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164247 上传时间:2025-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快乐,变“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学海无涯‘乐’作舟”。“乐”既包含“快乐”又包含“兴趣”,是“快乐——兴趣”之意,与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提出的“乐学”精神相适应,但其内涵比“乐学”更丰富。结合游戏、情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探索出一条适应现代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之路。 关键词:快乐、兴趣、游戏、爱心。 中国有句名言叫做“学海无涯苦作舟”。“苦学”的传统观念,至今还影响着许多人,所谓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十年寒窗雪,方为人上人”等。从现代教育观念来看,光是吃苦并不能有效解决学习问题,时间加汗水的传统学习方式已渐渐被优化、有效学习所代替。那什么才叫优化学习、有效学习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充分感受和体验到运动和学习的快乐。其基本含义是教师要在教学中操纵各种教学变量,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也就是说,使教学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进行。教师的着眼点不仅仅在于学生能不能接受教学内容,而且真正在于学生乐不乐于接受教学内容。教学的艺术就是使师生双方都感到轻松愉快的艺术。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让学生“乐”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快乐轻松,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关于在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提出以下几点建义: 1、激发学生兴趣,做到有“趣”才有“乐”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引起维持注意、参与及认识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是推动人们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产生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兴趣对于促进学习的重要意义,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句至理名言。关注和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也是学生在体育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体育的根本保证。 每位教学工作者都知道在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会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学习的天地,非常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四年级教学前滚翻的学习中,我为学生就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首先在课的准备活动中采用舞蹈的游戏形式进行,让学生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录音机播放歌曲(左拍拍,右拍拍,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使学生在欢乐的歌声中跳着、扭着,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就得到提高了,学生就在欢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课的主题了。 接着我向学生提出课的主要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同学们想象一下球与长方形木板在地面上进行滚动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学生听到就争先恐后地回答:“球在地上能滚动,而木板却不能动".为什么?而同学们又说:"因为球是圆的而木板是长方体。”同学们真棒,都说得很好.接着老师拿出一个球顺手推出,让球依次着地滚动,并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他们在看球滚动的过程中还有不少同学在比试、展示自己的动作,这时我便鼓励学生说:“有谁能象刚才的球一样在小垫子上滚动的?”不少同学大声的回答:“老师我能,我来做”。 然后便让学生依次在小垫子上练习滚动,自由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问:“同学们在垫子上练习的时候谁滚的最好?”这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小东说:“小华最棒,他能团起身子,像球滚动一样。”张勇说:“小华没有抱头,我认为李明滚得最好,滚得象球一样圆滑。”“好,刚才大家都发表了自己对别人练习的意见,每个人都说得很好,都提出了怎样才能滚得最好的建义,现在大家再来练习一下。”果然大部分同学都能滚得很好,但有极少部分同学在练习中总是翻不过去,这时作为教师应及时纠正他的动作同时要鼓励他,帮助这些同学完成这动作,真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学到知识,得到乐趣并有获取成功的喜悦。 总的来说,兴趣不是天生具有的,是要在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形成的,但怎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本人觉得应从以下这几方面来培养: 1.1要加强体育学习目的的教育,通过培养高尚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体育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为自己而学习,为自己而锻炼。”并有意识地把一般的学习兴趣转化为情兴和志趣,使兴趣发挥效能作用。 1.2要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化,并不断更新与丰富新的教学内容,难易适中,要求合理,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成功,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既让学生感受到上体育课的乐趣,又激发了情操。 1.3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态度,及时作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荣誉感。如果做到了上面三点,我认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结合教学游戏,做到有“玩”才有“乐”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教学中要结合游戏,充分利用各类游戏的作用。