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关于陌生人,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陌生人都是坏人
B.陌生人者是好人
C.既不能把陌生人都当成坏人,也要有一定的警惕性
2.“年夜饭”是农历除夕的晚餐。除夕是农历年( )。
A.第一天
B.最后一天
C.第十五天
3.下列那种行为属于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 )。
A.和同学在马路旁边踢足球
B.坐在装满货物的货车车顶上
C.骑自行车和汽车赛跑
D.过马路看红绿灯
4.学校里的工作人员( ),共同把学校办好。
A.分工合作
B.各干各的
C.相互依赖
D.独断专行
5.爸爸下班后,还要在网上学习,我觉得( )。
A.爸爸已经是大人了,不用再学习了
B.社会在发展,大人也要不断地学习
C.爸爸已经工作了,再学习就是浪费时间
6.当爸爸妈妈不同意你做某事时,你会怎么做?( )
A.和爸爸妈妈好好说,讲清自己的道理
B.大哭大闹,直到爸爸妈妈同意为止
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
1.我们是学校的( ),我们有权利也有责任为学校提意见。
2.要加强学生的( )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3.我们天生爱( ),在( )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都能学得好。
4.在学校里,我们学习、活动、玩耍……学校的( )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5.读书也是一种快乐的( )活动。我读过的课外书有( )、( )、( )、( )等。
6.如果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 ),就能( )各种事故的发生。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家里的大人也是需要学习的。( )
2.看电视和玩耍也是学习的途径。( )
3.当老师误解我们的时候,我只会默默地伤心、委屈。( )
4.小明看到他人闯红灯,他也跟着闯红灯。 ( )
5.作为子女,对父母和长辈要理解体恤、关心体贴。( )
6.我们有很多本领是天生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能够做得很好。( )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
1.将安全警示标志与名称正确地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
1.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
1.聪聪想在教师节时给班主任老师送上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你能帮聪聪出出主意吗?
2.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面对陌生人,当陌生人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要怎样和他们打交道,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如何才能做学习的主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你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说一说。
4.发生火灾时,如果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我们应该怎么做?
5.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存在着安全隐患?
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
1.父母爱我们,我们也爱父母,阅读故事,思考做为孩子,我们应该如何爱父母?
八.综合题(共2题,共16分)
1.你知道成语“家书抵万金”的来历吗?读读下面这首诗,说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遇到下面的几种情况,该找哪个部门呢?想一想,把正确的序号填进括号里。
①卫生室 ②广播站 ③校长室
④总务处 ⑤大队部 ⑥阅览室
1、同桌小红的手指被小刀划破了,需要包扎,应该去( )。
2、我想借几本作文书,应该去( )。
3、小明刚当上班级小记者,写完的广播稿应送去( )。
4、教室的门锁坏了,需要修理,应去( )。
5、丁丁对学校午餐有好的建议,应该去( )反映。
6、强强在操场上捡到一把钥匙,应交到(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A
二.填空题
1.小主人
2.交通安全
3.学习;学习
4.各个角落
5.学习;西游记;鲁宾逊漂流记;水浒传;童话
6.技能;预防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错;横穿马路很危险,车辆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错;直接跳下去很危险,应该先拨打急救电话,并且给家长打电话求助。
错;小华这样做容易造成火势蔓延,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情况。
六.简答题
1.可以写上对老师祝福的话语,也可以画画等。
2.答题要点:对陌生人要有警惕性,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以学生视角回答得有道理即可)
3.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4.尽可能密闭户门,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或打电话向外面的人求救。
5.居家安全隐患,校园安全隐患,交通安全隐患,户外安全隐患等。
七.材料题
1.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但爱需要表达,需要行动。比如和爸爸去买菜,帮妈妈择菜……
八.综合题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2.①;⑥;②;⑤;③;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