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框剪结构厂房塔吊预制管桩基础施工方案含计算书示意图
3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塔吊概况 1
4.塔吊基础选择 2
4.1 工程地质情况 2
4.2 基础设计 4
5.塔吊基础施工 7
5.1 施工顺序 7
5.2 桩基施工 7
5.3 土方、垫层施工 7
5.4 模板施工 8
5.5 钢筋施工 8
5.6 地脚螺栓预埋 8
5.7 防雷接地装置 8
5.8 混凝土施工 8
6.安全保证措施 9
7.塔吊基础验算 10
7.1 设计参数 10
7.2 QTZ80(6010Fz-6)四桩基础计算书 11
7.3 QTZ80(5610Fz-6)四桩基础计算书 11
1.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南京嘉晟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本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图纸;
QTZ80(5610FZ-6)、XGT100(6010FZ-6)自升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2.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嘉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栖城(上海)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南京嘉晟地块项目。工程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吉印大道北侧,西侧殷富街、东侧清水亭东路。结构体系为: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框架,基础类别:桩基础,±0.000相当于绝对值为9.750m。由十三栋标准丙二类厂房,两栋厂区研发办公楼,全埋地下车库及配套附属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96541.07㎡。建筑高度:1#厂房59.95m;2#厂房41.5m;3#、5#、8#~12#厂房14.05m;6#、7#、13#、15#、16#厂房18.25m;17#厂房9.45m;地下车库5.85m。
3.塔吊概况
本工程一共分三期完成,共布置5台塔吊,塔吊平面位置及塔吊编号详见平面布置图。
一期施工阶段现场同时布置两台塔吊施工,分别位于7#楼南侧(1#塔吊6010FZ-6)、16#楼南侧(2#塔吊6010FZ-6);二期施工阶段现场同时布置两台塔吊施工,分别位于16#楼南侧(2#塔吊6010FZ-6)、9#楼北侧(3#塔吊6010FZ-6);三期施工阶段现场同时布置两台塔吊施工,分别位于1#楼西北角(4#塔吊5610FZ-6)、2#楼南侧(5#塔吊5610FZ-6)。
根据工程场地条件、工程进度及施工特点,对塔吊进行优化布置。当二期工程施工开始时,现场6#楼、7#楼和13#楼主体结构已全部施工完毕,此时将垂直运输的1#塔吊拆除,现场调整至9#楼北侧重新立塔安装,编号为3#塔吊。
各塔吊安装情况及基础设计如下表:
编号
塔吊型号
安装高度(m)
安装臂长(m)
基础尺寸(m)
地耐力(MPa)
1#
6010FZ-6
40m
60m
6×6×1.4
≥0.2
2#
6010FZ-6
40m
60m
6×6×1.4
≥0.2
3#
6010FZ-6
40m
60m
6×6×1.4
≥0.2
4#
5610FZ-6
77.5m
50m
5.5×5.5×1.4
≥0.2
5#
5610FZ-6
60mm
50m
5.5×5.5×1.4
≥0.2
4.塔吊基础选择
4.1 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场地内未发现其它影响地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层可分为5个大层,进一步分为7个亚层,现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Q4ml):灰黄色,灰色,松散,不均匀,成份以黏性土为主,夹灰色耕植土,局部表层为大量碎石、建筑垃圾等。自然回填时间 ,已完成自身固结。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5.60米;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
②-1层粉质粘土(Q4al):灰黄色,软可塑,场地局部为可塑状,不均匀,中偏高压缩性,土切面光滑具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区内局部缺失。厚度0.50~6.00米,层顶标高3.85~8.65米;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
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灰色,流塑,夹软塑状态粉质黏土,土质不均匀,高压缩性,土切面光滑具光泽,干强度较低,韧性较低。该层在场区内分布普遍,厚度1.00~20.00米,层顶标高-9.37~6.37米;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
第②-2A粉砂(Q4al):灰黄色,稍密状态,不均匀,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等组成。摇震反应迅速,可见有大量云母碎片,夹粉土成份。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第②-2层中。厚度1.60~13.30米,层顶标高-4.34~5.62米;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
第②-3层粉质粘土(Q4al):灰黄色,可塑,该层局部底部含砂,不均匀,中压缩性,土切面光滑具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厚度3.00~10.90米,层顶标高-16.38~-10.48米;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
第②-4层含砾粉质粘土(Q4al):灰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含有砾碎石、砾砂成份,碎石粒径大小多为2~5cm,含量约30%左右,呈次棱角状、稍圆状,稍有分选,稍有磨圆,分布混杂无层理。不均匀,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布不甚均匀,局部状态较好。厚度0.40~4.80米,层顶标高-23.19~-17.63米;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
