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130606 上传时间:2025-07-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胡娟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了解“骈文”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   (2)注意本文中对偶句的现象,学会将全文翻译成白话文,培养阅读文言文语感的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有层次、动静相生、拟人、比喻、夸张等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文言文,侧重阅读,要反复读,熟读成诵;在内容探究上,要学生分析作者写景的目的,从而领悟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在写作训练中,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描写角度和多种修辞方法进行写作,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协作讨论,教师启发点拨等方法完成该文的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对富春江优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教学重点】 把握文言词汇,抓住富春江水的绮丽多姿这个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 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他对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和思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之士,为了躲避世俗社会,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板题)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文体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华丽、声律和谐、词句整齐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题目中的“书”指信。 2.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语言美。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看画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戾天 鸢飞 经纶 横柯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2.学生自由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本文是骈文,请找出文中出现的对偶句,并说说它们的妙处。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给世务者,窥谷忘返…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3.学生范读,请学生评价。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 师生互相质疑,疏通课文文句 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五、课堂练习: 见课件 六、作业设计: 熟读并背诵原文。 七、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