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1164034 上传时间:2025-07-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5.01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五年级美术 教案 龙湾学校:李 成 2012年3月 第一单元: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第1课: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①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②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美术表现的形式美。 教学过程和方法: ①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历史再现。 ②在欣赏感受中发现绘画、雕塑的形式美与创造美。③在细节描绘中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品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艺术品的情感力量。 教学要点: 重点: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海。 难点: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海(历史、文化、艺术、手法)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兴趣点:与美术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知识、以及声像欣赏的情景体验。 观察点: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和人物动态。 课前准备和课时: 1、 一课时 2、让学生收集有关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和人物动态的作品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课本中范图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提问:谁说一说你欣赏课本中的插图后,你有什么的感觉? 欣赏《流民图》 提问:你从人物的表情中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画面给你什么感觉?(悲伤、愤怒、饥饿、无奈和反抗等)画面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中人物的那些方面(如表情、动态、)来表现情感的?请选择合适的语汇表达你的感受。 三: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 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绘画形式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 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的色彩、特别的功能人物的表情画。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四)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选择适合的词汇表达作品中人物情感。 2.较高的要求:通过欣赏感受,能运用美术语汇个生动的语言文表述人物的情感。 3.个性探究:能临摹感兴趣的作品局部或画出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情感。 课后记:学生通过学习能临摹出感兴趣的作品,或画出生活中人物的某种情感。 第2课: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物动态的作品资料3、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放课件 2、欣赏课本中范图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二、讲授新课 课题:(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提问:谁说一说你欣赏课本中的插图后,你有什么的感觉? 欣赏《流民图》 提问:你从人物的表情中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画面给你什么感觉?(悲伤、愤怒、饥饿、无奈和反抗等)画面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中人物的那些方面(如表情、动态、)来表现情感的?请选择合适的语汇表达你的感受。 三、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绘画形式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 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的色彩、特别的功能人物的表情画。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四、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选择适合的词汇表达作品中人物情感。 2.较高的要求:通过欣赏感受,能运用美术语汇个生动的语言文表述人物的情感。 3.个性探究:能临摹感兴趣的作品局部或画出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情感。 课后记:学生通过学习能临摹出感兴趣的作品,或画出生活中人物的某种情感。 第二单元:关注社会与生活 第3课:浩气长存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认识纪念革命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建筑或美术作品的特征,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革命纪念性建筑和美术作品的意思特色。②在欣赏感受与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感受革命纪念性建筑和美术作品传达出的精神和意义,缅怀先烈。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认识纪念革命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建筑或美术作品的特征与艺术特殊。 2、难点:介绍史实、艺术手法的简明性,作业练习的可行性。 3、兴趣点:①历史事件的简述。②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设计风格。③考查家乡的伟人,英烈和发生在身边的重大历史事件。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2课时、让学生收集伟人,英烈和发生在身边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浩气长存) 2.欣赏:《广州黄花岗公园供门牌坊七十二烈士墓》 3.教师教师简单介绍故事的经过。。 4 .提问:欣赏感受: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该建筑是用什么材料来建成的?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材料?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5.教师讲授新课: ①教师简单建筑的特征。 ②记念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雕塑及绘画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历史记,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珍贵的遗产,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经典题材,是具有丰富人文性、教育性的的美术学习专题。 ③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记念性建筑及仁人志士形象或事迹。 ④上色 三、学生活动 1、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记念性建筑及仁人志士形象或事迹。 2、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四、 作业要求: 1、能用恰当的语言对革命记念性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建筑或美术作品造型特征和艺术特色进行描述,能尝试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2.个性探究:能参考图片,临摹或写生一幅表现仁人志士形象及事迹或革命记念建筑的画 第2课时 一、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感受美、认识美、 活动一、想象美、欣赏美、 活动二、探索美、 活动四、评价美 二、学生活动: 评价目标: 1、有创意、 2、色彩美、3、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记念性建筑及仁人志士形象或事迹。 