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质的增强需要经过反复训练,这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如果在教学和训练中结合游戏活动,无论是从生理学还是从教育学方面来说,都产生良好的效果和积极的作用。但在选择游戏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地选择游戏。例如低年级学生喜欢模仿、爱好戏剧性的动作,但注意力不集中,易于分散。因此教学时应选择《快快分散》、《拍球比多》、《一切行动听指挥》等规则少而简单的游戏;中年级学生大多数都喜欢富有情节的游戏,选择的游戏规则可以复杂一些,如《打龙尾》、《报数比赛》、《跳进去拍人》、《黄河、长江》等;而高年级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过度年龄的许多特征,如男生比较喜欢玩哪些有对抗性及力量、速度比较强的游戏,而女生比较喜欢玩有韵律的、软而又协调的游戏,如<投篮比赛>,<跳绳>等等。 例如,我在三年级"美化校园"的游戏教学中,结合校园地处优美,建筑气势雄伟的独特优势,先用大量的图片展示并组织学生现场观摩,然后激发学生:"现在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小树苗,花草(长短绳和毽子),看哪个组能把校园美化得最漂亮,最有创意"。经过学生的努力合作,认真探索,有的组把校园设计为美丽的花坛,毽子分别代表小树苗和绽放的花朵;有的把校园设计为一个主题公园,用绳子围成戏水池和人行道......,这些巧妙的设计,充分显示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游戏中又使学生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之情。 3、给予学生关爱,做到有"爱"才有"乐" 著名教育学家夏丐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要用热情与尊重学生的言行,去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和信任,更要创造出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如果师生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和平共处的,充分协调的合作伙伴关系,那么就会师乐,生乐,师生共乐;师荣,生荣,师生共荣.通过师生携手共进,共同学习,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我们的体育教学将会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完美而有效地实现课程改革的教学新目标,真正体现出快乐体育,共享快乐的一种友好氛围. 众所周知,教育差生是每位教师的工作重点、难点,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如何去教育好一个差生?我认为,首先要充分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找到"差"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并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长处,热情主动地与他们交朋友,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赢得他们对自己的信任。 例如我刚出来工作的第一年,五年级学生陈冬是全班有名的捣蛋王,思想纪律差,学习成绩差,平时还不讲究个人卫生,身上总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他也不愿意跟同学说话,性格特别的内向.上课时他头总是低着,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总是借故不参加。有一次学校举行的班际广播体操比赛,每个班级都在进行紧张的训练,而他班也毫不例外,他班在训练时他总是借故不参加,班主任和同学都很有意见,我作为他的体育老师我当时也很恼火,但是当时确实也没什么办法,只是忍受着。后来在星期三的体育课他也没来上,于是我去课室找他,亲切地问他为什么不上体育课,他低头说:"我肚子痛"。当时我并没有生气,而且还亲自去找药来给他吃,然后让他好好的休息,放学又主动送他回家,来到他家从他家的环境看出他家非常的困难.而他奶奶当时就含着泪水对我说,陈冬以前其实也是个好孩子,经常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做的事,但两年前他妈因病去逝,爸又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还经常拿他出气,因此陈冬一点也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从此了解他的实际情况之后,我同班主任经常找他沟通,找他谈心,用心去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并经常鼓励他,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他关爱,帮助他消除心理障碍,使他树立信心,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关爱,他渐渐变成了一个开朗而活泼的学生了。后来他不但很喜欢上体育课和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而且特别喜欢同同学们玩在一起了.并在学校举办的校运动会上,他踊跃报名参加,并在比赛前他天天独自一个人在田径场上苦练,通过自己的刻苦锻炼,在运动会中他参加的男子八百米跑荣获了冠军。他不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而且还为自己的班争了光,受到了学校及老师的表扬和奖励。从此以后,他变得更有自信,精神变得更加振作起来了,便改变了他以前那些不良的习惯,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这事我切身感受到,教育差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必须要长期跟踪教育,深入了解学生,及时鼓励,正确引导,真诚对待,努力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坚持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爱"的温暖和力量。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现代素质教育观念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一种知识,而更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情感,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使学生无论参与各种体育活动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使得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进步,真正培养到学生的"乐"学精神和获得心智上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情感教育的心理学>> 2、全国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编<<教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王英奎<<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周绍忠,<<体育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体育健美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