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综合》试题1
一、 简析题(10分)
1、某公路工程项目由路基、涵洞、锚杆、挡墙……等组成。其中锚杆挡墙的锚杆设计长度为9m,承包人在施工完钻孔工序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工序自检合格报告。而监理工程师在工序检查认可中发现有的钻孔长度仅为7m。
问:(1)请写出质量事故处理程序?(2)如你是监理工程师应对题述质量事故如何处理?
2、某公路工程在完成监理、施工招标后,驻地高级监理工程师分析了该工程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准备按招组织结构设计、确定管理层次、确定监理工作内容、确定监理目标和制定工作流程等步骤,来建立本项目的监理组织机构。
问:(1)常用的监理组织结构有哪几种?
(2)若想建立具有机构简单、权力集中、命令统一、职责分明、隶属关系的监理组织机构,应选择哪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3)在监理人员主要职责中,其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如下:
1) 明确质量标准,评定工程质量;
2) 提出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和手段,组织进行质量抽查和抽验;
3) 负责工程计量、签署原始凭证和支付证书;
4) 批准各项工程开工报告,发出各项工程开工通知;
5) 经常巡视工地,及时解决处理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
6) 建立部门或专业监理人员的日常汇报制度。
试分析高级驻地监理的职责有无不足之处?为什么?
3、计算下列网络图的节点时间参数,并确定关键线路。
根据第12天晚上检查,F、G、HZ序分别还需3天、6天、12
天。试评价各工序进度情况,整个工程计划前途如何?如果上述结果是非承包人责任,对承包人的延期申请应批几天?
二、案例分析(70分)
1、某省拟建一条高速公路,业主与B监理公司签定了监理合同。总监理工程师要求监理人在进驻施工现场前要熟悉相关资料,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文件、资料等。
问:(1)监理工程师应熟悉的主要资料有哪些?
(2)监理工程师在承包人进入施工现场到工程开工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2、某公路工程项,工程量清单中的土方开挖数量为750000m3,岩石分类为软石、次坚石、坚石三类,对应的单价也随之递增,合同工期15个月。
问:(1)在施工中,承包人开挖的土方数量比工程量清单中的数量多了约100000m3,为此承包人提出由于工程量的变化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进度,要求业主对此给予经济赔偿。承包人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2)如果在施工中监理工程师未及时提供施工图纸,承包人是否能得到经济赔偿及顺延合同工期?
(3)如果工程量清单中的软石、次坚石、坚石与实际情况出入太大,承包人能否得到额外费用赔偿?为什么?
(4)该工程在施工中部份工地遭受洪水不可抗力的灾害,监理工程师接到承包人提交的索赔申请后,应进行哪些工作?
3、某桥梁工程项目,承包人要施工30米T梁时出现了质量事故,其表现为T梁顶面有多处横向裂纹;折模后有的侧面混凝土不密实;有的地方有空洞、
7
关键线路为:①-②-④-⑦-⑩
2)评价各工序进度情况:
F延误=12+3-16= -1 提前1天
G延误=12+6-15=3 延误3天
H延误=12+12-22=2 延误2天
二、案例分析答案
1、(1)
1)监理人员应熟悉合同文件内容;
2)了解现场用地占有权和使用权的解决情况;
3)核查设计图纸;
4)复核定线数据;
5)制定监理程序;
6)审查承包人的自检系统;
7)落实承包人的材料来源、施工设备及技术状况等。
(2)主要工作内容为:
1)复核图纸和放样定线数据;
2)审查承包人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3)审查承包人的质量保证体系或质量保证措施文件;
4)审查承包人的材料源是否有效、可靠;
5)审查承包人的主要施工机具、设备的组织配套和技术性能报告;
6)审查承包人的人员(技术人员、工人)和施工机具的到位情况;
7)检查核实参与工程的各方为工程开工的准备情况及审核承包人的开工报告。
2、(1)承包商的要求不合理。因为工作量的增加在±15%的合同范围,故不能向业主索赔。
(2)监理工程师有义务满足承包人正常施工的用图需要。应该赔偿承包人停工待图的全部经济损失并顺延合同工期。
(3)不能得到额外费用赔偿。因为合同条件规定,承包人在投标已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勘察,承包人考察现场后已对每一单价做出了详尽分析,应该自己承担在报价时单价计算不准确的风险,其额外赔偿无效。
(4)实地勘察,了解证实有关受灾情况;验证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项目(数量)及证据;根据法律和合同,划清责任界限;认可合理索赔要求。对双方均有责任的项目,划清责任及确定各自的比例;拒绝无理索赔要求;拟定合理赔偿数额和延期天数;与承包人协调统一意见;签发索赔报告;把处理意见报业主核定批准。
3、(1)1)在材料和商品构件订货前,应要承包人提供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必要时监理人员还应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设备、工艺及产品的合格率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或由承包人提供样品进行试验,以决定同意采购与否。
2)材料或商品构件运进现场后,承包人向按规定的批量和频率抽检;然后向监理抽检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不合格由承包人运出场外。
3)在施工中,应随机对用于工程的材料或商品构件进行符合性的抽样试验检查。
4)随时监督检查各种材料的储存、堆放、保管及防护措施。
(2)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较多,有承包人施工人员技术差的因素;也有材料不合格的因素;还有配合比及不按规范施工的因素。具体如下:
1)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差,必然出漏捣的地方或振捣不密实,混凝土就会出现空洞及不密实;
2)如果混凝土施工不按规范进行也会产生严重的质量事故,如不严格按砼配合比施工,各种材料未严格过称、用水量时多时少,致使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严重时出现离析;也有可能是施工机具在施工时出现故障,备用数量不足或修复时间长效。先装入T梁的混凝土已初凝也会产生严重的质量事故;
3)材料不会规范的要求,级配差,或所使用的材料变化太大使配合比失效,不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
4)配合比设计本身不尽合理,水灰比过大及砂率过小都会使拌后物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甚至有离析现象。
5)模板漏浆,水泥浆从模板缝隙外流,导致混凝土质量变差。
(3)1)监理工程未严格把好材料关,主要材料未经承包人自检合格、监理抽查合格就直接用于施工;
2)水泥受潮、钢筋锈蚀说明承包人的材料库房不符合规范的规定,而监理并没有发现此点;
3)受潮水泥、锈蚀钢筋用于了重要部位,说明监理不是专业技术差就是对工程极不负责,受潮水泥只能用于附属工程并要降低强度使用,决不能用于主要工程部位;
4)按施工规范的规定,混凝土施工必须要有混凝土施工记录,而在监理现场监督时未要求或检查承包人的施工记录;
5)监理违返只有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并签认后,下道工序才能施工的监理原则;
6)监理在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有明显的过失。在施工准备中未考核承包人的自检体系,对监理程序也不清楚;在批准承包人的施工组织设计时也未核实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水平,机具设备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也未把好材料关;当发现材料(混合料)不合格或操作人员不称职时应及时更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