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三要素”
——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二十四字方针:加强学习、把握方向;
转变观念、谋划发展;
贴近群众、和谐建设。
说明:当今企业普遍存在员工文化素质不高、思想政治工作难做的问题,很多针对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路线及相关政策的思想学习仅仅通过讲座和集体学习无法很好地被基层接纳领悟,甚至会导致蒙混过关的现象,企业的文化建设受限于员工的文化水平,无法顺利地进行,员工没有把思想学习当作提升自我的方式,反而当作负担。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当今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建设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加强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促使企业积极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员工学习企业文化,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向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保持员工的先进性。例如:带领员工参观本企业产品在社会各个阶层的应用成果,着眼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每一份劳动付出不仅仅为自己创造了价值,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甚至是历史性、创造性的贡献,进而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
2、 企业歌曲:要求积极向上、振奋人心、脍炙人口,将企业文化充分融入其中。企业文化的定位原则:全面性、针对性、社会感强、凝聚力明显。
3、拍摄企业视频:充分、全面地记录企业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状态,以积极向上的角度,诠释企业运转期间的景象,拍下每一名员工的特写,组织集体观看,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使员工感到深切的归属感,培养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4、以纪录片的形式,向员工展示企业由诞生到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以及对未来的构想,让员工感到企业在经历了最初的艰难之后,必将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有着光明的前途和可观的前景,当下的辛苦必将在今后换取美好的未来。此举主要在于激励作用,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始终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树立“服从、服务、补位”的观念,以强化企业管理为主攻方向,实现观念管理与行为管理相结合,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1、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以任务的形式将企业生产目标分配下去,责任到个人。
2、完善的奖惩机制:
⑴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者,在确认工作成果质量过关后,按超额完成的产品所给企业带来的利润价值的10%给予奖励。
⑵节约奖惩:所有创新的节约技术和节约的行为,都要奖励,至少100元/月,在企业内部树立节约的观念,以企业为家。浪费者,一经发现核实,每次扣除50元。
⑶鼓励技术创新。每项技术创新奖励500元起,如被采用,奖励1200元起,并作为升职的重要参考(包括管理技术的创新)。
3、领导者每日下车间与工人共同劳动一次,鼓舞士气,以身作则,不得偷懒或相互推诿。
4、奖励月度考核机制,并与年度考核相结合。
5、表现突出的员工,出奖金外,还可带薪休假。
三、关注员工的利益需求,树立以人为本,坚持依法治企与以德治企相结合,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和具体困难,注重文化建设,形成良好风气。
1、定期组织员工做社会公益工作,例如去敬老院劳动等等,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突出展示企业在社会公益方面的诚意,培养企业员工的爱心,进一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公益活动由管理者带队,可以增进企业上下级的了解,消除隔阂。
2、注重文化建设:定期组织观看受员工喜爱的电影,提供免费的茶水、零食,丰富员工的生活,培养“企业大家庭”的思想意识,凝聚员工。
3、鼓励员工对企业的各个层面提意见,一旦被采纳,奖励20元起。
4、举办各种科技讲座,公费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培训深造。
5、定期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向员工传达企业最新的发展动向及相关政策,企业在制定或更改政策前,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
6、作为管理者,有义务和责任及时了解广大员工的需求,如有困难,及时帮扶,体现企业的责任感,做到“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在企业的整体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应该坚持民主集中制,广开言路,做到“权责一致,以问促责”,时刻保持对企业高度的责任感。员工的思想状态不仅仅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也与生产安全等方面紧密联系。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健康、平稳、快速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