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长高了》中班美术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5年《长高了》中班美术教材,主要涉及第二章“我们长大了”的第三节“长高了”。教学内容详细介绍了通过绘画表现自己成长的过程,学习使用线条和颜色表达身高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认识到成长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颜色等绘画元素表达自己身高变化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身高变化,注意线条和颜色的搭配。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表达自己的身高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尺子、成长记录卡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我们长大了,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观察到的变化。
2. 知识讲解(5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成长过程中的身高变化,引导幼儿了解身高是如何变化的。
讲解绘画表现身高变化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颜色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示范如何用绘画表达身高变化,讲解绘画步骤。
示例:以一名幼儿的成长过程为例,展示从矮到高的变化。
4. 随堂练习(15分钟)
幼儿根据教师示范,独立完成一幅表达自己身高变化的绘画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分享与展示(5分钟)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长高了》
2. 板书内容:
成长过程中的身高变化
绘画表现身高变化的基本技巧
示例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身高变化
2. 答案要求:线条流畅,颜色搭配合理,能清晰表达身高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观察自己的成长变化,记录在成长记录卡片上,下节课分享。同时,鼓励幼儿用其他形式(如剪纸、泥塑等)表现身高变化,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身高变化,注意线条和颜色的搭配。
2.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身体成长的变化。
3. 例题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用绘画表达身高变化,讲解绘画步骤。
4. 作业设计:线条流畅,颜色搭配合理,能清晰表达身高变化。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解析
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身高变化时,线条和颜色的搭配是关键。教师需向幼儿详细讲解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在表现身高变化时的作用。例如,可以使用粗线条表示人物的轮廓,细线条描绘细节;长线条表现站立的人物,短线条描绘坐下或蹲下的人物。在颜色搭配上,可以使用明亮色调表现活力与成长,暗色调表示稳重与成熟。
二、实践情景引入解析
1. 提问方式: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
2. 分组讨论:确保每组幼儿都有发言机会,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分享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三、例题讲解解析
1. 示范过程:详细展示绘画步骤,让幼儿了解绘画技巧。
2. 示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成长过程示例,便于幼儿理解和模仿。
四、作业设计解析
1. 作业题目:明确要求幼儿画出自己的身高变化,使作业具有针对性。
2. 答案要求:强调线条流畅、颜色搭配合理,使作品具有美观性和表现力。
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解析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进行家庭观察和创新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要清晰、简练,语调亲切、生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在提问和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时,语速要适中,给予幼儿思考和表达的空间。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不超过5分钟,确保有足够时间进行后续教学活动。
2. 例题讲解环节控制在10分钟内,避免过长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
3. 随堂练习环节给予幼儿15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身高变化。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
2. 针对不同幼儿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问题引导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
四、情景导入
1. 创设生动、有趣的实践情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成长的变化。
2. 利用图片、故事等辅段,增强情景导入的吸引力。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适宜性
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堂氛围的营造
反思课堂氛围是否轻松、愉快,是否能够让幼儿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
四、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思考评价幼儿作品时,是否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潜能。
五、拓展延伸的实效性
反思课后拓展延伸活动是否具有实际意义,能否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