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武安二中分校 音乐 学科课时通、个案
年级 八下 册 总3 课时 主备人:程文琴2017年 2月22 日
课 题
华夏古韵
学习目标
(1)演唱《阳关三叠》及欣赏《杏花天影》,感受琴歌的魅力,增强对我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体会古曲蕴含的深厚情感。
(2) 能用连贯、流畅、饱满的声音演唱《阳关三叠》,体会其古韵及感受、了解古曲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点
学唱《阳关三叠》。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出歌曲《阳关三叠》的旋律和意境,锻炼气息的控制能力。
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出歌曲《阳关三叠》的旋律和意境,锻炼气息的控制能力。
教学环节及课堂习题
教师个案
1.欣赏名画导出古诗
2.看诗、赏画、带问题欣赏歌曲《阳关三叠》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歌曲吧!
提问:歌曲的情绪如何?歌曲歌词与诗歌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这首琴歌音调纯朴而富有激情,在王维原诗的基础上又补充了长短句的诗句用来丰富琴歌的内容,形成了两个段落。”
3.复听歌曲《阳关三叠》
“歌曲中哪些字唱得比较重?请同学们将唱得重的音找出来。”
4.老师演唱第一段歌词,学生轻声跟唱
5. 学生跟琴演唱第一段歌词
6. 学生跟琴视唱第一段曲谱,分析旋律特点
7.师演唱第二段歌词,学生轻声跟唱,找出难点并解决
8.学生跟琴演唱第二段落歌词
9.带问题欣赏刘欣然演唱的琴曲《阳关三叠》
10.引导学生配乐诵读《阳关三叠》的三叠歌词,激发学生与作品情感产生共鸣
11.学生跟伴奏完整的用连贯、流畅、饱满的声音演唱《阳关三叠》
12.欣赏合唱版《阳关三叠》
(二)欣赏《杏花天影》
“唐诗宋词是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的巅峰代表文化,在音乐方面,不仅唐诗有琴歌,宋词也有很多歌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宋代歌曲,请听……
1.欣赏姜夔作词作曲的《杏花天影》
2. 简介作词、作曲家姜夔
3.看歌谱欣赏《杏花天影》
请同学看到这首歌曲的歌谱,探寻宋代歌曲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这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歌曲。音乐由换头合尾的两个段落组成,歌曲第一段三小节“绿丝低拂鸳鸯浦”与第二段“金陵路、莺吟燕舞”在旋律处理上形成对比,而后段旋律完全相同,许多宋词都是这样的结构。)
课后
反思
武安二中分校 音乐 学科课时通、个案
年级 八下 册 总 4课时 主备人:程文琴2017年 2月22 日
课 题
华夏古韵
学习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古乐器,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激发对古代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听辨其音色。
教学重点
欣赏《原始狩猎图》《哀郢》《楚商》
教学难点
欣赏《原始狩猎图》《哀郢》《楚商》
教学环节及课堂习题
教师个案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原始狩猎图》
欣赏《原始狩猎图》
提问:你能听出骨笛吹奏的音乐吗?整首音乐的力度、速度有什么变化?
欣赏《原始狩猎图》演奏视频
老师小结
(三)欣赏《哀郢》
1.老师展示埙并吹奏《哀郢》主题音乐
2.看图介绍乐器埙
思考:乐曲让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曲名《哀郢》有什么含义?
4.介绍《哀郢》的作者屈原,感受作者悲愤情绪的由来
(四)欣赏《楚商》
提问:编钟与编磬音色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形状象什么,你能猜出它们是什么演变而来的吗?
