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体育精品教案】《后滚翻》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技巧”单元中的“后滚翻”。具体内容包括:后滚翻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安全注意事项以及体能训练。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后滚翻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勇敢、自信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核心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后滚翻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教学重点:动作要领的掌握、身体协调性和核心力量的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体操垫、哨子、计时器。
2.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毛巾。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翻滚接力”游戏,活跃课堂氛围,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
(1)教师讲解后滚翻的动作要领,强调重难点。
(2)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后滚翻的标准动作。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4. 例题讲解(5分钟)
教师选取一名动作规范的学生进行示范,讲解动作要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后滚翻练习,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6. 体能训练(10分钟)
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提高学生后滚翻的稳定性。
六、板书设计
1. 后滚翻动作要领:
身体后倒,双手撑地,脚跟抬起,团身向后滚动,头部、肩部、腰部、腿部依次着地。
2. 后滚翻注意事项:
保持身体协调性,注意头部、颈部保护,避免受伤。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后滚翻动作要领复述。
(2)拍摄后滚翻动作视频,至班级群。
2. 答案:
(1)见板书。
(2)根据学生的视频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2.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家庭练习,提高后滚翻技能,并参加各类体育比赛,锻炼身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3. 作业设计中的作业题目和答案。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1. 教学难点:后滚翻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解析:后滚翻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是学生掌握该技巧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在动作过程中的连贯性,避免动作出现中断或停顿。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力量,提高动作稳定性。
2. 教学重点:动作要领的掌握、身体协调性和核心力量的训练。
解析:动作要领的掌握是基础,身体协调性和核心力量是保证动作质量的关键。教师应着重讲解和示范动作要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核心力量。
二、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解析:实践情景引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应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 技术讲解与示范
解析:技术讲解与示范是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关键环节。教师应详细讲解动作要领,突出重点,并用自己的示范动作展示标准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 学生分组练习
解析:分组练习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作质量。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纠正动作错误,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4. 例题讲解
解析:通过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分析学生易犯的错误,并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5. 随堂练习
解析:随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练习,并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6. 体能训练
解析:体能训练是提高学生后滚翻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针对核心力量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动作稳定性。
三、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解析:作业题目应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教师应设计能够检验学生动作要领掌握程度的题目,并要求学生动作视频,以便进行评价。
2. 答案
解析:根据学生的视频进行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2. 拓展延伸
解析:拓展延伸旨在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家庭练习,提高后滚翻技能。教师应推荐相关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锻炼身心。同时,教师还可组织课外活动,如户外拓展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动作要领时,语言应简练、清晰,语调要亲切、有感染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示范动作时,语言要同步描述动作要点,语调要坚定、有力,让学生感受到动作的节奏和力度。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详细讲解动作要领,突出重点,示范动作标准。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及时纠正动作错误。
4.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性分析学生易犯错误,提供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不同难度练习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6. 体能训练:10分钟,注重核心力量训练,提高动作稳定性。
三、课堂提问
1. 在讲解和示范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疑惑,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四、情景导入
1. 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情景,如翻滚接力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2.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到后滚翻技巧在运动中的重要性。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时间分配是否恰当,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计划。
2. 学生对后滚翻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是否需要针对某一环节进行巩固练习。
3. 课堂提问和情景导入的效果,是否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4.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需要改进和调整。
5. 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实施效果,是否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6.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和反馈是否及时、准确,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是否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