4、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这些建筑和美术作品的造型特征和艺术特色,能尝试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5、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记念性建筑及仁人志士形象或事迹。 三、学生自评: 今天喜欢不喜欢这节课,请在作业的右下角画出笑、哭、的娃娃的脸。 第4课:烽火岁月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了解人类历史上有关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及影响。②能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战争与和平的想法。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收集和整理有关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图片或影象资料等,供学生讨论学习。②在欣赏、感受、评述过程中启发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理解。③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形式来表现战争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在资料欣赏、分析、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精神。②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关和世界关。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用绘画形式表现烽火岁月的英雄豪杰,或表达人们渴望和平的想法。 2、难点:用什么的绘画语言表现战争与和平的思想。 3、 兴趣点:①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欣赏。②不同表现体裁作品欣赏。③互动交流研讨有关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或图片、影片等。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2课时、让学生收集伟人,英烈和发生在身边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烽火岁月) 2.欣赏:油画作品《淮海大战》 3.教师教师简单介绍故事的经过。。 4 .提问:欣赏感受:从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气氛如何?画面反映了什么?画家应用了哪些造型及色彩表现战争场面?你能说说自己欣赏后的感受吗? 5.教师讲授新课: ①教师简单油画作品《淮海大战》 ②让学生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威武勇猛及雷霆万均之势的歼敌大场面,从中体验人民解放战争的强大力量与正义的伸张。画面构图饱满,动感强烈。表现了人民战士为了解放全中国,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经典题材,是具有丰富人文性、教育性的的美术学习专题。 ③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英雄形象或事迹。 ④上色。 三、学生活动 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英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事迹。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四、作业要求: 1、简单描绘或以线条形式表现一件英雄主题的美术作品。 2.个性探究:能用不同的材质、方法创意地去表现英雄主题的作品。 第2课时 一、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感受美、认识美、 活动一、想象美、欣赏美、 活动二、探索美、 活动三、表现美、 活动四、评价美 二、学生活动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色彩美、3、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记念性建筑及仁人志士形象或事迹 4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这些建筑和美术作品的造型特征和艺术特色,能尝试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事迹。 三、小结: 教师讲评:①画面简洁、概括、清晰、色彩协调、②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事迹。 课后记: 1、我能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战争的场面和英雄事迹。 2、我通过调查能了解家中的英雄的动人的故事,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 第5课:我们爱和平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平的意义,能用适当的意思手法来表现和平的主题。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与平述过程总中,感受画家的思想感情和对和平的向往。②在体验和创作过程中、尝试和学习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体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热爱和平,反对战争。②感受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会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身边的社会与生活。 二、教学要点: 1、重点:学习借助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或适当的技法来表现和平的美好生活。 2、难点:如何表现热爱和平的主题。 3、兴趣点:举办“我眼中的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展、看谁的作品有创意。 4、观察点:和平的色使者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2课时、让学生收集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美术作品,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二、课堂导入: 播发战争电影片段和图片,感受战争场景的残酷、悲惨、再观察和平年代的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提出问题:战争带给人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珍惜和平 三、课堂发展 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英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事迹。 四、反思评价: 1作品能否传达热爱和平的意愿? 2、作品的构图,色彩、形式美感如何? 五、课后延伸: 举办“我眼中的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展,看谁的作品有创意。 第2课时 一、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感受美、认识美、 活动一、想象美、欣赏美、 活动二、探索美、 活动三、表现美、 活动四、评价美 二、学生活动 评价目标:1、有创意 2、色彩美 3、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记念性建筑及仁人志士形象或事迹。 三、小结: 教师讲评: ①画面简洁、概括、清晰、色彩协调、 ②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事迹。 第6课:做个胸卡送老人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胸卡的用途,学习制作胸卡的方法步骤。②结合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等要素进行大胆设计制作。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组织交流、讨论、了解老人的生活及人生经历。②通过欣赏、学习、掌握胸卡设计的基本要素。③通过尝试、探索、从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在欣赏与探讨中掌握胸卡的制作技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做胸卡献给老人,培养学生关心人、尊重人的良好品德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从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进行大胆创新制作。 