(音色:编钟声音浑厚,编磬声音清脆。编钟倒过来象古代地酒杯,编磬象古代地犁头,古代音乐家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提验升华成了乐器,正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由于以古乐器演奏,音色深沉拙朴,体现了屈原“行吟泽畔”凝神沉思曲心情。乐曲适合在宫廷演出。因为从材料上看,青铜器、玉石很昂贵,是贵族身份的象征。从演奏者来看,需要庞大的演奏乐手,一套编钟需要几个乐手演奏。从音乐旋律来看,钟磬演奏的音乐是能体现皇族威严的宫廷正乐即雅乐。)
课后
反思
武安二中分校 音乐 学科课时通、个案
年级 八下 册 总4课时 主备人:程文琴2017年 3月6日
课 题
梨园风采
学习目标
(1)在欣赏经典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过程中,了解梅兰芳、马连良两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并认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
(2)积极参与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不同行当的唱腔魅力。
教学重点
(1)学生能说出梅兰芳、马连良两位表演艺术家所属行当,知道四大名旦与四大须生。
(2)学生能在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中,了解生、旦、净、丑行当的唱腔特点,并能进行辨别
教学难点
积极参与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不同行当的唱腔魅力。
教学环节及课堂习题
教师个案
1. 课前导入
伴随京剧曲牌音乐,展示京剧表演艺术家们的舞台剧照。师生交流京剧的起源、行当等知识。
2.欣赏教学《海岛冰轮初转腾》
师生交流总结:此唱段以不急不缓的节奏,委婉细致的唱腔,表现了杨贵妃怨愤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3《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下面我们将欣赏著名老生表演艺术家马连良表演的,《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7)师简介马连良:马连良是20世纪较具影响力的京剧大师,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他兼蓄各派之长,改革传统老生唱腔,20世纪30年代将月琴移到乐队前列,与京胡协奏,加强唱腔力度,逐步创立起柔润、潇洒的“马派”艺术。其演唱流利、舒畅,雄浑中见俏丽,深沉中显潇洒,奔放而不失精巧,粗狂又不乏细腻。代表剧目有:《借东风》
四、课堂总结
京剧,作为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其丰富多彩的声腔艺术、纷呈多变的表演形式、流派众多的文化底蕴,集中展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神韵,称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希望同学们能走近它、喜欢它、欣赏它。
课后
反思
武安二中分校 音乐 学科课时通、个案
年级 八下 册 总5课时 主备人:程文琴2017年3月6 日
课 题
梨园风采
学习目标
1、学唱《儿行千里母担忧》;
2、欣赏:《游 园 惊 梦》
3、学习简单的京剧表演动作欣赏《打虎上山》
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感受和体验昆曲一唱三叹的唱腔风格。
2、通过欣赏《打虎上山》,了解现代京剧。
教学难点
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教学环节及课堂习题
教师个案
1、情境创设:课前播放以《三家店》剧照为背景的京剧曲牌“万年欢”。
2、体验与交流:学唱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
(一)剧情以及人物介绍。
(二)“文场”和“武场”
3、音乐知识——昆曲
原名“昆腔”,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14~15世纪的江苏昆山,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昆曲曲调轻柔婉转、圆润流畅,唱词精雕细琢、谐美华匀,演唱者常常是“一唱三叹”、一字数转。2001年,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4、欣赏《打虎上山》,说说是哪类唱腔?
5、介绍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
京剧把“唱”、“念”、“做”、“打”都综合在一起。在不同的剧目和场次中,“唱”、“念”、“做”、“打”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来说,京剧还是以“唱”为主,京剧界传统说法是“唱”居首位;在观众的语言中,把“演戏”说成是“唱戏”,这也可以说明,歌唱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唱功必须有基本的技术功力,不仅要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还要学会归韵、运腔等技巧,因而唱功是品评一个演员技艺高下的重要因素。目前京剧已形成不同的唱腔流派,使得京剧的流派纷呈,它的唱以其绚烂多彩而独具魅力。
“念”“做”
京剧把“唱”作为重要表现手段,但它不是单独运用,而是经常与“念”配合,互为补充。戏曲除了通过语言,而且要通过行动,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京剧中的“做”正是为了完成以上任务而强调的一门功夫,所以称为“做功”也称“做派”。“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它有一套特定的程式体系。京剧中对种种生活情景,如开门、关门、上楼、下楼、上船、下船、乘马、行舟、饮酒、跪拜,种种不胜枚举的情景,在表演时均有一定的程式可供使用。下面请大家看一看,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