⑤-1层强风化粉砂岩:砖红色,岩体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手捏易碎,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属极软岩。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层顶标高-25.57~-20.57米,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5.00米;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
依据《南京嘉晟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所描述,单桩竖向承载力估算参数按下表选用。
地层号
混凝土预制桩
抗拔系数
qsik(kPa)
qpk(kPa)
λ
①
②-1
40
0.70
②-2
22
0.70
②-2A
24
0.50
②-3
55
2200(16<ι≤30)
0.70
②-4
60
2600(16<ι≤30)
0.70
⑤-1
180
9000
0.60
备 注
1、qsik:桩周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2、qpk:桩端土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3、估算承载力特征值时,上述参数除以2。
4、5-1层为软岩,当采用管桩时,应按规范采取措施,防止桩端持力层软化。
1#塔吊基础附近地勘钻孔为J27,J59,剖面13-13’、14-14’,塔吊承台开挖深度6.7m,坑底标高-7.45m,土质为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基承载特征值70kpa;1#塔吊基础采用4根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将⑤-1层强风化粉砂岩作为桩基持力层,预计坑底标高以下桩长26.7米。
2#塔吊基础附近地勘钻孔为J35,J39,剖面7-7’、8-8’,塔吊承台开挖深度7.76m,坑底标高-8.51m,土质为第②-2A粉砂,地基承载特征值120kpa;2#塔吊基础采用4根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将⑤-1层强风化粉砂岩作为桩基持力层,预计坑底标高以下桩长25.6米。
3#塔吊基础附近地勘钻孔为J64,J70,剖面15-15’、18-18’,塔吊承台开挖深度8.26m,坑底标高-9.01m,土质为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基承载特征值70kpa;3#塔吊基础采用4根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将⑤-1层强风化粉砂岩作为桩基持力层,预计坑底标高以下桩长25.1米。
4#塔吊基础附近地勘钻孔为J102,J109,剖面26-26’,塔吊承台开挖深度7.46m,坑底标高-8.21m,土质为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基承载特征值70kpa;4#塔吊基础采用4根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将⑤-1层强风化粉砂岩作为桩基持力层,预计坑底标高以下桩长25.9米。
5#塔吊基础附近地勘钻孔为J96,J111,剖面23-23’,塔吊承台开挖深度7.96m,坑底标高-8.71m,土质为第②-2A粉砂,地基承载特征值120kpa;5#塔吊基础采用4根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将⑤-1层强风化粉砂岩作为桩基持力层,预计坑底标高以下桩长25.4米。
4.2 基础设计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及现场情况,塔吊基础采用桩承台基础,桩身钢筋伸入承台1m,基础尺寸为:6000mm×6000mm,高1400mm。具体做法如下:在基础四角击入四根φ500预制管桩,桩入土深度为25.1m~26.7m;桩位置详见塔吊基础平面布置图,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为 KN,以⑤-1层强风化粉砂岩为桩尖持力层。1#塔吊基础承台底面标高为-7.35米,顶面标高为-5.95米;2#塔吊基础承台底面标高为-8.41米,顶面标高为-7.01米;3#塔吊基础承台底面标高为-8.91米,顶面标高为-7.51米;4#塔吊基础承台底面标高为-8.11米,顶面标高为-6.71米;5#塔吊基础承台底面标高为-8.61米,顶面标高为-7.21米;塔吊位于地下车库内时地下车库底板和顶板需要设置后浇板,钢筋预留并设置止水钢板。承台均采用C35商品砼,承台配筋根据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中配筋。
塔吊定位见下图:
5.塔吊基础施工
5.1 施工顺序
基础土方开挖及降水→截桩、破桩头→桩芯钢筋绑扎→桩芯砼浇灌→基底平整→基础垫层浇筑→基础砖胎膜砌筑抹灰→基础底筋绑扎→塔吊地脚埋设→基础面筋绑扎及墙柱、底板插筋→基础砼浇筑。
5.2 桩基施工
管桩采用C80高强预应力管桩,桩径500mm,壁厚1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KN,管桩以⑤-1层强风化粉砂岩为桩基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得小于1000mm,桩入承台100mm。管桩沉桩方式采用静力压桩式,根据塔吊基础桩基定位,将管桩压入持力层,沉桩深度应以设计有效桩长控制为主,压桩力控制为辅的双控制措施。经纬仪跟踪监测,保证桩垂直度。
5.3 土方、垫层施工
先按定位尺寸撒好灰线,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按要求桩头处理后,整平夯实基底,浇筑100mm厚C15垫层。
5.4 模板施工
塔吊基础模板体系选用15mm厚多层板,100×50mm木方,根据定位线采用φ48×3.5mm钢管扣件加固。
5.5 钢筋施工
塔吊基础钢筋制作加工、绑扎严格按照基础图纸要求进行,由于多数塔吊位于地下车库内,塔吊标准节要穿过地下车库底板和顶板,地下车库底板和顶板钢筋按原设计配筋进行预埋,预留搭接长度,四周设置止水钢板及快易收口网。
5.6 地脚螺栓预埋
