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教材《比尾巴》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巴”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感情,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
读好文中的问句。
学生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好奇和新鲜。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通过“摸尾巴与小动物打招呼”等游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在课文阅读方面将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读通句子、会读对话等层次,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尾巴的资料,既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真正地感受到动物们的尾巴样子有趣,而且各有各的用处,还让学生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主动地运用了语言。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
具体目标
活动安排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一、游戏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三、随文识字,感情朗读课文。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以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读正确。认读动物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读法
学习朗读问句。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快拿出你的小手,我们来做个摸身体的游戏吧!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头发,摸摸你的尾巴……
(2)导学:我们人类没有尾巴,那谁有尾巴呢?(动物。)你知道哪些小动物有尾巴吗?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小动物尾巴的资料。)
(3)小结: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知道这么多有尾巴的动物。
2.板书:"尾巴",识记生字。
(1)指名读词。
(2)指导学生观察拼音。发现"巴"没有声调,读轻声。师补充:要读得又轻又短。
(3)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导学:你还有什么办法记住"尾"和"巴"这两个字?
3.过渡:动物王国里有尾巴的动物可多了,前两天,它们进行了一场大比赛呢!它们要比什么呢?
(板书:在"尾巴"前加上"比")
4.认读课题。
(1)指名读课题。
(2)导学:这个"比"字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初读课文
1.同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要求:读正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双横线里的字同桌互相读:我来指,你来读,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3.同座互相练读课文,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协助,然后请4个小伙伴合作读,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汇报读,请同学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同学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
1.认读动物名称的字词。
(1)逐一出示生字“猴子”、 “孔雀”“兔子”“松鼠”、“公鸡”、“鸭子”,看拼音读准字音。
(2)同学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3)课件出示动物图片,把词语卡片贴在对应的动物图上,指名领读。
(4)看图观察动物。
2.认读理解“短”、“扁”、“最”。
(1)出示生字“短”、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指导朗读(课件出示第一节):
范读,师:这首儿歌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谁的尾巴长?问题后面的?就叫问号。(齐说:问号)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跟读;跟读跟老师读一读。指名读三句。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划出停顿线(指名读、齐读)
小结过渡:第一小节提了三个问题,第二小节回答了这三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练习朗读问句: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教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同学做游戏,两个小朋友,我问你读,你问我读,看谁的语气读的最像。) 这两个问题怎样回答呢?请你们当当评委,评比比赛结果。
(3)其他几句问句同学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尝试读。在问句的指导中,教师协助同学比较各种动物尾巴,顺势理解“最”的意思。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运用词语。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长?什么东西短?“扁”用在什么地方?和“弯”相反的词是什么?
3.利用字族“巴”认识“把”,教师重点指导长句“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的停顿和断句。同学感悟体验着模仿读。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师生、生生引读、对读。
2.同座拍手读。
3.加上动作扮演读。
4.男女生竞赛读
5. 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再换一种朗读方式,我来问,你们来答,例如:我问——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你们怎么回答?”
齐声读:“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我们开始对读课文。
6.开展“比尾巴”扮演赛(背诵)
7.给喜欢的动物画尾巴。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图片了解动物尾巴的特
点
课件出示问句,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尾巴
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他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重视。在教学生字时,还应注意每个字要有侧重点,或重音,或重形,在教学是还要加强义的学习,并能适当地加以扩展,而不是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同时,在课堂上还要多激励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尤其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赞许,这往往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所以,今后千万不能吝啬表扬。在上课时,应变能力还不够敏捷,尤其,当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循善诱,共同找到正确答案,不能一口否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以上这些不足处,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多留意,避免再发生,让学生学得更开心,对自己更有信心。
备注
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信息技术运用情况等
新教材最注重的就是要学生主动地去学。从识字到朗读到表演,一切都需要学生来参与,如果学生从头至尾,缩手缩脚,畏首畏尾,那么这堂课无疑是失败的。在当小老师,小评委朗读明星的过程,我很高兴的看到学生们高高地举起手,眼中充满着期待,希望老师能给自己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他们不仅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更愿意赢得同伴的认可。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心支持着他们,教学效果肯定会差很多。在学习中,他们不单做到自己行,更力求做到合作大家行,既有师生间的配合,又有同伴间的一问一答,在这个过程,需要每个人都集中精力投入其中。不仅关系到个人,更关系到同桌,小组,全班。只有每个人都充满自信地面对每一个要求,才能做到最好。教室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殿堂也是学生们施展各自才华的大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