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对于自己的抽屉,我们要做到( )。
A.及时清理
B.让老师来帮忙清理
C.不用清理,原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2.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教室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证大家安静地学习。( )
A.下课后就是我们放松的时间,可以尽情打闹
B.小组讨论问题时声音要小,以免影响他人
C.凳子可以随意拖动,发出刺耳的声音
3.国庆节是哪一天?( )
A.10月1日
B.10月2日
C.10月3日
4.马头琴的传说是( )和小白马的故事。
A.马良
B.郑和
C.苏和
5.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云云坐公交车的时候很安静,不大声喧哗
B.红红在医院里大吵大闹
C.华华在公共场所说话从来都是特别小声
6.中秋节这天,我们全家聚在一起( )。
A.吃月饼
B.吃元宵
7.下面不属于藏族传统服装的是( )。
A. B. C.
8.家乡物产( )我。
A.养育
B.孕育
C.哺育
9.学校举行联欢晚会,我们应该( )。
A.注重个人的表现
B.大家相互配合
C.老师不喊就坐着
10.下面哪种情况我们说话要小点儿声?( )
A.课堂上老师请我发言
B.在操场上玩游戏
C.爷爷年纪大了,听不清声音
D.到医院看望病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22分)
1.我们共同行动,让教室更( )。
2.坐公交车排队等待时,遇到老爷爷时,可以( )。
3.得了流行性感冒,应该回家休息,外出时要戴( )。
4.先来的排在( ),后到的排在( )。
5.暑假里不能光顾着玩耍,还要( )。
6.苗族在秋天的时候,会过( )节。
7.要( ),效率才会高。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 )。
9.我们的国旗是( ),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10.把同学的奖状集中在一个位置,这个地方的名字叫(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 ( )
2.我在教室里的凳子可以随便扭来扭曲,没关系。 ( )
3.在评选“班级小明星”我们应该发现平凡同学的不平凡之处。( )
4.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敬老节。 ( )
5.你看,我认真听课的样子多好看! ( )
6.各族人民庆祝中秋的方式丰富多彩。( )
7.可敬的家乡人不仅包含为家乡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更多的是具有美德的普通人。 ( )
8.医院里保持安静,有利于患者康复。 ( )
9.值日的时候,教室的地可以不扫干净。 ( )
10.我们小组正在积极值日呢。 ( )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
1.把相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一月一日 儿童节
十月一日 教师节
六月一日 元旦
九月十日 国庆节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吃“年夜饭”的习俗由来已久,每当春节来临、中国人都要贴春联、放炮,与全家人团在一起,吃上一顿热热间的“年夜饭”。
除了春节以外,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请填一填。
六.简答题(共5题,共31分)
1.周末很多事都想做,怎么安排更合理呢?
2.清明节到了,家里人计划用新的方法几年去世的亲属,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3.简单地说一下你在值日的时候遇到过的难题。
4.选择家乡的一种特产,并为他人作几句介绍的话。
5.简单地介绍一下你们班有哪些兴趣小组?你最想参加其中哪一个?
七.材料题(共1题,共15分)
1.我家门前新事多。
改造( )的街道。
改造( )的街道。
现在喜欢( )的人越来越多了。
八.综合题(共1题,共8分)
1.综合题。
上面是强强和童童对下个假期的一部分计划,请你也为下一个寒假做一个计划,说一说下个寒假你怎么安排。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C
5.B
6.A
7.B
8.A
9.B
10.D
二.填空题
1.美丽
2.主动让位
3.口罩
4.前面;后面
5.学习
6.赶秋
7.分工配合好
8.五星红旗
9.五星红旗
10.荣誉榜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五月初五;赛龙舟,吃粽子;九月初九;登高,赏菊花;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元宵节;看花灯,吃元宵
六.简答题
1.应该先做重要的事,也要安排些室外活动。
2.可以用鲜花祭拜的方式代替烧纸;可以用种树方式来替代传统的烧红纸。
3.我在值日的时候遇到过同学早走的问题,我们班的值日还没有完成,有的同这就提起书包回家了;我还遇到过有的同进不能按时擦黑板的问题。
4.我的家乡特产是鸭梨,该品种树势健壮,树皮暗灰褐色,叶片广卵圆形,肉质极细酥脆,清香多汁,味甜微酸,丰产性好。
5.篮球小组、画画小组、跳舞小组;最喜欢里面的篮球小组。
七.材料题
1.前;后;锻炼
八.综合题
1.这个暑假我想和我的爸爸妈妈去祖国的首都北京去看看,听说那里有许多名胜古迹;我还想去北京大学去看一看,看看他们在大学里是如何学习知识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