地脚螺栓及调平框采用塔吊厂家提供,在埋设时必须在机电工长的现场监督下预埋,必须保证按塔吊说明书准确定位并加固牢靠,利用经纬仪及水准仪随测随调保证预埋螺栓定位准确、水平。预埋件的定位无误后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5.7 防雷接地装置
根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起重机金属结构、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线管等,均需可靠接地。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防雷接地装置的预留预埋,用φ10圆钢将桩心钢筋和承台钢筋焊接,承台钢筋经过预埋螺栓和塔吊标准节引入塔吊顶端避雷器,要求圆钢和承台钢筋焊缝饱满,每根桩不少于2个接地点。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5.8 混凝土施工
在钢筋绑扎、模板加固、螺栓预埋件埋设、防雷接地预埋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采用C35商品混凝土,塔吊基础属大致积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进行,每层控制不超过500mm,振捣密实;浇筑过程中应避免影响预埋螺栓的定位,采用经纬仪及水准仪随测随调。浇筑后派专人进行蓄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拆除模板、周边土方回填夯实,进行塔吊安装,塔吊安装详见安装方案。
管桩与塔吊基础连接大样
6.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GB2811— 《安全帽》标准的技术要求,并按规定的佩带方法使用。
2、塔吊基础基坑开挖时需按要求防坡,基坑底部需保留施工人员操作空间,塔吊基础承台边距基坑边距离不小于800mm。
3、雨天禁止进行钢筋焊结、预埋件焊接等电焊工作。
4、夜间施工,需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非电工不得进行接电工作。
5、塔吊承台垫层浇注、钢筋绑扎过程中,注意塔吊基坑周边土方位移变化,防止土方塌陷造成人员伤亡。
6、成立由总承包管理负责人为组长的塔机作业指挥中心,负责各塔机之间关系、协调、维修、顶升和运行工作。
7、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制定防汛计划和应急措施。明确遇雨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安全、防雷等施工要点,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对工人的技术交底。
8、施工期间加强对未来几天天气预报的关注,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合理组织生产。
9、定期检查塔吊基础固定螺栓是否牢固,并保证排水良好,避免塔吊基础固定构件积水浸泡。
10、在塔吊基础预留基坑配备自动潜水泵,并定期检查潜水泵的工作运转,发现故障立即维修或更换,防止基础积水。
11、在雨前对避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施工中定期检查,并应测量接地电阻,确保防雷安全,雷电停止后应检查避雷器的连接线和地线是否完好无损。
7.塔吊基础验算
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及建筑楼层高度,XGT100(6010Fz-6)塔吊安装高度40.0m;QTZ80(5610Fz-6)塔吊安装高度77.5m。基础进行验算如下:
7.1 设计参数
塔吊型号
XGT100(6010Fz-6)
自重
F1=541.6kN
最大起重荷载
F2=58.84kN
塔吊倾覆力距
M=2362.3kN.m
塔吊起重高度
H=40.0m
塔身宽度
B=1.6m
桩混凝土等级
C80
承台混凝土等级
C35
保护层厚度
50mm
矩形承台边长
6m
承台厚度
Hc=1.400m
承台箍筋间距
S=200mm
承台钢筋级别
Ⅱ级
桩空心直径
0.300m
承台底面埋深
D=3.81m
桩直径
d=0.500m
桩间距
a=4.000m
桩钢筋级别
Ⅰ级
桩入土深度
30.51m
桩型与工艺
预制管桩
塔吊型号
QTZ80(5610Fz-6)
自重
F1=511.2kN
最大起重荷载
F2=58.84kN
塔吊倾覆力距
M=2757.38kN.m
塔吊起重高度
H=77.5m
塔身宽度
B=1.6m
桩混凝土等级
C80
承台混凝土等级
C35
保护层厚度
50mm
矩形承台边长
5.5m
承台厚度
Hc=1.400m
承台钢筋间距
S=175mm
承台钢筋级别
Ⅱ级
桩空心直径
0.300m
承台底面埋深
D=6.02m
桩直径
d=0.500m
桩间距
a=4.000m
桩钢筋级别
Ⅰ级
桩入土深度
31.92m
桩型与工艺
预制管桩
7.2 XGT100(6010Fz-6)四桩基础计算书
一、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XGT100(6010Fz-6), 塔吊起升高度H:40.000m,
塔身宽度B:1.6m, 基础埋深D:3.810m,
自重F1:541.6kN, 基础承台厚度Hc:1.400m,
最大起重荷载F2:58.84kN, 基础承台宽度Bc:6.000m,
桩钢筋级别:HPB235, 桩直径或者方桩边长:0.500m,
桩间距a:4m, 承台箍筋间距S:200.000mm,
承台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50mm, 空心桩的空心直径:0.30m。
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和弯矩计算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541.60kN;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58.84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k=F1+F2=600.44kN;
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
Mkmax=2362.3kN·m;
三、承台弯矩及单桩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 )的第5.1.1条,在实际情况中x、y轴是随机变化的,因此取最不利情况计算。
Nik=((Fk+Gk)/4)/n±Mykxi/∑xj2±Mxkyi/∑yj2;
其中 n──单桩个数,n=4;