7、总结:
京剧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的表演在审美特征上是独树一帜的。尤其与西方的写实性的表演是根本不同的。比如舞台上没有门,但是演员通过表演,却使观众看到了门的存在,使你必须承认有门。明明没有马,却让你承认有马,没有船,却让你承认有船。这就是京剧,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征
课后
反思
武安二中分校 音乐 学科课时通、个案
年级 八下 册 总7课时 主备人:程文琴2017年 3月26日
课 题
西乐撷音
学习目标
(1)通过学唱《英雄凯旋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感受变化音的音乐表现。
(2)通过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体验乐曲的音乐风格及情绪,完成聆听与思考中的“乐曲说明”。
教学重点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巴罗克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能够自信有感情的歌唱并能表现歌曲亲切自豪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1)能够说出清唱剧的含义
(2)、能够说出作曲家亨德尔的代表作品及其音乐创作特点。
教学环节及课堂习题
教师个案
1、导入
(1)老师简介欧洲音乐的不同音乐风格流派。
(2)聆听《英雄凯旋歌》,片段,老师讲解清唱剧的含义。
2、学唱《英雄凯旋歌》
(1)老师简介歌曲与作曲家亨德尔的相关知识。
(2)完整聆听歌曲,关注歌词,了解歌曲的表现内容及音乐情绪。
(3)运用歌曲中的乐句进行发生练习,老师提出歌唱的基本要求。
(4)老师分别弹奏升5、升4的乐句和还原5、还原4的乐句,学生聆听分辨,并学唱,注意音准。
(5)分析歌曲结构,注意乐段的重复。
(6)学唱歌词,提示学生注意歌词与旋律的对应,通过练习解决一字多音的难点。
①完整聆听《哈利路亚》,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什么情感?
②老师简介《哈利路亚》的相关知识。
3、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
(1)简介乐曲《G弦上的咏叹调》与作曲家巴赫的相关知识。
(2)完整聆听音乐,关注作品的力度、速度、音调及情绪等音乐要素的特点。
(3)随音乐填写以下乐曲说明:
《G弦上的咏叹调》是“——的代表人物”巴赫创作于——年的管弦乐作品整首作品速度——,力度——,音调——,开头两小节旋律线形成一个“问号”形状的图案,似在表现作曲家的思索。这首作品抒发了——的情绪,感人至深。
(4)跟着音乐哼唱主题旋律,感受作品悠长、深沉、优美的旋律之美。
欣赏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进一步感受巴罗克时期音乐作品庄重,结构规整的风格特点。通过填写乐曲说明,检测学生对作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后
反思
武安二中分校 音乐 学科课时通、个案
年级 八下 册 总8课时 主备人:程文琴2017年3月26 日
课 题
西乐撷音
学习目标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古典乐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能够感受到海顿《小夜曲》明朗、典雅、质朴的色彩,及其表现出的无忧无虑的意境,以及《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重点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古典乐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能够感受到海顿《小夜曲》明朗、典雅、质朴的色彩,及其表现出的无忧无虑的意境,以及《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难点
(1)能够说出弦乐四重奏、交响曲的含义。
(2)能够说出作曲家海顿的代表作品,能够背唱音乐主题。
教学环节及课堂习题
教师个案
1、导入:播放《英雄凯旋歌》《哈利路亚》《G弦上的咏叹调》音乐片段,辨别乐曲名称和作者。
2、欣赏《小夜曲》
(1)聆听三遍钢琴弹奏的主题旋律
(2)完整聆听作品,并思考:乐曲是由那几件乐器演奏的?他的音乐情绪、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3)简介作曲家海顿及其代表作,介绍《小夜曲》的相关知识。学习弦乐四重奏的含义。
(4)视唱主题旋律,分析主题旋律进行特点。
(5)完整聆听作品,听辨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以及每次出现时的变化。
3、欣赏《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1)用击拍的方式模拟生活中的敲门声,并尝试用音乐表现要素(速度音调、节奏、力度等)来表现不同的敲门声。
(2)聆听全曲,并思考:乐曲的情绪是什么?表现了什么内容?给你印象最深的音调是什么?
(3)简介乐曲《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与作曲家贝多芬的相关知识。学习交响曲的含义。
⑤聆听副部主题音乐片段,思考:这部分音乐具有怎样的情绪?表现了什么内容?与主部主题的音乐情绪有何不同?
⑥随音乐哼唱副部主题音乐,思考:副部主题旋律的发展
4、音乐家故事: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
(1)聆听音乐,思考:这首音乐作品的主题乐器是什么?表现了何种意境?
(2)老师讲述与《月光奏鸣曲》创作相关的小故事。
(3)再次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这首作品主题的旋律进行、力度、速度、有什么特点?
