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公司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一、制度背景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检修是设备维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是,如果检修不规范或不安全,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停产等问题,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为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规范设备检修工作,制定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管理对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检修作业,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等。
三、管理原则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设备检修过程中,一定要把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注重预防措施的落实,尽可能降低安全风险。
2. 规范操作,标准流程。检修作业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流程和作业方式。
3. 资料详尽,记录完善。设备检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资料清单和记录表进行,确保检修资料详尽,记录完善。
4. 人员合理搭配,任务明确分工。检修作业中,应针对不同的任务要求,合理搭配不同的人员,避免人员负担过重或分工不明确。
四、管理措施
1. 评估风险,制定检修计划。在进行设备检修作业之前,应对检修作业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检修计划。
2. 建立检修清单及相关记录表。制定设备检修作业清单和相关记录表,以规范检修作业流程,记录检修过程中的信息。
3. 确保设备无负荷和带电状态下进行检修。设备在检修过程中,必须确认热设备无负荷、电设备带电状态下进行检修。
4. 严格执行工作票管理。设备检修之前,必须报批工作票,并在检修过程中对工作票进行全程有效管理。
5. 保证人员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检修人员在进行作业之前,应穿戴安全防护用品,以确保人员安全。
五、管理要求
1. 设备检修必须经过评估风险,并制定检修计划。
2. 设备检修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3. 设备检修必须确保设备为无负荷和带电状态下进行检修。
4. 设备检修必须在工作票管理的范围内进行。
5. 设备检修必须保证人员安全防护措施落实。
六、管理责任
1. 设备部门负责设备检修的计划、组织和执行。
2. 安全部门负责设备检修安全的评估和监督。
3. 生产部门负责检修作业的协调和支持。
4. 所有参与检修作业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确保安全检修。
七、后续措施
本制度的实施,需要不断进行后续的检查和整改工作,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和落实。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评估,并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同时,不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