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学习目标:
1 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 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 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过程过程:
一、 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课件出示图片)大家看,他叫图图。和他打个招呼吧!图图和我们一样,今年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了,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听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图图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图图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图图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图图回答问题,图图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图图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一)(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二)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情景展示例子:
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过渡: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三)(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第一幅图是在教室里,一个小朋友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
追问:讲故事,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那第二幅图呢?
(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
追问:那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此环节学生可以辩论。1、应该大声说,要不然老师听不到。2、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说话。下课了,其他同学都休息了,不能影响他们。
过渡: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一)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例: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评委老师听清楚。
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家里来客人了要大声问好,这样才热情。
打电话时声音要大一点,这样对方才能听得清,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声音也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别人。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同学们说得真好!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等来决定。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小学生,好不好?
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板书设计:
小声 公共
文明
大声 回答 讲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