2、难点:制作什么样的胸卡让爷爷奶奶喜欢。 3、兴趣点:①胸卡制作的实用性和多样性。②自己做小设计师、为爷爷奶奶制作胸卡的过程。 观察点:小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和文字。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 一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胸卡制作品中3、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课本中范图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做个胸卡送老人) 2、提问:谁说一说你欣赏课本中的插图后,你有什么的感觉? 3、欣赏自己收集的各种胸卡制品 4、教师讲师制作方法:①设计外形②剪贴、装饰、③书写文字,正面写出老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人的电话。反面写出老人的身体健康的情况和什么样的血型等事情。 5、用美术的术语语言表达出自己对胸卡制作过程。 三、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 1、能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有外形、色彩、图案、文字等特色的胸卡。 2、送自己的爷爷奶奶。 四、作业要求: 1.能从胸卡的外形、色彩、于案、文字进行大胆创新制作。 2.较高的要求:能够从人物的年龄、性别及个性要素设计出精美的胸卡通。 3.个性探究:能尝试探索应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表现,体现设计的个性和创新性。 课后记: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从人物的年龄、性别及个性要素设计出精美的胸卡通。 第三单元:写实与抽象的世界 第7课: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生活中透视现象的基本特征,学习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与原理。②学习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前后的空间关系。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与体验,理解透视现象及其基本特征。②学习运用“斜线法”、“垂线法”、“明暗法”、“投影法”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与画面的空间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增强科技意识。②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培养学生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要点: 1、重点:学会运用透视的基础方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难点:理解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基本原理。 3、兴趣点:①观察生活中的透视现象。②在透明胶片或玻璃片上观察和画出某处景物的空间感。 4、观察点:观察画中水果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2课时、让学生收集美术作品,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4、.收集美术作品。 5、准备好绘画工具。 二、课堂导入: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香蕉、石榴或釉子的实物水果,感受实物的质感和体积,再结合《番石榴》作品赏折,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三、发展: 1、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视觉感受美术作品的立体感和空间赶美感和艺术特色。 2、.领会美术作品所传达的精神。 3.尝试体验以“斜线法”、“垂线法”、“明暗法”、“投影法”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与画面的空间感为主题的美术创作。 四、反思评价: 1.作品能否传达物体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2.作品的构图,色彩、形式美感如何? 五、课后延伸: 举办课室或校园某一景物的美术作品展,看谁的作品有创意 第2课时: 一、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感受美、认识美、 活动一、想象美、欣赏美、 活动二、探索美、 活动三、表现美、 活动四、评价美 二、学生活动 1、 有创意 2、色彩美 3、尝试用临摹或写生的方法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 三、小结: 教师讲评: ①画面简洁、概括、清晰、色彩协调、 ②能自主表现生活中的画面,较准确地画出立体感和空间感。 第8课: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观察不同物体的表面特征,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与色彩表现各种物体的表现特征。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中分析细而尖的线、方直线、波浪线等线条表现对象。②在尝试利用线条、色彩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中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与成功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欣赏、体验与尝试,养成勤于观察生活,善于表现生活,勇于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②积极观察,主动探索,互相交流,勤于表现,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要点: 1、重点:学习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来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 2、难点:如何运用平滑、粗糙、流畅、生涩、轻快、厚重、柔和、硬朗等不同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表面现象。 3、兴趣点:①感受物体的表面特征。②师生合作探索物体表面特征的表现方法。 4、观察点:画家用尖硬的线条,轻松的用笔表现出豪猪的外形。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 一课时、 2、让学生收集有静物美术作品、 3、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课本中范图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 2、提问:谁说一说你欣赏课本中的插图后,你有什么的感觉? 3、欣赏《呆呆地走着》《红壶》 4、提问:你从作品中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如玻璃的光滑、皮毛的柔软、钢铁的坚硬等)使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5、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自己的感受?怎样用线条表现(长段线、点等)方法表现。 三、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在尝试利用线条、色彩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中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与成功感。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四、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画出物体的外形特征和表面特征。 2.较高的要求:能选择恰当的线条,色彩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 3.个性探究:能根据物体的质感,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表现方法,画出其表现特征。 课后记:学生通过学习能画出物体的外形和根据物体的质感,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表现方法,画出其表现特征。 2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美术/书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