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下面行为是勇于克服困难的( )。
A.小朋友喊我玩,作业明天再做
B.作业不会做,等老师讲;
C.我怕老师,但我还是向老师提问
2.坐摩托车一定要戴( )。
A.安全带
B.头盔
C.草帽
3.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家庭是( )同堂。
A.四代
B.五代
C.三代
D.二代
4.下面做法错误的是( )。
A.学校需要改进的地方都是老师和校长才能解决的
B.学校的水龙头坏了,我赶紧告诉了老师
C.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天地,我们要爱护校园里的一切
5.假如我们在野外燃放鞭炮时引发了一个小火苗,我们应该( )。
A.赶紧回家找水桶拎水来救火
B.火速跑开,跟谁也不提此事
C.打“119”,请消防员叔叔来灭火
D.就近扬起沙土,及时灭火
6.我赞同下列说法( )。
①我们要远离危险,免受伤害
②妈妈孕育我们不容易
③拥有健全、健康的身体多么幸福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二.填空题(共6题,共36分)
1.( )是我们成长的天地。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很多( ),还可以参加各种( )。
2.我有学习的好经验,比如:我喜欢( )思考;我喜欢与同学们( )学习;我喜欢( )调查;我喜欢从( )角度想问题。
3.做( )的主人,人人都能学得( )。
4.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但爱需要表达,需要( )。
5.学校是我们成长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 ),认识不同的( ),还可以参加( )。( )的学校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很( )。
6.在“家庭关系示意图”中,姑姑和( )与爸爸和( )所在的位置是平行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我要和同学好好相处,少发生矛盾冲突,老师就可以少操心。( )
2.如果老师对你的批评不够恰当,你应该用适当的方式提出建议。( )
3.为了和妈妈赌气,甜甜故意夜里不盖被子,结果感冒了。( )
4.玩耍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活动。 ( )
5.读书看报就能学到知识,因此我们没必要组织外出实践活动。( )
6.帅帅爱吃肉,讨厌吃蔬菜。(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连接正确的电话号码。
警匪电 110
火警电话 120
急救中心电话 119
交通事故电话 12345
市长热线 122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与家有关的传统节日。
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
1.在学习上,你有哪些方面的长处?(请举出四个方面的例子。)
2.你在学习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你是怎么战胜困难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3.1.我会去( )求助,因为:( )
2.我会去( )求助,因为:( )
3.我会去( )求助,因为( )
4.了解学校的方法有哪些?
5.创建文明校园,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七.材料题(共1题,共12分)
1.老师为了我们付出很多,请你制作一张感谢卡。
八.综合题(共2题,共18分)
1.我与父母互动一下。
(1)你的父母有让你不能理解的行为和做法吗?写一写。
(2)针对这些你不理解的行为或做法,与父母沟通一下,问问父母为什么这么做,把父母的回答写下来。
(3)听了父母的回答以后,你理解父母的行为和做法了吗?你以后会怎么做?
2.观察我们的校园,画一张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可以简明地展现出学校的样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A
5.D
6.A
二.填空题
1.学校;本领;活动
2.独立;共同;实地;不同
3.学习;好
4.行动
5.天地;学到很多本领;老师和同学;各种活动;丰富多彩;重要
6.姑父;妈妈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看花灯、吃元宵;欢庆新春。清明节;四月五日(四日);吃粽子、吃包子、划龙舟。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庆团圆
六.简答题
1.会带着问题学习,不会的会查询资料或者请教他人,等等,合理即可。
2.语文书中有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太长了,我背了好长时间也没有背下来。后来我就找同桌帮我一起背,终于背了下来。
3.1、医务室;医务室里有医生,可以给伤口包扎。
2、门卫处;门卫处里的门卫、保安会保护学生在校园里的安全。
3、广播室;可以在广播室中广播,寻找失主。
4.①看看学校的荣誉墙;②采访熟悉学校发展变化的老师;③向老校友了解情况。
5.(1)积极参加学校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2)积极打扫卫生,主动保护校园环境;(3)懂礼仪,见到老师主动问好;(4)“小手拉大手”,引导家长进入校园讲文明等。
七.材料题
1.示例:
小朋友们,发挥想象,表示小爱心吧。
八.综合题
1.(1)妈妈总拿自己跟自己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的闺蜜比较,这让我很受伤。(2)妈妈说:妈妈是为你好,希望你能更优秀。(3)理解,但是我希望妈妈多表扬我,鼓励我,我也会更努力。(符合题意即可)
2.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