会做人、会学习、会健体、会尚美、会劳动、会合作)的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学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实施规划的执行力。 1、分工明确,落实工作责任。为此,学校制定了《晓景初级中学校委人员分工及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2、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分管领导和各个处室要制定规范的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依法依章办事,分工协作,统筹安排,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优化用人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1、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和、学、树、管”的干部队伍管理思路。     和: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团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坚信“人和事定成”。     学:学好政治理论、领导策略、科研理论及业务知识。     树:不断树立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甘当人民的公仆,树立良好形象。     管: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培养,坚持民主评议干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促进干部素质的提高。特别要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使他们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精于管理。计划 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学校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努力建设一支“目标远大、理念领先、勇于创新、敢于负责、公正无私、廉洁勤政”的专家型干部队伍。 2、教师队伍建设  (1)以十六字方针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人和为贵,奉献为先,素质为本,服务为荣”。   人和为贵: 和为贵就是团结,而不是保持一团和气。团结是良好师德的体现。加强干部与干部、干部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精诚团结,和睦相处,相互支持,积极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奉献为先:就是要以身作则,乐于奉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淡化自我,勇于奉献,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石。     素质为本: 即就是提高干部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素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取得成果的保证。     服务为荣:为一线服务,为学生服务是我们学校管理层的职责,只有高效率的服务,才能带来高质量的回报,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应树立服务为荣的思想。     (2)师德教育     以“五有”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即有先进的思想,有高尚的人格,有科学的头脑,有渊博的知识,有强烈的爱心。     (3)观念转变     广泛开展教育科研及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强化理论学习,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树立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的新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创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达到师生、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4)信息素养     力争在1-3年内,通过自学和培训,使95%以上的教师能制作课件,熟练使用现代教学设备教学。加大对教师信息搜集、分析、整合、利用能力的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6)骨干培养     在优秀教师培养方面,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等方式,3年内力争培养高级教师5---8名,具有省级、地级、县级骨干荣誉称号的教师分别达到1、5、10名以上。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军人物,分别成为省级、地级、县级名师。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积极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工作方针。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人,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人”来开展,所以,必须“以人为本”。教育培养人,首先要培养教育其学会做人,所以,必须“德育为先”。 2、突出教学中心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所以,学校工作必须突出教学这个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大力推进“科研强师、科研强教、科研强校”工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样离不开科研。所以,我们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大力推进“。科研强师、科研强教、科研强校”工程。 (四)硬化、美化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内涵发展。 1、努力加强学校硬件环境建设。 (1)、校园建设:抓住校园规划的时机,积极促进均衡发展,争取修建300人以上的男生宿舍,扩大校园面积3--10亩。     (2)、办学设备:力争再建综合办公楼一栋,能容纳100-300人的阶梯教室一间,配备计算机50--150台,计算机教室1--3间以上;教室实现“班班通”;教职员工全部使用计算机办公;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等各类功能教室及其配置达到地级一类标准;增加教学软件的投入,添购与自制相结合,努力使我校的电化教学设施设备进入全县初级中学前列;全面启动办公管理网络化、自动化和无纸化。每年增购图书1000----2000册,对图书实施微机管理,提高图书使用率,增强图书室的“课堂功能”。     (3)、校园环境:道路硬化,空地绿化,环境教育化,装饰艺术化。教学、生活和活动等独立设区。切实实现“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2、强化学校软环境建设。 学校“软环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又客观存在的,而且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很大的东西,如校风、班风、校长及教师的人格魅力等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甚至是一生的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师德师风、校风、班风等建设,做到校园内人人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四、学校发展的保障体系 1、思想保障 办学思想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只有将其转化为教职工的共识,并成为教职工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学校将定期召开会议,积极学习本规划,以取得全体教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之一,认真加以贯彻执行。 2、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规划的全程管理,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有序推进。成立以工会主席为组长的学校规划实施监督考评小组,监督规划的实施与过程性的评估。 3、制度保障 不断完善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不断修订、完善、提高,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较科学的评价标准,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4、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校委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5、后勤保障 充分利用好生均公用经费,努力开源节流,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晓景初级中学 2014年9月1日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