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尊重自己不是( )。
A.信守自己的承诺
B.处处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C.维护自己的形象
D.爱惜自己的名誉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2001年
B.2000年
C.2003年
3.以下哪项是联合国的首席行政长官( )。
A.联合国主席
B.联合国秘书长
C.联合国总统
4.“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是( )随处可见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
A.四川泸州
B.广西桂林
C.浙江乌镇
D.云南丽江
5.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是在( )年试飞成功。
A.1900
B.1903
C.1906
D.1910
6.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亚马孙平原
D.成都平原
7.尊重自己包括( )。
①自尊 ②自重 ③自负 ④自爱 ⑤自我接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8.以下不属于保护地球的协定或者法律的是( )。
A.《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B.《环境保护法》
C.《义务教育法》
9.人类的早期文明出现于( )。
A.大河流域
B.高原地区
C.群山山脉
10.一个尊重自己的人( )。
A.一定是一个成就巨大的人
B.一定是一个有羞耻心的人
C.一定是一个社会地位崇高的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
1.( )气象卫星成功发射,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控和预警能力。
2.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 ),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 ),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 ) 到( )、从( )到( )的伟大变革。
3.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重、自爱和( )等方面。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 ),不( )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
4.( )是人类美好的家园,( )是我们的母亲。
5.按照职能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 )国际组织和( )国际组织。
6.( )和( )被称为夏威夷的两大的象征。
7.世界各国通过( )、( )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还把( )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8.( )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 )和可持续发展。
9.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适应于各地自然环境的要求,与( )融为一体,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 )的反映。
10.古印度人在( )流域和( )流域驯养动物,种植谷物和棉花。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不会产生垃圾。( )
2.生活在充满差异的世界中,我们要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 )
3.尊重他人是道德要求,不是法律要求。( )
4.反思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怀疑,是不自信的表现。( )
5.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
6.美国反对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
7.人类生活中的不合理行为一定会导致自然灾害。( )
8.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
9.维护他人的自尊心也是尊重他人的具体体现。( )
10.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大人的事,小学生不需要有所作为。( )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
1.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
2月2日 中国植树节
4月22日 世界湿地日
6月5日 世界地球日
3月12日 世界环境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危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为了保护地球家园,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六.简答题(共5题,共26分)
1.为什么说宽容是健康的“维生素”?宽容有哪些好处?
2.请你说一个你身边关于尊重他人或宽容他人或学会反思的故事?
3.什么是国际组织?
4.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为保护地球做些什么?
5.请你列举善于反思,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例子。
七.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八.材料题(共3题,共26分)
1.材料一 2018年报道称,5年来,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数字当然能够说明问题,但百姓的体验更为直观。高铁网络四通八达,电子商务愈发成熟,移动支付领先全球,共享经济渗透生活……潜移默化中,创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国人正习惯和享受着创新发展带来的便利。创新对今天的普通中国人来说也不再遥不可及,因为它已不再神秘。
材料二 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重庆闭幕。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有356项,这些科技创新成果多来源于青少年生活实践。如来自乌审旗蒙古族实验小学的格希格图针对牧区需要对很多羊羔进行人工喂奶的困境,发明了新式多功能电热自动多咀喂奶器,解决了多只羊羔同时喂奶的难题。
1.结合材料一说一说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3.你参加过哪些创新活动?说说你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
4.结合这些感受,请你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几条具体建议。
2.材料一:某班干在自习课上因为王明违纪而登记了他的名字,王明下课后到班干处求情,于是班干原谅了他,把他的名字从违纪本上擦掉了。于是王明到处为班干说好话,说他是一个大度宽容的人.
材料二: 某班干一向公正严明,对于违纪的同学严管不误,最终有部分同学认为他(她)多管闲事,太不宽容了,最终在投票选举中部分同学没有投该班干的票,因为他(她)登记过自己的名字.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点评两位班干部或者同学们的做法。
3.破坏生物多样性,就是在毁灭支持人类生命存续的系统根基。人类活动侵占了野生动物栖息地、降低动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导致气候变化加剧并引发极端天气事件,最终破坏了自然界的微妙平衡,为病毒在动物种群与人类之间的传播创造了理想条件。
2020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生物多样性”,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
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健康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以多种方式维持人类的生活:它为我们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富有营养的食物、纯天然的药物和原材料,帮助我们抵抗疾病和缓解气候变化,减少灾难的发生。
(1)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哪一天吗?
(2)人类的很多不当行为会伤害地球环境,举例说说人为因素对地球的伤害有哪些?分别造成了什么后果?(至少3条)
(3)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至少4条)
九.综合题(共2题,共24分)
1.读“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 )(高或低)。
(2)从图中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特点?
2.根据下列情景,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能表示尊重的语言。
(1)走在路上,有人发宣传单推销产品,并说“耽误您一分……。”你想拒绝,可以说:( )
(2)电梯里进来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你很想帮他按下电梯键,可以这样说( )
(3)小强和小丽是同桌,班里多次举行手抄报比赛,小丽的手抄报总是第一。小强对王晓丽说:“我怎么总是没有你设计得好呢?”我不服气!小丽可以这样说(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C
5.B
6.C
7.C
8.C
9.A
10.B
二.填空题
1.“风云四号”
2.栽培农作物;饲养动物;采集;农耕;渔猎;畜养
3.自我接纳;贬低;自卑
4.地球;大自然
5.一般性;专门性
6.草裙舞;花环
7.签订协定;制订法律;环境保护
8.自然灾害;社会的稳定
9.大自然;生活方式
10.印度河;恒河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资源短缺;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环境污染;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生态破坏;保护野生动物等
六.简答题
1.因为宽容是一种善待他人的态度,能够释放压力,改善人的微循环,增进人的健康。当人的内心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解除时,机体内分泌功能就容易失调,产生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反应,还会伴有头晕、心绪烦乱等症状。而不良心理与生理异常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豁达宽容、与人为善能使人身心健康,是健康的“维生素”。
2.陌生人在操场跑步的时候,直接把我撞倒了,他主动向我道歉,我也宽容地原谅了他。
3.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特定的共同目标而组成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制定章程、设立机构、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4.我们小学生能做的事情是做好垃圾分类、参加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行动来影响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抵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5.勾践卧薪尝胆;曾子修身之道——三省吾身等。
七.辨析题
1.我认同这个观点。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八.材料题
1.1.答:创新改变了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答: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青少年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今天我们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3.答:(1)手工制作创意艺术品;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等。(2)获得了成就感、喜悦感、胜任感等;收获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
4.答:(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2)善于观察,善于研究,敢于质疑,不断探索,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3)勤动手,勤动脑,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2.学生围绕“宽容不是纵容,有限度有原则”来谈即可
3.(1)6月5日。
(2)①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②乱砍乱伐、围湖造田等——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造成生态失衡、物种减少或灭绝,使恶性天气增多,如沙尘暴频繁、山体滑坡、洪涝等。③固体垃圾——影响美观,污染环境,危害生物。④海洋石油运输或开采时泄露——使得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导致了海洋自然环境和生物的破坏。⑤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废水——对人类有着极大的危害,甚至能致病;使土壤成分改变,导致农作物减产和严重污染。
(3)答: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的事情是:①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从自己做起,并倡导周围的人进行垃圾分类。②制定节水措施,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③制定爱护地球的班级环保公约。④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等。⑤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自行车。
九.综合题
1.(1)高;
(2)自然灾害的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面积广;在沿海地区多有台风发生,而地震主要发生在中西部地区。
2.谢谢,我暂时不需要。请问您到几楼,我顺便按下电梯键。你只要认真细致地做,一定比我设计地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