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2-雾凇》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097807 上传时间:2025-07-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2-雾凇》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2-雾凇》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 雾 凇 教学时间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 难 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 具 投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学 设 计 一、揭示课题 1、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揭题。     寒冷的冬天,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二、观看雾凇的投影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三、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 4、检查自学效果。 (1) 生字词正音。 (2) 解释词语。 (3) 指导读长句。 四、再读质疑 五、指导写字 3、指导书写。 自主交流,说明理由,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观看投影片,自主谈感受。 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想搞明白的问题 生边听边思: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自学课文。 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零下   淹没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 (4)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1、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4、抄写生字词 第七单元第二十二课第二课时 课题 雾 凇 教学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 难 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 具 投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学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出示第二句话)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 4、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 a. 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指导朗读 b. 指导“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 指导背诵。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 五、指导赏读背诵      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六、评“最佳小导游”      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集中注意 激发情感 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练习感情朗读 (自读、指名读) 齐说:奇观 (配乐感情朗读)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随机出示投影片)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符合条件“遇冷”) 指名说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 (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 朗读课文,观察插图,说说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景象 (指名说) 练习读准诗句,理解诗句意思 1、自由准备 2、自我推荐 (评一个“最佳导游”,奖励) 板书 设计 22  雾凇 (奇观) 水汽——遇冷——凝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教学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