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顶板模板快拆体系施工工法
(JS/BZ-GF03/**-**)
1 前言
快拆体系的原理在于充分利用混凝土前期强度增长较快的特点,在顶板模板支撑体系中合理设置快拆头,人为的在该部位形成顶板结构支座,减小了构件的跨度,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将除快拆头之外的顶板模板及支撑体系尽可能早的拆除,以达到快拆的效果,进而可以实现缩短周转材料周转周期、减少周转材料用量、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2 工法特点
2.1降低周转材料使用量,顶板模板满配楼层数量减少到一层,在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如结构特点较简单,单层面积过大甚至可以考虑施工进度和季节因素进一步减少配置量,进行水平周转。本施工方法可显著降低施工成本。
2.2本施工方法在结点处理上不同于传统做法,不易掌握,为此,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现场监控和落实的难度有所提高。
2.3本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建立在快拆头部位为结构支座的假设基础之上,为此,控制快拆头部位的施工质量是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前提。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模板施工。
4 施工工艺
4.1工艺原理: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对结构楼板的底模拆除时间的要求,充分利用混凝土前期强度增长较快的特点,在原结构支座以外,通过人为增加支座进而将跨度减小到2m以内,实现在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即拆除顶板模板的目的。增加的人为支座在混凝土强度达到85%或100%(视楼板原跨度而定)之前是不可变动的。既要拆除顶板模板材料,又要保证支座部位的不可变,这是通过设置快拆体系来实现的。
4.1.1快拆体系的总体布置:
采用整块木胶合板+280mm宽板条组成板块组合式模板,利用碗扣架立杆的尺寸,将整个跨度的楼板分解成为小于2m的小跨楼板,在立杆上安装快拆头,并将板带布置在快拆头部位。当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0%以上时拆除主次龙骨和整板,保留板带和快拆头顶撑完全不动,达到早期拆模、加快模板周转,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4.1.2支撑体系:按照开间尺寸,使用常规尺寸的碗扣立杆,横杆以1.5m为主(设置于跨中)1.2、0.9、0.6m规格为辅助。
4.1.3快拆头的布置与顶板排模:在跨中的多排立杆上安装快拆头,间距同该部位立杆间距为1500mm,在快拆头部位铺设280mm宽胶合板带便将顶板分隔成1220mm+280mm的分格布局。如图1示意。
图1
为便于顶板木胶板的拆除,将各跨顶板的四周设置非整板,顶板的模板排布见图2、3示意。
图2
框架结构顶板模板排模示意
4.2工艺流程:280mm板带加工→立碗扣架立杆、横杆→安快拆头→放主、次龙骨→铺板→校正→检验
4.3工法要点:
4.3.1施工准备:
4.3.1.1竖向结构施工完毕,顶板模板标高线弹设完毕并准确无误。
(2)按照顶板模板排模图将材料准备齐全,定型加工的梁模板与快拆板带加工完毕。尽量减少对胶合板、方木的切割、锯断,统筹安排,合理配料。顶板模板主龙骨尽量在短向,次龙骨在长向,以减少方木的锯断。加工模板时,背楞方木压刨平整,无扭曲、变形等缺陷。 图3 剪力墙结构顶板模板排模示意
(3)支撑体系材料准备齐全。
(4)竖向结构顶端施工缝处理完毕、到位。
4.3.2快拆板带加工:
280mm宽板带的加工必须使用80齿以上的合金锯片,使用带导轨的锯边机;如需要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可使用高速手提电锯;但转速不低于4000转/分钟。模板裁切、打孔后必须用专用封边漆封闭切口,以防模板吸水变形。
4.3.3按照顶板模板排模图在楼板混凝土面上弹设支撑体系立杆位置线。
4.3.4支撑体系安装:
按所放线的交点立一根立杆,另沿十字线或T字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立两根立杆,用所需要长度的两根横杆将三根立杆插卡连接起来,然后在四边形的第四个角立一根立杆,再用两根横杆将四根立杆插卡连接成四边形,沿放的线为准调成互相垂直四边形,调准后,用榔头将横杆两头的插头与立杆插座均匀敲紧(不要猛敲一头),形成稳定四边形。然后沿延长线方向,按顺直和垂直方向放两根立杆,三根横杆和一根立杆,两根横杆插卡连接,尔后调方正,即垂直度、调准后,用榔头将横杆两头的插头与立杆插座均匀敲紧(不要猛敲一头)。安装三角架时必须用榔头将插头敲击到位。按上述方法完成支架的支搭。
严格按照支撑体系和模板布置图搭设碗扣支撑体系,并在设置胶合板带的部位安放快拆头。立杆底部按照统一方向铺垫长度不少于400的50×100短方木以保护楼板成品质量。
