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 )。
A.5月6日
B.3月21日
C.12月1日
D.6月5日
2.下面三幅图中,爱护了自己名誉的是( )
A. B. C.
3.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合作共贏
B.平等互利
C.互不侵犯
4.尊重自己表现为( )。
①相信自己的价值②维护自己的形象③爱惜自己的名誉④信守自己的承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下列不属于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的是( )。
A.印度尼西亚
B.新加坡
C.马来西亚
D.美国
6.下面与反思有关的句子是( )。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B.吾日三省吾身
C.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7.“处事让一步为高,退一步为进一步的根本。”这句话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 )。
A.乐于助人
B.与人为善
C.平等待人
D.宽以待人
8.尊重他人可以体现在( )。
A.语言
B.行动
C.以上都可以体现
9.国家尊重和保障( )
A.财产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权
10.下列能源中,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①太阳能 ②生物能 ③天然气 ④石油 ⑤水能 ⑥煤炭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④⑤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70分)
1.多姿多彩的世界,激发着人类无穷的( )。为实现梦想,需要更多的人普及( )、弘扬( )、传播( )。
2.我国从2001年起,把每年的5月第三周定为( )。
3.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 )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 )的重要源泉。
4.世界曾经历了两次伟大航行——中国的( )和欧洲的( )航海。
5.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 )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 )、共同( )、( )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6.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 ),国际秩序的( ),中国军队始终是( )的坚定力量。
7.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 )。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的( )是不矛盾的。如果过于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就是过度( )自己。
8.( ),世界曾经历了( )次伟大航行——( )和( )。之后,其他的一些航海家也积极开辟了新的航线。( )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 ),开阔了人们的( ),促进了( )的传播。
9.人类古代文明成就( ),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 )的。古代文明的( )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 )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 )。
10.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 )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一些危险的任务我们可以让机器人代劳,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
2.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
3.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反思过自己。( )
4.人类离开地球以后去其他星球也能生存。( )
5.乱砍滥伐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引起山体滑坡。( )
6.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保证身体健康,我们要做到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
7.意大利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
8.地球上不同的地形也有不同的景观,这些景观是不同自然环境的显著标记。( )
9.飞机上空姐为乘客倒水时,不小心泼洒在了乘客身上,引来乘客的一顿谩骂。( )
10.在非洲草原上,人们住在拆卸方便的蒙古包里。(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
1.请把以下国际组织的标识图片与其名称连在一起。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联合国
2.我会连。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奥林匹克委员
五.简答题(共3题,共20分)
1.请你说说对“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
2.某市图书馆允许进行乞者进馆读书。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3.自然灾害会造成什么后果?
六.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七.材料题(共2题,共21分)
1.阅读下面的新闻
近日,南京一地铁内,3个消防报警器连续报警,警方调查后发现,是一名小学生破坏引发的。
事发后,警方通过调阅现场监控,发现3个报警器均是被一名身着校服的小学生破坏的。监控显示,这名小朋友经过地铁站,可能是因为好奇,伸手按了按身边的消防报警按钮,随后转身从书包中找到了钢笔,并利用钢笔连续戳坏了2号出沿路的三处报警器。
考虑到其年龄小,为了不压制孩子特有的好奇天性,地铁警方并未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二是联系了该小学生所在的学校,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为全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消防安全教育课程。
(1)假如你是该名小学生,你会怎样反思?
(2)假如你是该名学生的家长,你会怎样反思?
(3)假如你是校方,你会怎样反思?
2.2020年春节是一个难忘的春节,也是我们最长的寒假。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斗,从一月份全国人民开始打响了,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人民人人都是战斗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你所在的家乡在哪个省哪个市或县?你关注家乡的疫情报告了吗?
(2)在抗击疫情战争中,你是如何为抗击疫情作贡献的?
(3)写两条抗击疫情的宣传标语。
八.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有一个人去商店买衣服,他对售货员说:“喂,喂!把那件衣服拿来我看看。”售货员没理他,他又嚷道:“说你呢,听见没?”售货员也没给他好气。最后衣服没买成,他气呼呼地走了。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A
5.D
6.B
7.D
8.C
9.C
10.B
二.填空题
1.梦想;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
2.科技活动周
3.中华文明;文化自信
4.郑和下西洋;哥伦布
5.尽最大;减灾共同体;预防;减少
6.建设者;维护者;维护世界和平
7.批评;批评;维护
8.15世纪初期和末期;两;中国的郑和下西洋;欧洲的哥伦布航海;新航路;联系;眼界;人类文明
9.辉煌;借鉴;遗迹;文化;传承
10.蓝色;地球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2.
五.简答题
1.这句话的含义是指,君子在与他人交往时能和谐融洽地相处,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必附和别人,人云亦云。
2.答: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进去读书的权利。不能因为乞丐的身份而拒绝乞丐享受公共资源。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尊重乞丐,乞丐也会尊重我们共同的公共资源,图书馆的秩序不会因为多了乞丐的进入而无法保障。所以,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3.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六.辨析题
1.我认同这个观点。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七.材料题
1.(1)小学生反思:要学会识别消防报警器,了解其作用;不在破坏消防报警器等类似公用设施的事。
(2)家长反思:给予孩子必要的批评;后期加强教育,合理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在安全文明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3)校方反思:好奇天性宜疏不宜堵,多开展有关活动放飞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用正确的方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引导孩子明辨是非,树立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2.(1)我的家乡在湖北省武汉市。疫情被确定为高风险。(言之有理即可)
(2)响应政府号召,我坚持居家隔离。支持爸妈到社区值班值守,我在家自觉上网课,认真做笔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坚持课间锻炼,多喝水,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自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3)我宅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八.综合题
1.在生活中他不懂得尊重他人,他那不尊重的语言让他人觉得不舒服、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不尊重他人的人也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