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认识数字6、7》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数字的认识》,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和书写数字6和7,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运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熟练地认识和书写数字6和7,理解其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运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数字6和7的书写顺序及形态。
教学重点:数字6和7的认识、含义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数字卡片、PPT、数字6和7的模型、磁性白板。
学具:数字练习本、彩色笔、磁性数字。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通过PPT展示数字6和7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数字6和7的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
(1)教师示范数字6和7的书写顺序,讲解书写要点。
(2)通过数字模型,让幼儿触摸并感受数字6和7的形态。
3. 随堂练习(10分钟)
(1)发放数字练习本和彩色笔,让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书写数字6和7。
(2)组织幼儿进行数数活动,如数到6和7,或找出教室内的物品数量为6和7的。
(1)邀请幼儿分享学习数字6和7的心得。
六、板书设计
1. 数字6和7的书写顺序及形态。
2. 数字6和7的认识、含义及运用。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在练习本上书写数字6和7各5遍。
(2)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个物品是6和7。
2. 答案:
(1)数字6和7的书写:见附件。
(2)数数活动:幼儿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关注幼儿在数字书写和数数活动中的表现,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
(1)组织数字6和7的手工制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开展数字6和7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数学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实践情景引入中数字6和7图片的选择与展示。
2. 例题讲解中数字6和7书写顺序和书写要点的讲解。
3. 随堂练习中幼儿书写数字6和7的指导和数数活动的组织。
4. 作业设计中数字书写和数数活动的题目设置及答案解析。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的个别指导和亲子活动安排。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
(1)数字6和7图片的选择与展示: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如数字6可以是一朵6瓣的花朵,数字7可以是一把7个音符的吉他。图片要清晰、简洁,易于幼儿观察和识别。
(2)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图片,如“这是一朵有6个花瓣的漂亮花朵,我们一起数一数吧!”“这把吉他上有7个音符,我们来唱一唱吧!”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二、例题讲解
(1)数字6和7书写顺序和书写要点的讲解:教师应详细讲解数字6和7的书写顺序,如数字6先写一个圆圈,再画一个向下的弯钩;数字7先写一个横线,再画一个向下的斜线。同时,强调书写要点,如书写数字6时,弯钩要圆润、流畅;书写数字7时,斜线要平稳、直。
(2)数字模型触摸:让幼儿通过触摸数字模型,感受数字6和7的形态,增强对数字的认识。
三、随堂练习
(1)书写指导:教师应逐一指导幼儿书写数字6和7,纠正错误书写姿势,确保书写规范。
(2)数数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数数活动,如数到6和7,或找出教室内的物品数量为6和7的。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数字书写练习和数数活动,要注重题目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幼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2)答案解析:针对数字书写和数数活动,提供详细答案,以便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
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个别指导: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书写不规范、数数不准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2)亲子活动:开展数字6和7的亲子活动,如制作数字卡片、寻找生活中的数字6和7等。活动要简单易行,让家长能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幼儿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语调要富有变化,讲故事般引导幼儿进入学习情境。
3. 针对不同环节,适当调整语速和音量,保持幼儿的兴趣。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确保充分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书写顺序和要点,确保幼儿掌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给予幼儿充分练习时间,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回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 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
四、情景导入
1.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学习数字6和7。
2. 利用图片、教具等辅段,增强情景导入的吸引力。
3.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情景导入更具实际意义。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给予幼儿充足的练习时间。
4.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关注到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
5. 情景导入是否生动有趣,是否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
6. 作业设计是否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是否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