4.3.5顶板模板安装:
(1)主龙骨铺设:按照支撑体系的位置摆放主龙骨,快拆头部位为双龙骨。
(2)次龙骨铺设:次龙骨间距不大于300,在板带位置设置50*100方木一道(扁放),并调整标高,为确实保证早拆头与板带下的方木顶接密实,可允许该部位略微超高,并在胶合板铺设完毕后二次调整,以避免由于该部位跨度小(280mm)而出现的模板虚铺的“假早拆”现象。
4.3.6顶板模板的拆除:
(1)当混凝土强度符合拆模要求时(必须依据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确定,具体拆模时间以拆模通知单为准),将除快拆头板带部位以外的龙骨和胶合板拆除。
(2)模板拆除时,先松动快拆头龙骨托架,将主龙骨拆除,然后方可将次龙骨以及整板拆除,最终只保留快拆板带和板带下的快拆头以及其支撑构件。
(3)在拆除碗扣架横杆时必须注意保留板带部位支撑体系的横杆并连接牢固,以保证遗留支撑的整体性、稳定性。
4.4注意事项:
4.4.1对工人的培训:快拆法施工作为一种较新的施工方法,相当多的施工工人对此方法不熟悉,需经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要坚持样板先行的制度,只有在完成样板(搭设和拆除两部分),对工人进行实物教育的前提下,快拆法施工才有可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4.4.2受力状态:快拆法施工是以快拆头部位的支撑作为结构支座的假设为前提条件,这就要求对快拆头部位是否与板带撑顶严密、牢固进行全面的检查,使早拆体系区别于回顶作业。
4.4.3顶板底模的拆除时间:顶板模板的拆除时间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实际抗压强度和工程进度确定,进入六月份后,一般在4~5天的时间,混凝土的试块实际强度都可以超过50%的设计强度要求。
5 机具设备
表1 机具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塔 吊
POTAIN23B
台
1
2
空压泵
1.5m3
台
1
3
压刨机
W/106H
台
1
4
手电钻
台
3
5
圆盘锯
TDY750
台
1
6 劳动组织
表2 劳动组织
序号
人员
人数
职责
1
技术主管
1
负责全面技术质量、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
2
技术人员
1
负责专业技术管理
3
工长
1
组织安排人员进行施工
4
质检员
1
对工程进行全面质量监督检查
5
安全员
1
负责安全管理
6
材料员
1
负责材料的采购
7
木工
35
负责现场的施工
8
测量工
3
提供支撑体系定位线、标高控制线
7 质量控制
表3 质量执行标准
序号
项 目
执行标准
1
混凝土工程
GB50204-2002
表4 质量标准
序号
项 目
质量标准
1
轴线位置(梁)
3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3,-3
3
截面尺寸(梁)
+2,-2
4
相临两板表面高低差
1
5
表面平整度
2
8 安全措施
8.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
8.2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注意脚底,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8.3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扔,轻拿轻放。拆模时,要求有班组长跟班作业,避免坠物伤人。
8.4不得在施工通道或操作平台上堆放大批量模板等材料。
8.5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必须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固定好。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扶空,踏空而坠落。
8.6加工时,必须遵守机械使用的规章制度,防止事故发生。
8.7由于本工程大量采用木材料,所以现场动火必须严格遵守现场动火管理规定。
9 效益分析
9.1本施工方法对地下、地上单层建筑面积差距悬殊的工程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可大大减少周转材料的一次性投入量。
9.2对于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应用效果也很明显,彻底的避免了周转材料在多层建筑施工中周转利用不充分的情况的发生。
10 工程实例
我项目承建的万柳亿城大厦工程地下单层建筑面积15000㎡,地上单层建筑面积4000㎡,地下3层,地上20层,从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开始就采用了快拆体系施工,地上标准层结构施工进度平均维持在每月6层左右。主体顺利通过“结构长城杯”验收。质量效果达到了预期水平,本工艺的运用也较传统施工做法降低成本约70万元。
执笔:费洪伟
审稿:贾 洪、金少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