Fk──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Fk=600.44kN;
Gk──桩基承台的自重标准值:Gk=25×Bc×Bc×Hc=25×6.00×6.00×1.40=1260.00kN;
Mxk,Myk──承台底面的弯矩标准值,取2362.30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a/20.5=2.83m;
Nik──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最大压力:Nkmax=(600.44+1260.00)/4+2362.30×2.83/(2×2.832)=882.71kN。
最小压力:Nkmin=(600.44+1260.00)/4-2362.30×2.83/(2×2.832)=47.51kN。
不需要验算桩的抗拔!
2. 承台弯矩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 )的第5.9.2条。
Mx = ∑Niyi
My = ∑Nixi
其中 Mx,My──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取a/2-B/2=1.20m;
N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Ni1=1.2×(Nkmax-Gk/4)=681.25kN;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Mx=My=2×681.25×1.20=1635.00kN·m。
四、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第7.2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αs = M/(α1fcbh02)
ζ = 1-(1-2αs)1/2
γs = 1-ζ/2
As = M/(γsh0fy)
式中,αl──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得1.00;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得16.70N/mm2;
ho──承台的计算高度:Hc-50.00=1350.00mm;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00N/mm2;
经过计算得:αs=1635.00×106/(1.00×16.70×6000.00×1350.002)=0.009;
ξ =1-(1-2×0.009)0.5=0.009;
γs =1-0.009/2=0.996;
Asx =Asy =1635.00×106/(0.996×1350.00×300.00)=4055.28mm2。
由于最小配筋率为0.15%,因此构造最小配筋面积为:
6000.00×1400.00×0.15%=12600.00mm2。
五、承台截面抗剪切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 )的第5.9.9条,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
V≤βhsαftb0h0
其中,b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b0=6000mm;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λ=a/h0,此处,a=1m;当 λ<0.25时,取λ=0.25;当 λ>3时,取λ=3,得λ=0.741;
βhs──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800mm时,取h0=800mm,h0> mm时,取h0= mm,其间按内插法取值,βhs=(800/1350)1/4=0.877;
α──承台剪切系数,α=1.75/(0.741+1)=1.005;
0.877×1.005×1.57×6000×1350=11217.025kN≥1.2×882.71=1059.252kN;
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
六、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 )的第5.2.1条:
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中最大值Nk=882.71kN;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公式:
Quk=u∑qsikli+qpk(Aj+λpAp1)
u──桩身的周长,u=1.571m;
Aj──空心桩桩端净面积,Aj=0.126m2;
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λp=0.8;
Ap1──空心桩敞口面积,Ap1=0.071m2;
各土层厚度及阻力标准值如下表:
序号
土厚度(m)
土侧阻力
标准值(kPa)
土端阻力
标准值(kPa)
抗拔系数
土名称
1
18.50
22.00
0.00
0.70
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2
6.60
55.00
2200.00
0.70
第②-3层粉质粘土
3
2.10
60.00
2600.00
0.70
第②-4层含砾粉质粘土
4
5.00
180.00
9000.00
0.60
⑤-1层强风化粉砂岩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30.51m,因此桩端是在第4层土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Quk=1.571×1491.8+9000×(0.126+0.8×0.071)=3983.225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Quk/2+ηcfakAc=3983.225/2+0.65×350×8.804=3994.443kN;
Nk=882.71kN≤1.2R=1.2×3994.443=4793.332kN;
桩基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七、桩配筋计算
1、桩构造配筋计算
As=πd2/4×0.65%=3.14×5002/4×0.65%=1276mm2;
2、桩抗压钢筋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桩顶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筋!
