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探究作文选材新境界》教学设计
珠海市横琴新区第一中学 蔡 荣
一、课堂导入
1.由“国家公祭日”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2.出示课题,请学生简要谈谈对选材“新”的理解。
3.了解历代文人论述材料之“新”,初探材料“新”的内涵。
二、透视作文常见病症
1.小组讨论:(1)预计最打动人的一则考场作文材料后面打钩,简要说出原因。
(2)说出其他材料不好的原因。
(3)学生总结:材料好与不好的主要原因,言之成理皆可。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白选材“新”的重要性,对选材“新”有直观理解。)
三、交流选材老的病因
学生畅所欲言:为什么我们的材料那么老套、重复?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反思作文选材时的弊端。)
四、寻找选材良方:如何让我们的作文令人眼前一亮?
(一)教师引导
1.出示技巧一:弃陈选新、关注热点。
2.学生阅读后讨论:从“微信平台”中选出与“温暖”有关的素材。
3.学生说说自己搜集的与“温暖”主题有关的社会热点。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关注社会,并且初步学会如何挖掘社会热点话题中的潜在内涵,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二)学生讨论
1.先让学生交流回答:如果我们接触自然社会不多,材料范围狭隘怎么办?
2.教师引导,总结技巧二:以旧翻新、换位思考。
3.当堂训练:(1)教师举例演示。
(2)学生举一反三,分组讨论,每组讨论一则材料,学以致用。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作文时能换位思考,尤其是做人时也能换位思考,作文与做人都能跳出自我的小圈子,关注他人。)
(三)学生总结
1.阅读一篇考场优秀作文,概括材料,找出亮点。
2.请三位拿高分的同学概括一下自己材料,其他学生找出材料亮点。
3.学生尝试总结创新材料的技巧三:以小见大、巧抓细节。
4.当堂训练:学生回顾生活中令人感到温暖的事物、温暖的细节、温暖的画面。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总结技巧,学会关注生活的细节,感悟生活的情理。)
(四)总结回顾三个良方
五、综合训练展示
首先回顾原来材料,然后思考如何新颖,最后说出改后材料。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三个技巧,检测一下课堂的教学效果。)
六、布置作业
尝试用今天所积累的材料去重新创作这一篇作文。
【附】阅读材料
我们的材料
一、来自家庭:
1.母亲在我考试失利后安慰我。( )
2.天冷时母亲给我送棉衣、送饭。( )
3.我练习体育项目,爷爷鼓励我努力锻炼。( )
4.我去参加夏令营时,父亲在车站送我。( )
5.全家人给我过生日。( )
6.爷爷奶奶到城里来看我。( )
7.车站里一个母亲精心呵护自己的孩子。( )
8.外婆给我送好吃的。( )
9.妈妈晚上督促我写作业、并且端茶给我喝。( )
10.妈妈买手套,旧的给她自己,新的给我。( )
11.星期天妈妈在厨房煮菜、奶奶包饺子给我吃。( )
12.春节时爸爸和我坐火车,他把座位让给我,自己坐包上。( )
13.我打翻墨汁,妈妈没有骂我。( )
14.和爷爷一起骑车,听京剧。( )
15.我生病时爷爷送我去医院。( )
16.端午节爸爸陪我去采苇叶,包粽子。( )
17.母亲为我熬粥,也陪我熬过了青春期的叛逆。( )
二、来自学校:
1.我吐了,老师同学帮我打扫。( )
2.同桌为我擦桌子。( )
3.春游时同学送我东西吃。( )
三、来自社会:
1.放学时一个叔叔送我回家。( )
2.公交车上我让座给老人,然后一个阿姨叫我坐她身上。( )
3.我在邮局寄信少了一角钱,一个少年模样的小民工给我一角钱,解决问题( )
4.我捡了街上一个人的钱买东西吃,后来后悔了,再把钱还给别人。( )
微信平台
一、郑州26岁美女主播患癌坚持生下宝宝后去世。撇下刚过百天的宝宝,撇下钟爱的新闻事业,撇下无比眷恋的美好世界,温婉可人的主持人邱园园永远地走了。2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2月10日。身患恶性肿瘤的她为了宝宝放弃化疗,任由癌细胞在体内扩散,最终撒手人寰,演绎了一出感人至深的温情故事。
二、笼罩140万平方公里的雾霾、地下水大面积污染……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再受拷问。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罔顾生态环境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进一步提出,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与此同时,PM2.5监测指标也会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三、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