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找标志-巧断句.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126453 上传时间:2025-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找标志-巧断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找标志-巧断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找标志,巧断句》教学设计 连州市北山中学 张丽霞 一、设计思想:      文言断句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对文言句子能够正确地断句,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新课标要求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比重也不小,占了10分。因而学生应了解文言文断句的一般方法,多阅读课内外文言经典,并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教材分析:     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有困难,因而在传授此部分知识时,我首先教会学生如何断句,在读中不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其前提需要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辅助学生断句。我以初中阶段的“文本为范”,在细品文章的基础上掌握方法巧断句,并运用这些方法准确地给课外文言文的断句。  三、学情分析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使学生从中吸纳传统文化的营养,提高文言素养和鉴赏能力。但是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却有着恐惧的心理,避而远之,甚至“谈文色变”。断句是中考的考点,从几次的模考看来,学生只是凭感觉,随随便便乱断,没有掌握技巧,导致失分严重。为此在教学中除注重让古文的学习走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给学生断句的方法技巧,准确为课内外文言文断句,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让他们爱学、乐学古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叫断句及断句的作用;  2、能力目标:以课文为载体,并通过练习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 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 六、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知识迁移 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故事《阔少爷断错句娶错妻》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 不 大 好 头 发 没 有 麻 子”。 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 不 大 好 头 发 没 有 麻 子” 的美人,阔少爷非常高兴。拜堂之日,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 不 大 好 头 发 没 有 麻 子。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2、什么是“断句”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中考真题再现 1、(2015广东省)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2、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 3、(2014广东省)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 (三)断句的方法 1、基本方法: 读全文,通文意,定文体。叙述性文章,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跟谁对话,讲的什么话。说理性文章,就要弄明白讲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2、断句的技巧 我们以初中阶段的“文本为范”,在细品文章的基础上掌握方法巧断句。        课例(一) 1、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2、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小结: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标志一: 找名词(或代词),   常用名词和代词 名词:人名、地名、官名、族名 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 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 (表示“他”、他们) 我来试试:子 路 拯 溺 者 其 人 拜 之 以牛 子 路 受 之 课例二 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小结: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标志二:看虚词,找位置 ,定句读 常用虚词: 1、句首语气词“其、盖、且夫、若夫、何、胡、安、奚、焉、孰”等前面可断句,句首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2、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3、句首关联词,如“苟、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4、句首时间词:如“少顷”“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前面可以断句。 我来试试: 天 下 事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亦 难 矣 课例(三)    1、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2、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小结:通过人物对话及引文断句     标志三:看对话 定句读 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道,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我来试试: 曰 苟 富 贵 无 相 忘 佣 者 笑而 应 曰 若 为 佣 耕 何 富 贵也 陈 涉 太 息 曰 嗟 乎 燕 雀安 知 鸿 鹄 之 志 哉 课例四: 1、曾 不 能 损 魁 父 之 丘 如 太 行 王 屋 何 且 焉 置 土 石 2、学 而 时 习 之 不 亦 说 乎 有 朋 自 远 方 来 不 亦 乐 乎 3、风 霜 高 洁 水 落 而 石 出 者 山 间 之 四 时 也 标志四:看句式,定句读 常用典型句式有:……者……也 不亦……乎 何……之有 如……何 何……焉为 孰与……乎 为……所…… 得无……乎 我来试试: 1、陈 胜 者 阳 城 人 也 2、炳 烛 之 明 孰 与 昧 行 乎 课例(五)     1、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 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 2、泉 水 激 石 泠 泠 作 响 好 鸟 相 鸣 嘤 嘤 成 韵 3、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妻 妾 之 奉 为 之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 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此 之 谓 失 其 本 心 小结:排比、对偶、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这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标志五:明修辞,定句读。 我来试试 1、家 极 贫 三 女 皆 幼 无 田 以 养 无 宅 以 居 2、名 不 正 则 言 不 顺 言 不 顺 则 事不 成 事 不 成 则 礼 乐 不 兴 礼 乐不 兴 则 刑 罚 不 中 (四)课堂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五)、堂上训练:导学案的题目 1、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小组交流(要求在口述文意的基础上再断句) 3、小组代表发言 4、师生共同订正 5、以中考模拟题为例,提示学生在断句时应注意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完成《中考解读》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断句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