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有答案.docx

上传人:綻放 文档编号:11129280 上传时间:2025-07-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67KB 下载积分:9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B.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会产生自卑感 C.只尊重他人,不尊重自己 D.我们都要尊重自己 2.关于反思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每日坚持反思,必有收获 B.清晨适合反思,晚上不适合反思 C.掌握反思的时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人们遇到纷争或冲突,心里很气愤时,喝一杯静心泉的水,让自己(   )下来。 A.不安 B.安详 C.狂躁 D.平静 4.汶川地震时,唐山13名志愿者来到灾区,用了(    )方法不断寻找幸存者。 A.双手刨 B.搜犬嗅 C.机器探 D.废墟喊 5.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关于灾难的电影,表明人类已经逐渐意识到地球生态环境的(    )。 A.好转 B.恶化 C.不变 6.下列哪些表现属于“尊重自己”?(   ) A.说我缺点就发脾气 B.比赛赢了好得意 C.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D.经常炫耀家里有钱 7.小明这次没有考好,他应该(   )。 A.反思没考好的原因 B.不放在心上,以后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C.在家里闷闷不乐 D.痛哭一场 8.下列不属于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是(   )。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C.只有大力开垦荒地,砍树种田,才能多收粮食 9.下列星球能够提供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是(   )。 A.月球 B.地球 C.火星 D.金星 10.清洁能源包含:(    )。 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生物能 C.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共10题,共54分) 1.如果人类不尊重自然,随意破坏默默奉献的地球,就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      )。 2.人与自然是(      )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      )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      )。 3.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      )和(      )。 4.尊重他人要能够维护他人(      ),推己及人,让别人觉得(      )。 5.宽容让人们彼此(      ),(      )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6.“(      ),人无完人”,别人会犯错误,我们同样也会犯错误。拥有一颗(      )的心,学会(      )他人。 7.旱灾、台风、洪涝、地震等是我国主要的(      )。 8.(      )是一种善待他人的态度,能够释放压力,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人体健康。 9.我们生活在充满(      )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兴趣爱好、(      )。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      ),是宽容的(      )。 10.(      )年,(      )的船队首次实现了(      )的航行,结束了(      )、(      )与(      )的争论,证实了地球是一个(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足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 2.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   ) 3.小军说,尊重他人就是以丧失自己的尊严为代价的。(   ) 4.小学生不用理会自然灾害,因为那是大人的事。(   ) 5.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   ) 6.当发生泥石流时,我们要要向泥石流流动的方向跑。(   ) 7.这个世界非黑即白,所有事情都有对错之分。(   ) 8.被别人尊重让我们感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我们也应给他人带来同样的体验。(   ) 9.自卑就是不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我们不应该自卑。(   ) 10.雷电交加时,可以在大树下避雨。(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对应连线(把观点与相应的感悟连起来) 不自我贬低,不自卑     旱涝 君子和而不同           尊重自己 吃一堑,长一智         学会宽容 保护环境               学会反思 严重自然灾害           人人有责 五.简答题(共5题,共38分) 1.学会反思有什么意义? 2.从哪些角度思考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地方文化的关系呢? 3.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 4.地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和资源? 5.怎样防御自然灾害? 六.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从事普通劳动的人,你认为他们值得尊重吗?为什么? 七.材料题(共2题,共24分) 1.从前,有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办事,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更不知道去张村的路有多远。他遇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便迎面喊道:“喂,老头儿,从这里去张村该怎么走,有多远?”老人看他轻狂而无礼貌,便脱口而出:“小娃儿(转弯儿),无礼(五里)!”说完就愤愤地快步离去。年轻人转过山坡弯儿,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叫张村的地方。年轻人停下脚步来,独自坐在路边,左思右想,考虑了半天,似乎才悟出了……    读完这个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补出故事中“……”的内容,给故事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 (2)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年轻人,请说出你的问路方式。 (3)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2.开学第一节班会课,老师制订了--份班级班规。下图是班级班规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并完成下列要求。 班级班规 课前准备不能少,铃声响后静息好。 室内室外不追跑,小声交谈不乱吵。 刻苦锻炼身体好,保护视力不能少。 同学之间要宽容,对人真诚有礼貌。 (1)班级班规中为什么要求同学之间要宽容? (2)课间小强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撞倒了小刚,小强连忙道歉,如果你是小刚,你会怎么做? (3)小青认为班级班规中的“同学之间要宽容’就是要对同学的所有错误抱以宽容之心。你赞同小青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八.综合题(共1题,共12分) 1.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你知道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有哪些?(至少列举2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A 5.B 6.C 7.A 8.C 9.B 10.C 二.填空题 1.惩罚 2.生命;伤及;规律 3.环境;资源 4.自尊心;舒服 5.宽待;和睦 6.金无足赤;宽容;原谅 7.自然灾害 8.宽容 9.差异;成长环境;观点看法;不同;必修课 10.1519-1522年;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地平;地方;地圆;球体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1)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如果主动反思,则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2)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还能明确自已努力的方向,判断自已的行为是否有助于目标的实现.(3)通过反思,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在将来做得更好。 2.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与各地自然环境相适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 3.世界各国通过签订协定、制定法律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还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4.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充分的水分;多种多样的植物。(答案不唯一) 5.(1)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2)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3)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六.辨析题 1.那些从事普通劳动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因为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人生而平等,并无贵贱之分,我们不能因为他人的职业而不尊重他人。 七.材料题 1.(1)答案一:我之所以这么惨,是因为我对那位老人不礼貌,不尊重,老人很生气,所以没有告诉我去张村的路的远近。答案二: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2)答:“请问老爷爷,去张村该怎么走?离这儿还有多远?”老人回答后要说:“谢谢!” (3)答: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2.(1)只要学生所答符合题意,说法正确,写出两点即可。例答:①宽容可以让同学们之间彼此宽待,和睦相处;②宽容可以使同学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生活得幸福、愉快。 (2)只要学生所答符合题意,做法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答:我会接受小强的道歉,原谅小强的无心之过,并且告诉他在玩耍的时候注意安全,遵守班级班规。 (3)只要学生所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答:我不赞同小青的观点。理由是虽然同学之间要宽容,但是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八.综合题 1.(1)青藏高原铁路下,人们专门为藏羚羊开了一条迁徙的道路,并禁止人类捕杀。(2)在古代,著名的都江堰一定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最好标志。瞻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