通过音乐家故事栏目的学习,使学生更深的了解贝多芬的创作特点。
课后
反思
武安二中分校 音乐 学科课时通、个案
年级 八下 册 总13 课时 主备人:程文琴2017年 5月12 日
课 题
音乐故事
学习目标
(1)演唱《阳关三叠》及欣赏《杏花天影》,感受琴歌的魅力,增强对我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体会古曲蕴含的深厚情感。
(2) 能用连贯、流畅、饱满的声音演唱《阳关三叠》,体会其古韵及感受、了解古曲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点
学唱《阳关三叠》。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出歌曲《阳关三叠》的旋律和意境,锻炼气息的控制能力。
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出歌曲《阳关三叠》的旋律和意境,锻炼气息的控制能力。
教学环节及课堂习题
教师个案
1.欣赏名画导出古诗
2.看诗、赏画、带问题欣赏歌曲《阳关三叠》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歌曲吧!
提问:歌曲的情绪如何?歌曲歌词与诗歌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这首琴歌音调纯朴而富有激情,在王维原诗的基础上又补充了长短句的诗句用来丰富琴歌的内容,形成了两个段落。”
3.复听歌曲《阳关三叠》
“歌曲中哪些字唱得比较重?请同学们将唱得重的音找出来。”
4.老师演唱第一段歌词,学生轻声跟唱
5. 学生跟琴演唱第一段歌词
6. 学生跟琴视唱第一段曲谱,分析旋律特点
7.师演唱第二段歌词,学生轻声跟唱,找出难点并解决
8.学生跟琴演唱第二段落歌词
9.带问题欣赏刘欣然演唱的琴曲《阳关三叠》
10.引导学生配乐诵读《阳关三叠》的三叠歌词,激发学生与作品情感产生共鸣
11.学生跟伴奏完整的用连贯、流畅、饱满的声音演唱《阳关三叠》
12.欣赏合唱版《阳关三叠》
(二)欣赏《杏花天影》
“唐诗宋词是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的巅峰代表文化,在音乐方面,不仅唐诗有琴歌,宋词也有很多歌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宋代歌曲,请听……
1.欣赏姜夔作词作曲的《杏花天影》
2. 简介作词、作曲家姜夔
3.看歌谱欣赏《杏花天影》
请同学看到这首歌曲的歌谱,探寻宋代歌曲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这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歌曲。音乐由换头合尾的两个段落组成,歌曲第一段三小节“绿丝低拂鸳鸯浦”与第二段“金陵路、莺吟燕舞”在旋律处理上形成对比,而后段旋律完全相同,许多宋词都是这样的结构。)
课后
反思
武安二中分校 音乐 学科课时通、个案
年级 八下 册 总 14课时 主备人:程文琴2017年 5月12 日
课 题
音乐故事
学习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古乐器,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激发对古代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听辨其音色。
教学重点
欣赏《原始狩猎图》《哀郢》《楚商》
教学难点
欣赏《原始狩猎图》《哀郢》《楚商》
教学环节及课堂习题
教师个案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原始狩猎图》
欣赏《原始狩猎图》
提问:你能听出骨笛吹奏的音乐吗?整首音乐的力度、速度有什么变化?
欣赏《原始狩猎图》演奏视频
老师小结
(三)欣赏《哀郢》
1.老师展示埙并吹奏《哀郢》主题音乐
2.看图介绍乐器埙
思考:乐曲让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曲名《哀郢》有什么含义?
4.介绍《哀郢》的作者屈原,感受作者悲愤情绪的由来
(四)欣赏《楚商》
提问:编钟与编磬音色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形状象什么,你能猜出它们是什么演变而来的吗?
(音色:编钟声音浑厚,编磬声音清脆。编钟倒过来象古代地酒杯,编磬象古代地犁头,古代音乐家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提验升华成了乐器,正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由于以古乐器演奏,音色深沉拙朴,体现了屈原“行吟泽畔”凝神沉思曲心情。乐曲适合在宫廷演出。因为从材料上看,青铜器、玉石很昂贵,是贵族身份的象征。从演奏者来看,需要庞大的演奏乐手,一套编钟需要几个乐手演奏。从音乐旋律来看,钟磬演奏的音乐是能体现皇族威严的宫廷正乐即雅乐。)
课后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