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4、《小蜗牛》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摘苹果识记生字。
2.小先生读词语。
二、自主学习: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用横线划出蜗牛妈妈的话;用波浪线划出小蜗牛的话。(学生标划之后,抽学生上台标出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话。)
三、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一人读蜗牛妈妈,一人读小蜗牛,一人读旁白。)
1、学生练读。
2、抽一个小组展示,讲评。
3、全班交流:男生读旁白,女生读小蜗牛,老师读蜗牛妈妈。
四、想一想,思考,全班交流。
1、小蜗牛分别是什么季节出发的?
2、又是什么季节回来的?
3、这时候树林里的景色发生了一些怎样的变化?
五、逐段标出重点,找出树木的变化,完成填空练习。
1、春天,小树 ( )。
2、夏天,树上 ( )。
3、秋天,树叶 ( )。
4、冬天,树叶 ( )。
六、再读课文,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做的事情,小蜗牛都做到了吗?为什么?重点读“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感受小蜗牛的速度之慢,用时之长。
七、看到蜗牛因为爬得慢,什么事也没做成,你能帮它想个办法吗?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1、可以鼓励蜗牛。
2、可以告诉蜗牛怎么做。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八、引出《蜗牛与黄鹂鸟》(配乐听一遍,读一读歌词,感受蜗牛虽然慢,但朝着一个目标不断努力的特点)
蜗牛与黄鹂鸟
阿门 ,阿前, 一棵葡萄树。
阿嫩 ,阿嫩 ,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树 ,阿上 ,两只黄鹂鸟。
阿嘻, 阿嘻哈哈在笑他。
葡萄成熟还早地很呀,
现在上来干什么?
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
等我爬上他就成熟了。
九、指导书写(学生书写,再投影讲评,范写问题大的生字)
读拼音写词语:
mā mā
春天来了,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对孩子们
quán huí
说:“为了你们的安
,咱们还是赶紧家吧!
十、布置作业:
这么好的故事,你想不想讲给别人听?想不想把它表演出来?你可以讲给别人听,可以找你的伙伴合作表演。
板书设计
14 小蜗牛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发芽) (长满) (变黄) (全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