3、桩受拉钢筋计算
桩不受拉力,不计算这部分配筋,只需构造配筋!
7.3 QTZ80(5610Fz-6)四桩基础计算书
一、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QZT80(5610Fz-6), 塔吊起升高度H:77.500m,
塔身宽度B:1.6m, 基础埋深D:6.020m,
自重F1:511.2kN, 基础承台厚度Hc:1.400m,
最大起重荷载F2:58.84kN, 基础承台宽度Bc:5.500m,
桩钢筋级别:HPB235, 桩直径或者方桩边长:0.500m,
桩间距a:4m, 承台箍筋间距S:175.000mm,
承台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50mm, 空心桩的空心直径:0.30m。
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和弯矩计算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511.20kN;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58.84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k=F1+F2=570.04kN;
1、塔吊风荷载计算
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中风荷载体型系数:
地处江苏南京市,基本风压为ω0=0.40kN/m2;
查表得: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1.54;
挡风系数计算:
φ=[3B+2b+(4B2+b2)1/2]c/(Bb)=[(3×1.6+2×2.5+(4×1.62+2.52)0.5)×0.18]/(1.6×2.5)=0.624;
因为是角钢/方钢,体型系数μs=1.9;
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取:βz=1.0;
因此风荷载设计值为:
ω=0.7×βz×μs×μz×ω0=0.7×1.00×1.9×1.54×0.4=0.819kN/m2;
2、塔吊弯矩计算
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
Mω=ω×φ×B×H×H×0.5=0.819×0.624×1.6×77.5×77.5×0.5=2455.422kN·m;
Mkmax=Me+Mω+P×hc=276.9+2455.422+17.9×1.4=2757.38kN·m;
三、承台弯矩及单桩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 )的第5.1.1条,在实际情况中x、y轴是随机变化的,因此取最不利情况计算。
Nik=((Fk+Gk)/4)/n±Mykxi/∑xj2±Mxkyi/∑yj2;
其中 n──单桩个数,n=4;
Fk──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Fk=570.04kN;
Gk──桩基承台的自重标准值:Gk=25×Bc×Bc×Hc=25×5.50×5.50×1.40=1058.75kN;
Mxk,Myk──承台底面的弯矩标准值,取2757.38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a/20.5=2.83m;
Nik──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最大压力:Nkmax=(570.04+1058.75)/4+2757.38×2.83/(2×2.832)=894.64kN。
最小压力:Nkmin=(570.04+1058.75)/4-2757.38×2.83/(2×2.832)=-80.24kN。
需要验算桩的抗拔!
