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古诗两首语文S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160090 上传时间:2025-07-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9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古诗两首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古诗两首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教学挂图、敕勒川草原录像、庐山风光录像。    2.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大量赞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 第3课介绍了两首古诗。      板书:3古诗两首      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你觉得大草原怎么样?      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在年前流行着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书:敕勒歌      齐读课题。      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画下来,再看拼音多读几遍,把它记住。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东西走向。(可用简图)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俗称蒙古包。      四野:周围,四面八方。      苍苍:深蓝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露出,呈现。   四、细读诗文,体会诗意。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        美丽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铺展。        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大草原的四面八方。     (2)展开想象,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一句。      ①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②闭眼想象诗中的情景,齐读、背诵第一句。    2.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        蓝蓝的天空下是辽阔的大草原,一阵阵微风吹过,使草儿低伏,现露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2)展开想像,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二句。      ①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二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②闭眼想象诗中的情景,齐读、背诵第二句。    3.读全诗,说诗意。     (1)自由读,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2)同桌互相说说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诗意。   五、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①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如: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句把天比作巨大的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让我们看到了天地相连的景象,想起了牧民的蒙古包和他们的生活。     “天苍苍,野茫茫。”     读了这句,让我们看到了蔚蓝色的天空下那辽阔的绿色大草原。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一句把草原写活了。让我们看到茂盛的牧草和时隐时现的肥壮的牛羊。    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六、忆生字,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阴、似。    2.按结构记忆字形。      独体字:首、川。      左右结构的字:阴、似。    3.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写。      重点指导:首、似   七、总结: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诗题。    1.背诵《敕勒歌》。      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草原风光。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风光秀丽的庐山看看。    2.庐山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学生观看后,谈谈对庐山的印象。      庐山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文人来观赏,并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篇。今天我们来学习赞美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板书:望庐山瀑布    3.介绍诗人。      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师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李白的资料。    4.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望”是什么意思?      再读读课题,想想为什么用“望”不用“看”?   二、初读诗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诗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读诗句,互相纠正字音,把诗句读正确。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导名读全诗。   三、再读诗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明白。    2.小组交流,互相解答。    3.全班交流,教师解答学生未解决的词语。      香炉:指香炉峰,庐山西北部的高峰。      生紫烟:“生”生出。“紫烟”指山顶的雾气在阳光照射下呈现的颜色。      九天:传说中天有九层,九天是最高层。形容天极高。    4.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试着说说每句大意。   四、赏读诗文,理解诗意。    1.赏读第一句。     (1)有语气地朗读第一句。指句读,齐读。     (2)观看课件,理解“生紫烟”中生的意境。(弥漫)     (3)为什么说是“挂”前川?        因为瀑布是从上面直泻下来,就像挂在山前。    2.赏读第二句。     (1)有语气地朗读第二句。指名读,齐读。     (2)观看课件,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写法及“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气势。    3.指导朗读,体会诗情。      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按节拍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在读中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想象意境,背诵诗文。    1.让学生看着挂图,想象诗句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诗文。    2.同桌互相背诵。    3.集体背诵。    4.指名背诵。      评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诗文的小能手。   六、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尺、挂、流、烟,    2.记忆生字。      按结构记字。      独体字:尺      左右结构的字:挂、流、烟。    3.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写。     重点指导书写“流“。   七、总结谈话,课后拓展。    1.这节课,我们和诗人一起领略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    2.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你喜欢的古诗。在古诗朗诵会上读给大家听。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