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 )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2.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 )的基础。
A.人民幸福
B.社会和谐
C.国家富强
D.社区和谐
3.公共设施不会出现在哪里?( )
A.小区
B.街头
C.家里
4.对右图漫画理解有误的是( )。
A.这样有利于建设和谐美好的生活
B.这样有利于传递正能量
C.说明我们只要有邻居,就可以不要亲戚
5.下面哪一种做法更有利于解决家庭中的矛盾( )。
A.大吵大闹
B.不交流
C.把问题讲清楚
6.良好的( )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A.公共生活
B.公共设施
C.公共秩序
7.孙中山第一次提出的影响深远的口号是( )。
A.推翻帝制
B.振兴中华
C.民主科学
8.当和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下面小朋友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张露:我会跟他们争吵,把事情说清楚,我不再是小孩子了。
B.雷浩:任由他们说,我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C.朱丽:我会努力做到不与他们争吵,事后再和他们讲道理。
9.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的是( )。
A.传统美德
B.社会风气
C.传统家风
D.人生信仰
10.下列不属于我们主动与家人交流的好方式的是( )。
A.写信
B.打电话
C.留便条
D.请朋友代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
1.遵守社会公德、( ),才能保持良好( ),构建( )的公共生活。
2.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 )的基础。
3.《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 )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 )扶助的义务。
4.( )是清朝北洋舰队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他指挥( )奋勇作战。
5.1949年10月1日,( )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6.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 )逐渐发生了变化,有时甚至明知家人讲的话有道理,还( )与他们作对。
7.生活中我们去电影院看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集市购物,……。电影院、博物馆、集市等场所我们都称之为( )。
8.( )是陈独秀创办的著名刊物,高举( )( )大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9.( )中,我们的行为是公开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 ),展示良好的( )。
10.家是我们( )的港湾、( )的归宿、( )的乐园。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2分)
1.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 )
2.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
3.《铜墙铁壁》雕塑显示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
4.在生活中,面对同样的事情,家长所持的态度可能是不相同的。( )
5.文明有礼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
6.孙中山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 )
7.家训、家规是古代人的事,现代人崇尚自由,没有什么家规,遵纪守法就行了。( )
8.我们与别人有不同的看法时,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不需要考虑他人的建议。( )
9.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石油只有少部分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洋油”。( )
10.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牺牲于广州起义。(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连线题。
1954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56年 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1964年 中国生产了第一辆汽车
1967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
1.完善表格,再回答问题。
从上面的表格中你发现了我们公共生活的哪些特点?
六.简答题(共5题,共41分)
1.“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我们青少年可以参与哪些社区建设的事情?列举三条以上
2.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谈―谈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4.你见过哪些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请你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5.如何与家人进行沟通?
七.辨析题(共1题,共10分)
1.期末考试结束了,小明想去朋友家玩一会儿,但是父母就是不同意,还说他一个人出去不安全,他觉得父母管的太多了。小明的想法对吗?与家人之间发生不愉快时,你是怎么解决的?(不少于2条)
八.材料题(共2题,共21分)
1.根据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歌曲《春天的故事》
演唱者:董文华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啊……
春天是指( );画了一个“圈”,圈指的是( );经济特区指的是( );老人指( )(谁)。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 )、( )、( )、( )四个经济特区。
2.阅读下面关于十九大的资料,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九.综合题(共1题,共15分)
1.自主探究。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我们很熟悉的一句诗,请你用这课学到的知识说说这场远征为什么这么“难”,红军有为什么“不怕”?在新时代,我们该怎样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C
7.B
8.C
9.A
10.D
二.填空题
1.法律法规;社会秩序;有序和谐
2.社会和谐
3.抚养;赡养
4.邓世昌;致远舰
5.毛泽东主席
6.心理;故意
7.公共空间
8.《新青年》;民主;科学
9.公共生活;言谈举止;形象
10.生活;情感;精神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
五.填表题
1.如图:
通过表格,我发现①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③公共生活也增加了我们生活的乐趣,丰富了我们人生的意义。
六.简答题
1.青少年可以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如:探访老人,陪老人聊天 、为老人表演节目;清洁社区卫生;美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公共设施;和交警叔叔一起指挥交通;劝导商贩不能摆摊设点;爱心义卖,所得钱财用来帮助困难家庭等。
2.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工人运动相结合; 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3.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如我见过的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有:
(1)高速路上从车内拋物。
(2)在消防通道上停车。
(3)在人行道上摆摊。
(4)在公园里大声喧闹。
5.沟通前:先了解父母真实想法。
沟通过程中:选择彼此熟悉的话题(“四心”沟通法)。
留心看:观察父母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注意父母的身体状况。
细心听:听父母讲想法和需求;听父母讲担忧和压力。
用心讲:外出时讲清时间、地点和回家时间;主动讲自己在学校的情况。
耐心说:用正常语速和语调向父母说明自己的真实想法;遇到父母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要放慢语速去解释。
七.辨析题
1.小明的想法不对,父母这是为了小明的安全,才不让他一个人去的;
当我们与家人之间发生不愉快时,我们首先应该冷静下来,换位思考;然后主动和父母道歉;或者可以冷静地和父母交流沟通,说明自己的理由,让父母考虑。
八.材料题
1.改革开放;深圳;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邓小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
九.综合题
1.①这场远征为什么这么“难”,原因是在长征途中,红军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雪山,穿越了成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体味出了这场远征的“难”。
②红军有“不怕”的原因是红军战士在长征中铸就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 、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凭这种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征服了人类极限,走完了长征。
③在新时代,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体会革命先辈的艰苦和付出,珍惜现在幸福生活,一定要接过长征前辈的火炬,以积极的态度发奋学习,为长大报效祖国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