2. 承台弯矩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 )的第5.9.2条。
Mx = ∑Niyi
My = ∑Nixi
其中 Mx,My──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取a/2-B/2=1.20m;
N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Ni1=1.2×(Nkmax-Gk/4)=755.94kN;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Mx=My=2×755.94×1.20=1814.26kN·m。
四、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第7.2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αs = M/(α1fcbh02)
ζ = 1-(1-2αs)1/2
γs = 1-ζ/2
As = M/(γsh0fy)
式中,αl──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得1.00;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得16.70N/mm2;
ho──承台的计算高度:Hc-50.00=1350.00mm;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00N/mm2;
经过计算得:αs=1814.26×106/(1.00×16.70×5500.00×1350.002)=0.011;
ξ =1-(1-2×0.011)0.5=0.011;
γs =1-0.011/2=0.995;
Asx =Asy =1814.26×106/(0.995×1350.00×300.00)=4504.19mm2。
由于最小配筋率为0.15%,因此构造最小配筋面积为:
5500.00×1400.00×0.15%=11550.00mm2。
五、承台截面抗剪切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 )的第5.9.9条,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
V≤βhsαftb0h0
其中,b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b0=5500mm;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λ=a/h0,此处,a=1m;当 λ<0.25时,取λ=0.25;当 λ>3时,取λ=3,得λ=0.741;
βhs──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800mm时,取h0=800mm,h0> mm时,取h0= mm,其间按内插法取值,βhs=(800/1350)1/4=0.877;
α──承台剪切系数,α=1.75/(0.741+1)=1.005;
0.877×1.005×1.57×5500×1350=10282.273kN≥1.2×894.638=1073.566kN;
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
六、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 )的第5.2.1条:
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中最大值Nk=894.638kN;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公式:
Quk=u∑qsikli+qpk(Aj+λpAp1)
u──桩身的周长,u=1.571m;
Aj──空心桩桩端净面积,Aj=0.126m2;
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λp=0.374;
Ap1──空心桩敞口面积,Ap1=0.071m2;
各土层厚度及阻力标准值如下表:
序号
土厚度(m)
土侧阻力
标准值(kPa)
土端阻力
标准值(kPa)
抗拔系数
土名称
1
1.70
40.00
0.00
0.70
②-1层粉质粘土
2
5.00
22.00
0.00
0.70
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3
7.20
24.00
0.00
0.50
第②-2A粉砂
4
7.50
22.00
0.00
0.70
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5
7.10
55.00
2200.00
0.70
第②-3层粉质粘土
6
2.25
60.00
2600.00
0.70
第②-4层含砾粉质粘土
7
5.00
180.00
9000.00
0.60
⑤-1层强风化粉砂岩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31.92m,因此桩端是在第7层土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Quk=1.571×1251.9+9000×(0.126+0.374×0.071)=3335.636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Quk/2+ηcfakAc=3335.636/2+0.65×350×7.366=3343.617kN;
Nk=894.638kN≤1.2R=1.2×3343.617=4012.341kN;
桩基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七、桩基础抗拔验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 )的第5.4.5条。
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桩基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uk=Σλiqsikuili
其中:Tuk──桩基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i──破坏表面周长,取ui=πd=3.142 ×0.5=1.571m;
qsik ──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λi ──抗拔系数,砂土取0.50~0.70,粘性土、粉土取0.70~0.80,桩长l与桩径d之比小于20时,λ取小值;
li──第i层土层的厚度。
经过计算得到:Tuk=Σλiqsikuili=1289.17kN;
群桩呈整体破坏时,桩基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gk=(ulΣλiqsikli)/4= 3693.20kN
ul ──桩群外围周长,ul = 4×(4+0.5)=18.00m;
桩基抗拔承载力公式:
Nk≤ Tgk/2+Ggp
Nk≤ Tuk/2+Gp
其中 Nk - 桩基上拔力设计值,Nk=80.24kN;
Ggp - 群桩基础所包围体积的桩土总自重设计值除以总桩数,Ggp =3231.90kN;
Gp - 基桩自重设计值,Gp =100.28kN;
Tgk/2+Ggp=3693.195/2+3231.9=5078.498kN > 80.243kN;
Tuk/2+Gp=1289.168/2+100.28=744.864kN > 80.243kN;
桩抗拔满足要求。
八、桩配筋计算
1、桩构造配筋计算
As=πd2/4×0.65%=3.14×5002/4×0.65%=1276mm2;
2、桩抗压钢筋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桩顶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筋!
3、桩受拉钢筋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第7.4条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N ≤ fyAs
式中:N──轴向拉力设计值,N=80243.02N;
fy──钢筋强度抗压强度设计值,fy=210.00N/mm2;
As──纵向普通钢筋的全部截面积。
As=N/fy=80243.02/210.00=382.11mm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